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病扰人,用好艾灸,养肝舒心健脾胃,无灾无难过晚春~

清明节

清明节前后天清地明,天气渐暖,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之一。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大地逐渐清气上升,同时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难得时段。此时体内肝气随着春日逐渐加深,而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

如果在清明前后这段时间里做好养生,可达强身健体,健康过晚春之效。

清明前后养生重点还是养肝舒心

清明节处在仲春与暮春之间,温度上升,雨水逐渐增加。人们的情绪波动,容易引发肝火上扬、伤肝阴的情况。

肝气过旺必然会伤脾,脾又是后天之本,气血的运化都要靠脾来实现。

所以清明节要以“生发阳气,调达肝胆,强健脾胃”为养生要点。

艾灸取穴
日月穴:本穴有补充胆经气血的作用,是胆经募穴。常灸此穴可以生发阳气,补充人体的气血,同时也能舒肝利胆,化除体内的湿气。
至阳穴:该穴是指督脉的气血在这里吸热后可以达到疏肝理气,温阳通络的作用,帮助舒缓因哀思过度在体内滞留的忧伤之气。
清明踏青巧养阳,脾胃健运一身轻

若这时出现乏累困顿,说明体内阳气不足。我们要疏通调整肝胆经助阳升发。

艾灸取穴
期门穴:一方面疏解肝气,对于爱生闷气的人有缓解情绪抑郁的作用,同时还能调理消化不良。
少商穴:在恢复阳气的同时也善于调气血,有疏通、开泄的作用,让自己时时刻刻都精神焕发。
清明除了养肝,别忘了祛湿

进入清明时节雨水丰富,此时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度大,身体难逃湿气的侵害,如昏昏欲睡、头重如裹、肠胃不佳、精神不振等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所以此时不仅要养肝、养阳,更要祛湿。

艾灸取穴
神阙穴:即肚脐,人体的长寿大穴。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元气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天真息能。
气海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
足三里穴:灸此穴位,可健脾壮肾、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三阴交穴:艾灸可调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在雨水还未汹涌而来的当下做好艾灸,等于为身体筑好坚固的防御工事,补足阳气,遮风挡雨,抵御风、寒、湿等春季常见病邪的侵扰。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

⊙整理编辑:微信:900234,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