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光明】王阳明:不生傲气,不丢骨气,不损志气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不生傲气,不丢骨气,不损志气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圣人”的人物屈指可数,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然而没有人生来就注定顺遂,王阳明的一生也经历了诸多坎坷。
    他最终能够成为世人眼中的“圣人”,正在于不生傲气,不丢骨气,不损志气。
    01.不生傲气
    王阳明在《传习录》上说: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
    他认为,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骄傲自满。
    骄矜之心一起,难免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长此以往,只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明朝画家唐伯虎,小时候就在绘画方面展现了过人的天赋。
    大画家沈周看重他的才能,把他收为弟子。
    得到名师的指点后,唐伯虎的技艺更是一日千里。
    师傅沈周对他很是欣赏,同行也对他的作品赞誉有加,久而久之,唐伯虎渐生骄矜浅薄之气。
    不仅打心底里瞧不上同行的作品,连师傅提点和批评也不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他在沈周家吃饭。
    沈周让去他去开窗户,他伸手一推才发现,那窗户竟然是老师的一幅画。
    那一刻,他才幡然醒悟:原来与师傅相比,自己绘画技巧根本不算什么。
    自此以后,他才真正沉下心来,虚心求教,静心钻研,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王阳明曾说:“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看到自己的不足,是认识自己的前提;戒掉自己的傲气,才能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 
    真正的强者都懂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谦虚低调,是一种人生智慧。
    古往今来,越是厉害的人,越懂得放低姿态。
    戒掉自己的傲气,收敛自己的锋芒,时刻保持谦逊,人生之路自然越走越远。
    02.不丢骨气
    《水浒传》有言: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骨气是一个人的骨,丢了骨,便撑不起形。
    一个人如果没有坚硬的骨气,便难以安身立命。
    晚清时期,曾国藩位极人臣门生无数,可谓是权倾朝野。
    但他本人刚正不阿,从不收受卖官鬻爵的贿赂,为官几十年,家中依然清贫如洗。
    甚至在儿子生病了,家里都凑不齐钱请大夫的情况下,曾国藩也绝不同流合污。
    曾经一位县令为了巴结他,献給他一副王羲之的字画,价值连城。
    可他欣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果断退还,并直言:“世间尤物,不敢妄取。”
    曾国藩在自己48岁时曾写过一副对联: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这句话也是他一生都在践行的座右铭。
    曾国藩不是天生的聪明人,他的仕途也并非顺风顺水。
    但正是靠着这种坚守底线、不妥协、不低头的骨气,才支撑他一路走到了官场巅峰。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人生路上,越是艰难,越不能丢掉骨气;越是艰难,越要坚守底线。
    正如丰子恺所说:“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骨气,才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03.不损志气
    《吕氏春秋》里说:“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
    人生路上,困难和挫折都是在所难免的。
    有人在逆境中自怜自伤,放弃希望,有人却斗志昂扬,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翻盘。
    有志气者,决不会被外界压力打倒。
    王阳明从小便立下成圣之志,但为官几年,他不仅没有实现抱负,还因小人构陷,被贬龙场。
    关于龙场,书中记载:“处于万山丛棘之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
    那里瘴气弥漫,毒虫遍地,对于身体一直不好的王阳明来说,绝对是个生死考验。
    但他仍意气风发,挥笔写下:“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一切艰难险阻,在他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
    司马迁曾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触怒汉武帝刘彻,被判宫刑,颜面无存。
    可功未成,名未立,他不甘心这样平庸一生。
    于是便忍辱负重,坚持著书,最后终于写下《史记》名留青史。
    《明朝那些事儿》中写道: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低谷能摧毁一个人,也能塑造一个人。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人诬陷,受人威胁,在陈国又被围困在半道,绝粮七日,被路人讥讽为“丧家之狗”,可谓狼狈至极。
    可一路走来,即便吃尽了苦头,他仍然坚守着心中的道义,不改初心。
    所以才会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名扬于今。
    只有在身处逆境时,仍能保持坚定志向的人,才能脱颖而出,走向巅峰。
    有人说:“纵使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心中有斗志,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看到人生的另一番绝美风景。
    毕竟,所谓深渊,下去,也是鹏程万里。
    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曾言:“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世人推崇王阳明,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问,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
    不生傲气,谦逊低调,路自然越走越宽;
    不丢骨气,坚忍不拔,才会不惧各种风风雨雨;
    不损志气,志在千里,方能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从他的身上,我们参悟的不仅是学识,读懂的更是人生。
(0)

相关推荐

  • 靠天靠地靠自己

    <靠天靠地靠自己>由歌手:焦通 演唱歌曲中文名靠天靠地靠自己歌曲原唱焦通谱曲赤龙所属专辑靠天靠地靠自己填词张海峰音乐风格流行目录1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编辑歌曲歌词靠天靠地靠自己 - 焦通[1 ...

  • 曾国藩:欲成大器者,必须要有三种“气”,方可成就不凡

    说起曾国藩,想必大家都能耳熟能详: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他创立了湘军,平复了"太平天国运动",开展了洋务运动,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座兵工厂,乃是中国近 ...

  • 骨气与傲气

    人生在世,骨气不可无,傲气不可有.有骨气的人,活得有尊严.有气质:傲气十足的人, 让人看不起.看不惯.有骨气而没傲气,做人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有骨气的人,颇有个性, 不受陋习羁绊,不为人言左右,表现出真 ...

  • 人生哲理(3021)

    人生哲理(3021) 转载摘录 妮子 雷瑊君及新浪微博 要坚守善良.善良,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需要用心来感受的美丽.善良,有时只是一把伞,一盏灯,一扇门,一团火,一句忠告,一个微笑,一双帮扶的手.善 ...

  • 傲,人生路上的禁忌

    俗语讲: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 傲骨,是种坚韧的品质,是对生活不屈的坚守:傲气,是种轻狂的恶习,是对自我放纵的肆意. 一代圣贤王阳明曾说:"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

  • 王阳明:不生傲气,不丢骨气,不损志气

    大家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作者:洞见HeiFa 来源:洞见(ID:2021-02-28)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圣人"的人物屈指可数,王阳明就是其中之 ...

  • 不生傲气,不丢骨气,不损志气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圣人"的人物屈指可数,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然而没有人生来就注定顺遂, ...

  • 【我心光明】王阳明:心有担当,便是圣贤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心有担当,便是圣贤     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中叶.之前是蒙族雄威的元朝,之后是满族奢华的大清.明朝只是汉民族的一个 ...

  • 【我心光明】王阳明:术是变化的,道是不变的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术是变化的,道是不变的     这个世界上什么是变化的,什么又是不变的?如果让王阳明来回答的话,他恐怕会给出这么一个答案:     术是变化 ...

  • 【我心光明】王阳明:人到中年!这“三个忌讳”莫再犯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人到中年!这"三个忌讳"莫再犯     王阳明和孔子并称为"圣人",后人评价他"立功立德立 ...

  • 【我心光明】王阳明:人生导师是良知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人生导师是良知     王阳明在做官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观察每个人内心的世界.     正德初年,王阳明上书直谏,触犯权贵被贬至贵州龙场,到任 ...

  • 【我心光明】“此心光明”:王阳明的生死觉化与良知体证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此心光明":王阳明的生死觉化与良知体证 文/龚晓康     一般而言,儒家对于生死问题持存而不论的态度,这源于孔子" ...

  • 【我心光明】王阳明的心学口诀:咏良知四首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的心学口诀:咏良知四首     阳明心学是带有"禅味"的儒学,阳明先生所吟之诗歌,也有些像禅家的偈颂.阳明先生先后写过四首 ...

  • 【我心光明】王阳明心学——想象改变命运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心学--想象改变命运     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