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繁芜杂乱,让人爱恨交织的《宋史》
文|刘志斌
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
这年明英宗宠信的太监王振重修庆寿寺,“役军民万余人,费钱数十万”;这年英宗发十五万大军渡金沙江,南征麓川思机发,威震西南;这年大明的货币改革进入深水区,为了推行宝钞,朝廷让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每天在城中巡视,发现有使用铜钱的,立刻逮捕归案,处以重罚;这年大明的两京、山东、湖广等地旱蝗大作,江西、浙江等地大水频发,流民作乱,天下不安;这年也先在大明身旁厉兵秣马,磨刀霍霍;这年于谦被召回京城,任兵部左侍郎。
就在一片暗潮汹涌之中,南京侍讲学士周叙上了一道不起眼的奏疏,要求重修《宋史》。
周叙重修《宋史》的理由非常简单:首先,周叙的曾祖父周以立当年曾在元朝国史馆参与过宋金辽三史的编修,由于他始终坚持尊宋朝为正统,与他人观点相左,因此在多次争论后索性弃官归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重修宋史,是周叙的家族使命。其次,周叙指出元人修宋金辽三史的时候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修成的宋史卷帙浩繁、内容庞杂,其中疏漏讹误之处甚多,既不便流传,其质量也堪忧,因此有必要重修;最重要的是,元朝乃是鞑虏起家,因此修史时就三朝谁是正统的问题争执不休,最后索性各为正统,造成三史分立,统纪不明。眼下我大明驱逐鞑虏,一统河山,“文明声教,比隆唐虞”,因此有必要重新编修,定宋史为正统。
那么周叙的观点对不对呢?
平心而论,《宋史》的问题确实很大。
《宋史》共计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世家255卷,合计496卷,可谓卷帙浩繁,其规模在整个“二十四史”中首屈一指。然而从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下令诏修纂宋金辽三史开始,到至正五年十月, 别儿怯不花和阿鲁图献史为止,满打满算一共就修了两年半,其质量非常一般。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宋史》的评价大抵只有两个字:繁芜。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