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人生梦想,或许只是一个幻想?
文/大胯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萧然
1.如何区分“梦想”和“幻想”?
一种解释是:前者是有“根据”的期望,后者是无“根据”的期望;
另一种解释是:“不现实”的“梦想”就是“幻想”。
但这里的“根据”与“不现实”又如何定义,似乎只能依据最后是否实现才能判断。
这又产生悖论了——当一个想法在萌生之初,谁又能够真的知道它究竟是“梦想”还是“幻想”呢?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不管是“梦想”还是“幻想”,它们往往会让我们下意识地产生一种“乐观”的心态。而“乐观”还要分为两种:理性乐观和盲目乐观。
所以,当一个貌似“梦想”的想法出现时,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感受往往是“乐观”,而不是去区别这是“梦想”还是“幻想”,当然也很难判断自己是“理性乐观”还是“盲目乐观”。毕竟,换作谁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不会承认自己的想法是“幻想”。
既然难以区分,又因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很容易把“梦想”理解为“乐观”,甚至理解为“理性乐观”。
从这个角度,我们会发现:盲目乐观,不是乐观,而是“侥幸”。
2.一种误解
一个可能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事实是:在如今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梦想”这个词不仅被多次提及,甚至是被过分高估了。
众多的影视剧、音乐或是书籍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人们在梦想的驱使下,更有可能走向成功。
而且,为了戏剧化的演绎和激励的目的,影视剧、音乐或是书籍往往都会让主角“梦想成真”,却有意或无意地弱化了现实阻力。
所以,当我们为未来担忧的时候,几乎周围的所有人都会告诉我们“想开一点,一切都会好的。你看那谁谁谁……”
但问题是:回到现实中,这种形式的乐观真的没问题么?
3.一项实验
一位叫厄廷根的德国心理学家还真的去研究了这个问题,她用20年做了大量的实验与调查,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单纯的乐观(想象)会阻碍我们成功。
她统计了1933年至2009年这76年期间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发现了一个现象: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对未来的期望越是乐观,在其之后的任期内,美国的GDP就越低,失业率就越高。
循着这个思路,她发现了一个现象:我们的大脑并不能够很好地分辨什么是“想象”(包括“梦想”和“幻想”),什么是“真实”——大脑会对两者做出同样的反应。
一方面,职业生涯师和心理咨询师常常借助大脑的这个特性,帮助患者解决职业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振作起来、重拾信心。从这个角度看,“乐观(想象)的确是个好东西。”
但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旦“乐观(想象)”缺少了相对客观的“理性”因素,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现实:
当我们在盲目幻想一个积极乐观的未来时,就相当于我们给自己带上了一个VR游戏眼镜——我们的身体还停留在当下,但我们的大脑却直接体验到了一个“梦想成真”的未来。
而这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梦想的实现需要“知行合一”,“知”需要大脑来做,盲目“乐观(想像)”会让我们的大脑专注于好的部分,使我们误以为已经或者部分梦想成真了,与此同时,大脑的确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但“行”是留给肉身来做的,由于大脑被提前超额满足,而且大脑很容易忽略现实的障碍,那么当遇到困难,留给我们身体力行的动力也就不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梦想”大多都“烂尾”了,变成了“幻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打电子游戏,实验显示:在游戏中胜利之后,大脑会以为我们已经达到了目标,获得了满足感,我们会精神愉悦、神情放松、血压都会显著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感觉到快乐,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行动可能性就降低了,更不愿意承担现实中困难的任务。
形象点说,这有点像“满足感守恒定律”,意思是说:我们每人每天所需的满足感总量大概是恒定的,但是满足的手段却多种多样。比如游戏、刷朋友圈或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一旦游戏、刷朋友圈这类的活动满足了我们,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降低在面对现实困难时的行动力,进而,我们会变得失落。为了弥补这种“失落感”,大脑会促使我们去确立下一个梦想,让我们再次陷入幻想或是即时满足中,用来满足那饥渴的大脑。
这不正是人们所说的“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吗?
4.现实意义
哪怕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太过乐观的人,面对一件困难的事情时,他往往会下意识地搜索能够使这件事成功的理由,却对现实的阻力视而不见。盲目乐观把他的认知束缚在幻想里面,而忽略了那些客观存在的问题。
这就好像是一个人想学习马云,却总是在网上搜索“马云是怎么成功的”。那得到的结果基本都是些“努力”、“机缘”、“运气”、“眼界”等后来被人们看到的结果。却不知道马云在平时做的那些外界看不到的积累,更不知道马云在面对困境时做出错误决策的思维逻辑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才是对他有用的东西。
也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的: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决定一个人水平高低的,并不是他平时做了多少“看得见”的活儿,而是他平时做了多少“看不见”的活儿。
那些沉浸在乐观幻想中的人,当遇到不那么好的境况,就会彻底崩溃。就好像韩剧看多的人,遇到真实的、琐碎的爱情往往会崩溃;看多了鸡汤和成功故事的人,进入真实的商业世界往往摸不着头脑……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知道梦想类电影票房始终大卖的原因:把长达几十年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浓缩到两个小时,想不震撼都难。
也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梦想”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一个,但它有自己的局限——在更多的情况下,它往往被过分高估了。
它虽然可以让我们做深层的自我探索,跳出困境思考问题,甚至获得心灵平静。但仅有梦想却会降低行动力,忽略现实的障碍,从而降低成功的概率。
实际上,要想提高在梦想之后的行动力,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去制定明确的目标。比如,用SMART法则来完善目标。但问题是,不论我们如何完善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障碍,目标往往就会变成纸上谈兵。
5.解决方案
实际上,有一种方式可以应对这种现实障碍,在心理学中叫做“执行意图”:
if(某个情景、状态)……then(某个反应)……
也就是:如果(某个情景、状态)……那么(某个反应)
换句话说: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罗列出每一项“障碍”,并且针对每一项“障碍”,提前设置一个对应的“if……then……”,就是:“如果遇到xx障碍,我就采取xx行动。”
这就好像是一个游泳运动员,每天练习的时候,都在给最糟糕的情况做预案——比如,眼镜突然掉了怎么办、腿突然抽筋了怎么办、突然呛水了怎么办,等等。目的就是把这些最糟糕的情况的应对方案嵌入到自己的潜意识里,以后如果碰见,立即见招拆招。
“执行意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在稳定的环境下,仅仅设定目标的确好用。但在变化的现实中,仅仅设定目标就不够了。因为变化带来的压力让我们来不及思考,就会被情绪淹没,只能依靠本能来行动——而未经训练的本能往往又是最糟糕的选择。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前演练尽可能多的可能性。
这样做的真正意义在于让我们在面对梦想的时候,能够成为一群优雅的“理性乐观派”。
一个可能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事实是:哪有什么所谓的临场发挥,高手平时早已完成了很多的“if……then……”,只不过在旁人看来“实属罕见”罢了。
实际上,我们此时就能重新理解雷茵霍尔德·尼布尔曾说过的那句话:愿上帝给予我“力量”,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愿上帝赐予我“勇气”,接纳不可改变的事;愿上帝赋予我“智慧”,区分两者。
而这里的“智慧”,指的不正是“if……then……”这样的“执行意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