道之所在,吾往矣

向道而行,是中国人的信仰与抱负。孟子曾有这样的表述:“虽千万人,吾往矣。”纵然面对千万人的阻止,我也将勇往直前。

对于“道”,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在追求“道”的过程中,也许会付出血泪、付出生命,但这种坚守正是铮铮骨气的体现。古往今来,无数先贤心系家国、心怀苍生,为追求“大道所在”的抱负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中国人血脉中难以割舍的部分。

孤勇无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人,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来到燕国后,与当地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为知己。《史记》说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他胸藏大志,只是苦于没有一展怀抱的机遇。

荆轲刺秦的孤勇诠释了“知其不可而为之”。

此时秦国已灭赵国,兵锋直指燕国南界,燕太子丹深感忧惧,决定派人行刺秦王。在处士田光推荐下,荆轲来到太子丹身边,并向太子丹献计刺秦。

尽管秦统一中国是大势所趋,但人们仍追念荆轲的孤勇,因为他以必死之心刺秦,出发点是为了燕国百姓不受兵戈之灾,这是一种舍生取义的行为。

先秦时代,人们普通重义。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义”不以任何事物为目的,但所有事物必须以“义”为目的。孟子既而提出“舍生取义”,墨子认为“万事莫贵于义”,将“义”提到新高度。尽管逐利是人的天性,但2000多年前的先秦诸子们并没有在“利”前臣服,正是有这种义利观,才有荆轲舍身刺秦的壮举。

东汉时期,年近不惑的班超突然厌倦了文书工作,扔下笔感叹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班超的父亲班彪、兄长班固、妹妹班昭都是有名的史学家,而他心目中的大丈夫却是西汉傅介子、张骞那样的人物。傅介子也曾弃觚投笔,并说:“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后来,傅介子以汉使身份刺杀楼兰王而名震西域,被封为义阳侯。而班超最终也选择投笔从戎,出使鄯善,开启了不一样的后半生。

鄯善向来是汉朝与匈奴激烈争夺的地方。到了鄯善,在匈奴使者的挑拨下,班超率领的使团险些成为鄯善向匈奴示好的砝码。身处绝境之中,认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班超,果断带着36个使团成员在深夜突袭匈奴使团驻地,一百多人的匈奴使团全军覆没。鄯善国国王见势不妙,表示愿意归附东汉。

班超一战成名,此后,于阗、疏勒等国在他的经略下相继归附。后来,班超在西域守卫一方安宁近30年,被封定远侯。

“孤勇”一词,有时比勇敢更触动人心。无论是荆轲以必死之心刺秦,还是班超以“三十六人抚西域”,他们在绝境中孤注一掷,何尝不是在奋力追求心之所向。

击楫中流:誓死追求国家统一

秦朝以后,中国人始终把“大一统”作为国家的基本形态。当乱世来临时,人们承认国家分裂是现实,却不承认分裂是最终结果,哪怕道路艰难、充满凶险,也要为此奋斗不息,这成为许多人毕生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祖逖出生于西晋时期的一个大家族,生性豁达,不拘小节,又仗义轻财,胸怀大志。祖逖少年时就发奋读书,尤其注意学习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24岁时,有人推荐祖逖出来做官,他觉得还需要继续学习,没有答应。后来祖逖出任司州主簿,与刘琨共事,并同住一间寝室。

祖逖击打船桨立誓恢复中原,其豪情壮志激励了无数后人。

这时西晋正面临内忧外患,祖逖深为忧虑,与刘琨互勉:“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相避于中原”不是在中原避难,而是在那里建功立业。一次,祖逖半夜听到鸡叫声,认为这是上天激励自己上进,于是叫醒刘琨,二人来到屋外舞剑练武,这就是“闻鸡起舞”典故的由来。

西晋果然灭亡了。311年,祖逖率领亲族、乡党几百家南下。途中,祖逖把车马让给老弱病人,自己步行,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发给众人。琅琊王司马睿听说祖逖很有才能,就任命他为徐州刺史。祖逖在京口一带召集壮士,立志北伐。但司马睿没有北伐的雄心壮志,仅拨给少量物资,连兵器都没有。

祖逖没有退缩,于313年带领追随自己南下的100多户人家北渡长江。船行江中,祖逖敲打着船桨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这就是“击楫中流”典故的由来。经过4年准备,祖逖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响应,数年间即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使得北方的石勒政权不敢南侵。

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北伐,著名的如三国时期诸葛亮5次北伐和姜维11次北伐、南朝刘义隆北伐、宋朝岳飞北伐等。为什么北伐呢?因为当时的国家正处在分裂状态,人们为追求国家重新统一而奋斗。这种抱负在乱世里尤为可贵,因为这追求的不是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横渠四句:心系天下黎民苍生

北宋时,西夏经常侵扰西部边境,朝廷软弱无能,深深刺激了关中人张载。张载“少喜谈兵”,立志成为一名将领,为国家收复失地。范仲淹看到张载对儒学更有天赋,劝他“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张载听从范仲淹的劝告,回家经过10多年攻读,终于悟出儒释道互补又相互联系的道理,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张载早年的抱负是出仕建功,之后转向学术,成为一代学问宗师。虽然埋头学术,但张载没有脱离社会,而是始终心怀苍生,他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称为“横渠四句”,激励了众多后来者。

张载创立的关学影响巨大,京兆蓝田人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等兄弟相继拜张载为师。1076年,吕大钧丁忧返籍,经与其他兄弟讨论,撰写了《吕氏乡约》,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宗旨,强调个人应加强修身以提升道德,同时坚持读书、治田、营家。《吕氏乡约》推行后取得很大成效,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乡约之一。

南宋时,朱熹受张载思想和《吕氏乡约》的影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朱熹修订了《吕氏乡约》,在“德业相劝”一条中加入“畏法令,谨租赋”的内容。无论在断断续续的仕宦经历中,还是以学者身份闲居乡间,朱熹都始终以百姓为念,致力于救灾济困、为民解忧,在乡里建社仓、办书院,积极投身乡村建设。

明朝时,王阳明出任南赣汀漳等处巡抚,他重视社会教育,改革风俗、增进教化。受张载和《吕氏乡约》的影响,王阳明制定了《南赣乡约》,共16条,规定乡民共同遵守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乡村治理的色彩更加浓厚、内容更广泛、组织更严密、职责更清晰,推行后效果显著,被朝廷推广。

从张载到吕大钧、朱熹、王阳明,他们读书或入仕都不是以自己的荣华富贵为目的,也不单纯追求“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而是将学问的探究与国家、社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为生民立命”去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抱负。

舍身变法:奋力追求国家富强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时,清朝乙未科进士会试刚考完,参加考试的举子们正等待发榜,条约的内容让他们极为震惊。广东籍举人康有为写成近2万字的《上今上皇帝书》,提出了富国、养民和教民三个方面的10余条变法主张,受到18省举人的响应,有1200多人签名联署。

这次上书虽因都察院拒为代奏而无果,却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因康有为不断上书,终于引起光绪皇帝的注意,亲自召见长谈。之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筹组强学会,每10天集会一次,每次集会都有人宣讲“中国自强之学”。各地所办学会组织也有数十个,形成“学会林立,万众沸腾”的局面。

公车上书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酝酿了维新变法思潮。

在这些学会和大量新出现的报刊鼓动呼吁下,维新变法的思潮逐渐形成。1898年6月,光绪皇帝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筹备变法,推动了一系列改革。

变法遭到保守派激烈抵制。1898年9月19日傍晚,慈禧太后突然离开颐和园返回紫禁城,宣布光绪皇帝自当日起迁居瀛台。事先得到消息的康有为、梁启超逃出北京,谭嗣同等被捕。9月28日,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等6名维新派人士在菜市口被杀害。

在保守势力异常强大的形势下,参与变法的每个人其实都深知艰险,但他们毫无畏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说:“今八股已废,人才将辈出,我辈死,中国强矣!”林旭在狱中写诗:“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谭嗣同作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又慷慨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正是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抱负和将个人生死抛在脑后的牺牲精神,才能在异常困难和艰险的环境下促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开启了追求国家富强、摆脱列强奴役的新局面。

视觉 I 谭黎明

编辑 I 邓苗苗

审核 I 夏芯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