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元平 | 再忆我的老师们

五十年间的往事,凭着自己的记忆去完整地再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关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老师们,要一一忆起还得下些功夫。利用暑假的时间,我重新翻开了旧日记进行整理。下面是我成长中从小学到高中,距离现在已有50年以来所碰到的所有老师进行详实回忆。以此表达对恩师的思念。

小学老师

1971年,我虚岁八岁,在村小学开始入一年级(那是村里没有幼儿园),教我们的两位老师,一个叫聂根元,一个叫聂存山,当时都很年轻,一个不足30岁,另一个刚20出头,当时都已结婚成家,都是村里的民办老师,两个老师是同姓本家。这两个老师把我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五年当中,教给了我不少的简单知识。从刚入学校,到对学习产生兴趣,再到学会生活学习。这其中浸注了他们多少心血,是无法估计的。一步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我学习习惯的养成,两位老师的言传身教,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我从小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我终生受益。几十年来,我始终沿着他们指明的学习道路勇往直前,直到现在。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两位老师不仅在课堂上给我们讲知识,每年农忙季节还带领我们参加生产劳动。秋天一到,我们总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地里拾麦穗,拨小麦,楼草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养成了我们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使我们在学文化的同时,也响应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我们现在提倡的“挫折教育”,“实践训练”同出一辙。每年植树季节,还要带领我们到田间地头送树苗,挖树坑,多多少少能减轻大人们的劳动强度。从小形成了我们对“关爱,孝顺,勤劳,勇敢,实践,磨练”等方面体验的正确认识,并对这些积极的思想进行了提升,培养了我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贵品质。虽然那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领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给我们提供了特别的锻炼机会,让我们学会了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这两位启蒙老师,虽说学历不高,但积极的教学态度,高尚的思想情操,健全的人格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初中老师

初中三年结识的老师更多,且列举出来,逐一回忆。张占瑞,常占福,高占峰,富桂英,刘孝才,赵明,吴新民,李阔,贾存喜,杨喜等,这些老师分别给我们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课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初三数学李阔,物理吴新民两位老师。李阔老师的数学课,讲的通俗易懂,思路清晰,为大多数学生所喜爱。后来历届老家的初中毕业生没有不称赞李老师的学识渊博。可惜他英年早逝,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念。他的早逝是格化司台教育的一大损失。

再说李老师的讲课风格。他不会讲普通话,语言朴实自然,乡土气息浓厚,正适合我们落后乡村的学生来听。教态自然不娇柔造作,课堂讲解直入重点,能抓住学生听课的关键处,能准确把握教材,将独创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课堂中,为那个时代数学教师的楷模。

他生活上简朴节约,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正是乡村教师的典型代表。据说他是从山西老家迁来商都的。他能将山西的许多教学优点带入课堂,与我们当地的教学具体实际相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李老师诸多的教学优点及经验和学生的高度评价,未能改变他不幸的厄运。它的短暂一生,命运多舛,最终我们只能用“遗憾”来概括他不幸的人生。

吴新民老师,80年代初他不足30岁,他是最早商都知青下乡的成员,从县城商都下乡格化司台公社。吴老师保持了城里人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天生具有优秀的教师品质。办事干净利落,举止庄重。对工作热情,当时代我们初三物理,他对初中物理知识很有研究,热爱他的物理超过热爱他的家庭。他单身住学校,有时节假日都不回家,整天摆弄他的物理实验。1980年被评为全国级教育自制教具典型模范,参加了国家级教育专业研讨会,是我们历届学生崇拜的偶像。他的身材适中,不胖不瘦,身体健康是当时学校标准的伟丈夫。

如今40多年过去了,心目中的老师们,曾为我们洒下了多少汗水。在当时艰苦的教学环境下,与我们同甘共苦,其中大部分为民办代课教师。老师当中没有一个老师摆阔气,讲排场,个个踏踏实实,不计报酬,实现了“长圣人”那句古训。老师们的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汇聚在了我的心头。那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滋润了老家大地的莘莘学子。

回想当年,那教师宿舍,食堂,那熟悉的身影,不知在我脑海出现过多少回。在那特殊的“大锅饭”时代,老师们不拜金,不攀比,不奢华,不浪费,体现了我中华美德,那挣钱不多,忘我无我的精神。却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和人民输送了大批的不同岗位的建设者,为格化司台的教育争得了荣誉。

我的初中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完成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当时连一本简单的学习资料都没有,平时就靠一本教科书来完成学业。全校师生的思想也比较禁锢,没有半点儿开放意识,就是正常的师生交往都停留在朴实的传统之中,可想而知,那时的老师们思想有多么压抑,就在那样的工作环境下,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任务,现在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悠悠往事,只能作为对过去岁月的留恋而重新拾起,对曾经洒下汗水的老师们表示崇敬而作文纪念。

高中老师

白凤鸣,院培卿,王启文,燕中元,吕英,李世荣,曹锦德,张存厚,张汉文,姚佃林,曹亮,翁财,琚瑞英,王恩宇,王华,郝玉,陈秀茂,李树根,郝振英,安近仁等这些老师们还历历在目,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工作作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一切都在我的心中打下了烙印。时间的长河缓缓流淌,当年我们还是懵懂少年,而今已近花甲,沧海桑田,历经风霜,悠悠岁月,不堪回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慨。这其中大部分老师仍然健在,个别老师驾鹤西去,已长眠于地下。他们的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永远照耀着我们。多少语言也表达不尽几十位老师的恩情,限于篇幅,文中以学生的视角,只选择了几位老师工作,生活点滴的事迹作为代表,来歌颂所有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老师们崇高的思想境界。

我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渗透了这些老师们多少的血雨。从几岁到十几岁再到几十岁,渐渐成熟,逐渐明白了当年老师们的苦口婆心。如今,我们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的甚至退休。工作的背后,隐隐暗藏着多少老师们幕前幕后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取得得成绩或许也有老师们的一半。

最后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师生情,不忘过去,牢记恩师,让师生感情之树长青!

(0)

相关推荐

  • 老照片:清末学堂上课情景,男生都留大辫子,女生不能裹脚

    清朝最后10年,朝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新式学堂,推行新式学制,培养新式人才.这类学堂有别于此前以教授儒家经义为内容.以参加科举考试为追求的县学.府学.国子监.我们跟随老照片,一起回到清末新式学堂的校 ...

  • 竺元平 | 方老师的坎坷人生(二)

    方明按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被调到了乡政府所在地的中学,住房有了,户口也得到了"农转非",眼前的生活状况,使他在心理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工作中方老师年轻有为,正是廿七八岁的年龄,精力 ...

  • 竺元平 | 方老师的坎坷人生(三)

    1995年又是秋季新学期,当地政府为稳定老师因不发工资而引发的告状,罢课的局面,有意识地用行政手段干预了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在乡党委政府的牵头下,召开了全乡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当场将带头告状,罢课的所谓 ...

  • 竺元平 | 方老师的坎坷人生(四)

    在革命老区这所条件艰苦的小学校,方明从调来的那天起,就放平了心态,也不再为某些领导的刁难而烦恼.连续几次的工作调动,已经让他的神经有些麻木,对自己想要调回乡政府所在地的学校,已失去了希望.只好每天紧张 ...

  • 竺元平 | 方老师的坎坷人生(五)

    又是一年秋季新学期,这秋季新学期,似乎与方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新学期,方老师总有或大或小的事情缠绕着,今年的新学期是凶是吉,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开学的前一天,方明到了学校的集中领书点,准备给孩子们 ...

  • 竺元平 | 方老师的坎坷人生(六)

    通过方老师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当地中心小学的教务主任.这个时候,当地乡政府及教育行政领导都换了新的领导成员,不再是几年前方老师到处"打游击"时的领导班子了,这一届的行政领导,工作 ...

  • 竺元平 | 方老师的坎坷人生(八)

    方校长通过选拔考试,由乡镇一个中心校的副校长,进了县城的一所小学,当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在乡镇学校的20多年里,通过打拼好不容易升成了校长,却由老家乡镇学校的生源不足而导致了他的前功尽弃,由一个在老 ...

  • 竺元平 | 方老师的坎坷人生(十)

    方明住宿部管理的新模式,给学校带来了声誉,赢得了社会好评,成了当时县城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所有城区内居住的小学生,都纷纷托关系也要到方明所在的学校报名入学,形成了一种像"洛阳纸贵" ...

  • 竺元平 | 方老师的坎坷人生(十一)

    学校的住宿部拆除后,那些原来住宿的小学生一律自行安排住宿,有的搬来了家,有的干脆住进了托管班,学校己不再具有寄宿制的性质,学校显的轻松了,方明也轻松了.然而,方明轻松了没多久,校长就找来了他,先是征求 ...

  • 竺元平 | 方老师的坎坷人生(十二 大结局)

    方老师由于年老,退出了教学一线,又接过了两个校区的仓库管理工作.这两个校区,一南一北,校区之间拐拐弯弯大约有一公里的距离,平时上班时,方老师一般情况下步走,往往是南校区正在忙着,北校区又打来了电话.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