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是将禾锄掉吗?怎么连蒙曼教授也解释为”播种"呢?
现在提倡节俭,文明用餐,餐桌上有了一个三角牌,上面的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提醒人们珍惜粮食,不要浪费。这首诗是唐朝宰相李绅作的《悯农》。
网络图片
李绅曾任肇庆端州司马呢,唐代的司马是什么职务?是一个安置被贬官员的闲职,为五品官,比七品芝麻官多两级。大概相当于现在市人大、政协的副主任、副主席等(副厅级)。
李绅是什么时候到端州任司马的呢?长庆四年(824),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司马。在端州任职期间,他除暴安良,兴修水利,减轻民众的劳役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使端州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从时间节点上推算,他写《悯农》一诗时,应该是在端州任司马的时候写的。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李绅才有机会见到农民劳作的艰辛,才会有感而发。
话又说回来,"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二场里,有一个环节也提到了这句诗。特邀嘉宾蒙曼教授,将"锄禾"解释为”播种”,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引发网民热议。其实,诗人中的“锄禾"是农事的一个重要环节,种水稻有三个环节,一是插秧,二是田间管理,三是收割(收获)。田间管理有初期和中期,管理的内容就是"锄禾",即是除去水稻田里的杂草、禾稗,梳松土壤,让禾苗长势更好,以获得粮食高产。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三五条一米半左右的竹子或木棍,我们乡下叫做薅田棍,用右手柱住薅田棍,双脚轮流在禾间运转,一来可将杂草翻转除去,二来可梳松土壤,发现禾稗就用手去拔出来。我也曾在农村薅过田,但动作迟缓,那也是一种技术活,金鸡独立的工夫。但是,自从有了杀草剂,每到耕作时,农民就在田里喷洒杀草剂,什么草都难以长出来了,因此,现在连农民也不识得"锄禾“(薅田)了,更何况城市人,特别是年青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