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这些金句,告诉你领导者,需要哪些智慧

别在愤怒时做决定 2021-03-07 09:59

行大事者,从来不是一人之力,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够仅凭一人之力就能做成的事情,也只能是枝头末节的小事而已。一人之力,成一人事,一众之力,成天下事,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群策群力的社会,有了群体,便会产生上下统治的阶级,一个想要成就大事的人,也不甘于屈人之下,但是要成为人上人,又哪有那么容易的?如果做一个人上人,也就是如果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从现代社会来说,这是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在中国古代,这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叫做:“驭人之术”。

古代做学问的,不论是哪一种的学问,最后追求的都是经世之道,也就是要为统治者所认可,进而才能够获得发扬自己学问的平台,就连孔夫子这样的至圣先师,被后世称之为:“三千年一圣人”,但是在他的平生治学中,如何帮助上位者更好的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不然也不会有孔夫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了。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论是一个国家的领导还是一个军队的领导,更或者是一个团队的领导,如何能够获得大家的支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孔夫子对此有什么精妙的见解呢?在《论语·八佾》篇第二十六章中,孔子说了这样的话: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领导者不能够宽厚,也不能在礼节方面上做到恭敬,甚至最重要的丧礼上都看不到脸上的哀伤之情,这样的人我是看不下去的。孔子的这句话就深刻阐述了一个领导者要具备的品质,那就无外乎两点:

“宽”和“礼”。这里的“宽”,并不是指领导者的性格要宽厚,而是指要不拘一格的去用人才,不能够吹毛求疵。就比如在乱世中,群雄争逐天下,这样的大事是需要众人的鼎力扶持,但是倘若说一个人对于前来投奔自己的属下多加审查,在能力之外,还要考察他的品行以及是否有前罪在身,那就会错失很多能够匡扶自己的人才。

正确的做法就是不拘一格。在东汉末年,曹操有争霸之心,为了招揽人才,他自己写了一篇《求贤令》布告天下。在这篇千古流传的名篇中,曹操并没有大义凛然的苛求一些品行高端的人士,而是直截了当的说明自己物尽其用的态度,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论是出身如何的卑贱,哪怕品行有污点,也是来者不拒,为己所用。《求贤令》中说:“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说的很是清楚,如果当年齐恒公征求人才的时候,只是从品行廉洁上做出要求,那么他又怎么能够成为春秋霸主呢?所以曹操不但要姜子牙这种布衣人才,就连陈平这样品行有亏的人,曹操也是要求属下能够唯才是举,自己能够得而用之。所以说,孔子认为居上一定要宽,然后要能够对属下敬之以礼节。楚汉相争时,陈平经过魏无知的推荐,投靠到刘邦这里,因为刘邦对魏无知很信任,就让陈平做了军中都尉,但是后来军中流传陈平在家中和自己的嫂子有染,并且利用职务的便利盗取军饷。

刘邦听后非常生气,他找来魏无知,问他关于陈平的传言是否真实。魏无知说,陈平绝对不会去盗取军饷,至于他在家中的事迹,好像并不妨碍他本身的才能,如果您想要争夺天下,就不该在这些微小的问题上去决定取舍一个人才的去留。刘邦这时才醒悟过来,不但没有追责陈平,而且还让他负责监督全军的将士,给了一大笔封赏。后来陈平果然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在匈奴围困刘邦时,陈平的献计解救了让刘邦脱离了生死险境。这就是陈平对于刘邦“事之以礼”的报答。

一个人再如何的高明,也有他的缺陷之处,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只有聚集每个人的长处,才能够帮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论语》作为古代的儒家经典,里面不单单是有做人修身的学问,更多的还是帮助人如何更好的接近成功,不论是布衣还是君王,从中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解决难题的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