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代数”说法是怎样的逻辑谬误

中国食用菌发展史上,最长使用期的菌株,大概莫过于三明真菌所育出的毛木耳“781”,据说是1978年育出,没有严格考证这个时间,但可以确认的是我参加工作至今,这个菌株一直在使用。
没有什么退化之说发生,只有保藏不善的被放弃,这个菌株就这么一直在商业化栽培使用中,即使后来有好多优良菌株出现,也没有完全取代它。
这个事实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是,退化理论不成立,至少是不完全成立。第二是关于菌种试管转接的“代数”计算说法,根本不成立。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中国菌业就存在上述两个并未写进教科书却流传很广,乃至许多专家都实际上承认的说法。
菌种业的混乱,实际上除了产业经营的混乱,技术理论也是混乱的,今天我们就谈一谈关于“代数”的说法,是存在怎样一种逻辑错误。
在开始谈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即科学和逻辑关系的统一,不符合逻辑的结论,一定也不会符合科学原理,科学的基本原理是逻辑关系的基础。
现在我们来看如下操作,试管培养基接种点到培养基顶头长度为10cm,来自同一试管的菌种,接出两支试管,我们命名它分别为a和b,同步培养大约3-5天,至新菌丝体生长1cm时,a管不动,截取b管前段菌苔包含一部分空白培养基的种块转接到新试管培养基上,得到b1,b1的新菌丝长到大约1cm后转出b2,以此继续,当a管长满时,b管转接了大约3-5次了。但是这个时候,实际上a的前段菌丝体,和b3或b5的前段菌丝体,理论上是极高程度上同步的。
可是,按照试管转接的说法,这是代数相差3-5代的菌种了。那岂不是说1=4甚至1=6吗?
这种1=4或者1=6的逻辑谬误,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因为其实这培养结束后,位置前端的菌丝体,都是在原始接种处开始,在相同条件下生长了相同时间的结果,是1=1。
理解了这个谬误,就知道,关于试管“代数”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
有人会质疑说,a管距离原始种块的距离1cm处和10cm处的菌丝体难道是完全相同的吗?当然不同,但这种不同,基于细胞复制的严谨特征,我们应该承认是细胞本身的老化程度的不同,而不是变异(更不可能是退化)程度导致了不同。固体培养的时候,我们要肯定的是,到一定时候,细胞没有空间持续分裂,这时候只能逐步走向老化。
事实上,转接菌种过程里,除了某些严格要求对比的情况之外,除去老菌种块附近以及最靠管口的轻微干缩段不用之外,其他部位的菌种块转出后的表现差异是很不明显的,尤其是菌种长满后尽快使用的情况下,这种老化差异也是极小的。
菌种使用过程,也是应该以这个标准进行的,一般我们都要弃用老种块附近部分和表面暴露适当部分。顺便说一句,窝口菌种的老种块,如果是两点接种,因为长时间的中空状态,纯度堪忧;如果是塞满接种孔(包括液体种),也就意味着有一个比较大的圆柱形的,不适合使用的偏老化的菌种被使用了。所以,使用窝口菌种,相当于增加纯度风险以及增加质量不合格种量的比例,在栽培上,是要降低整体结果水平的。
这是我们不主张使用窝口法生产食用菌菌种的理由。
我们推而广之,如果保持使用前段菌丝转接,那么“代数”问题,实际上就被回避了。再忽略位置差异构成的老化问题,转管和“代数”的关系,就基本上不存在了。那么现实里菌种的种性变化的发生,也就基本上可以排除转接的过程,因此,研究食用菌菌株种性保持,根本不应该以“代数”说法去求得解决方案。
基于生长距离,或者换言之是细胞分裂代数的说法解释种性变化,很可能源于对端粒学说的错误理解。
端粒研究,主要是以动物体细胞为对象的,但动物的生殖细胞、植物的愈伤组织,不存在端粒问题。动物生殖细胞,是一种全能细胞,植物愈伤组织是逆分化后的全能细胞,动物体性腺产生生殖细胞也是逆分化过程。那么菌物的组织分离,同样是一种逆分化过程,菌物的双核细胞,或者说二次菌丝,应该可以理解为全能细胞。当然,关于端粒问题的说法还是很有争议的,并非确定的细胞衰退机理证据
我没见过关于菌物端粒研究的资料,所以这些只是逻辑推断,要么有实验验证,要么有否定性证据。781毛木耳,能不能算是否定性证据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没有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下,我们可以考虑种性变化无关“代数”这个伪命题了,从而在种性保持技术工作中回避不必要的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