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高分新闻评论必备的两大逻辑 | 新闻评论第十一弹

人生真是充满意外呢!
在我上周哭天抢地表示我已经枯竭了,真的一滴新闻评论讲解都榨不出来的情况下,本周竟然又是我值班到了周四。
哈!哈!哈!哈!
但这次改完评论之后本花收获颇丰,又能振作起来榨出一篇优秀的讲解——所以今天想和大家来讨论一个新闻评论中非常关键,但又最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的话题——即新闻评论的逻辑问题。
俗话说,新闻评论,立意第一,逻辑第二,行文第三。
在前十次的的新闻评论练习里,我们都将讨论的重心放在了对「立意」的讨论上,虽然也有试图打捞大家一塌糊涂的评论逻辑,但实际结果并没有想象中好——大家的新闻评论依然存在「全文结构不清晰」「段落和段落之间毫无逻辑关系」「一篇评论里存在多个观点且相互联系不密切」等各种各样的逻辑问题。
那么,从第十一次的评论讲解开始,我决定认真的来和大家聊一聊新闻评论的「逻辑」问题,而今天就从两个基本逻辑:就事论事和层层深入开始说起。
   材料与立意解读  
因业绩不佳,悟空财税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业务部的7名员工接受了一项新惩罚:吃辣条。结果辣条下肚,两名女员工先后进了医院。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死神辣条”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辣条事件一个月后,6月24日,在该公司工作一年多的刘小雪毫无征兆地收到了离职通知。7月7日下午,封面新闻记者致电悟空财税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业务部前负责人(现大客户经理)李某娇,作为刘小雪的前主管,她承认辣条事件的真实性,表示辞退刘小雪不是吃辣条这件事引起的,“主要是她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方法,感觉对公司太无情了。当然,除了这件事,也(还)有很多(其他的)事。另外,她的业绩也不全是她自己的业绩,很多也是分公司转过来的,公司资源什么的。”

 一级关键词解读:不合理的企业惩罚、身体伤害、无缘无故辞退、个人企业忠诚度与业绩问题。

🚩 一级关键词解读:很明显从一级关键词可以看出错在企业,材料中显示了非常明显的不对等关系——奖罚、辞退、人身伤害。所以一个围绕着企业管理、文化与劳资双方不平等的基本切入点已经形成,下一步就是对一级关键词进行深入解读,探讨背后的实质。
二级关键词解读:不合理/狼性企业文化、非规章制度化的企业管理、劳动者的实际弱势地位导致对企业管理与文化的顺从、企业对个人的驯化、惩罚与规训、劳动者需要用正确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二级关键词解读:大家的第一反应当然是企业管理与狼性文化,但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何企业,尤其是当下的互联网企业特别喜欢用一些「夸张」的企业文化表达方式——无论是吃辣条,还是去年沸沸扬扬的996,也包括各种头贴白条手举旗帜,喊口号或者每日训话,其实这背后都是来自于「组织者」与「管理者」的凝视与驯化。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如果能深入讨论「企业」体罚背后存在着的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的实际寓意,也是一个深刻而不错的视角和立意
   新闻评论的基本逻辑  
所谓基本逻辑,即「就事论事」与「层层递进」
什么叫做就事论事,其实“就事论事”这个词本身有两重含义,这两重含义一则我们需要遵守,时刻谨记新闻评论必须就事论事,一则我们则需要尽可能避免,新闻评论最好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在就事论事的基础上,层层递进。
晕了吧,来举个例子。
第一:新闻评论需要就事论事——这里的就事论事的事指的是你的观点,当你的新闻评论确认一个观点之后,就完完全全围绕自己的观点。
🚩以辣条这篇评论举例来说,如果你的观点是:“企业管理岂能靠恶意惩罚撑场”,那就认真的讨论“企业管理”这件事本身,而不要一会说企业文化,一会又讨论员工的服从逆来顺受,最后还想扯两句什么996啊狼性文化这些,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核心论点是什么——这就叫:新闻评论需要就事论事。
*一篇全文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始终围绕事件本身,虽然没有跳脱出事件本身,但分析的有理有据,也算是一篇不错的评论。
第二:新闻评论最好不要一味的就事论事——这里的事指的是事件本身。虽然每一则新闻评论都是由具体的事件所衍生出来的评论、建议或者批评,但是我们在进行新闻评论写作的时候,也最好不要一味的围绕着事件说,而是需要体现出一种层层深入的递进感。
🚩就比如这次的评论,表面上虽然是说一家企业存在恶意惩罚问题,但在我们就事论事的对「悟空财税」进行分析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悟空财税并非个案,无论是吃辣条还是996还是军训,实际上暴露的都是互联网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合理,而进一步深究,不合理的制度背后是劳资双方的不平等,作为弱势地位的就业者的基本权利甚至都无法保证的当下就业现状。
下面就给一个「层层递进」做的非常不错的案例。
   一个优秀案例   

徒法不足以自行

以人为本才是王道

标题非常好,既有比喻也有文学深度,而且观点非常清晰,夸奖。
7 月 8 日,悟空财税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前员工刘小雪在网上爆料称由于部门业绩不达标,她和 同事在 5 月份被公司罚吃 “死神辣条 ”,直接导致她和一名女同事入院抢救,此后,刘小雪收到了离职通知。【这里最好过渡一下,这件事情引发的舆论讨论背后暴露了企业与劳工之间长久以来的不平等关系,而近年来「体罚」频出更是让这层不平等倍加凸显】近年来,公司体罚员工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不仅是对法律法规的漠视,更是对人的生命健康权与人格权的亵渎,法律应当是员工保护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对人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步。【我个人认为法律不仅仅应当是最后一道,也应该是第一道,在最开始企业就应该因法律而保护员工,员工也应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是第一。第二是我觉得你这里提到生命的尊重有点太沉重了,可以过渡一下,从尊严、人格再到生命会好一些】
企业体罚事件的屡有发生,其重要原因就是当下人们的知法不够,守法不足。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均明确规定企业的变相体罚,是对劳动者的侮辱,并且予以了严格的惩罚措施,但还是有很多企业屡屡触碰红线【既存在知法犯法的情况,也存在不知法的情况——你得加一句,不然你这句话是病句,没有说完。】。在这起事件中,不仅企业作为施害者对于劳动法视若无睹,受害者也没有拿起法律武器,【你看啊,你这段分成了两个主体,即讨论了企业,也讨论了员工,但在你的段落里,是先说企业再说员工,而且他们两者都是存在知法不够,守法不足的情况,所以导致你的论述很累赘,不如用“一方面,企业...,另一方面,员工...”这样的逻辑词进行连接,然后合并一些语句,最后共同提出措施,就会更清晰】在遭受企业不公正待遇时,明明可以诉诸法律,却只是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曝光,这背后既反映出了我国法律普及工作的不到位,也暴露出了公民对自身权利的矇昧。我国的法律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那么下一步就更要让公民知法、懂法、守法,让权力监督者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每一个人都明白,守法是最安全,最明智的选择,只有每一个违法行为都受到应有的惩戒,才能倒逼企业审视自己的管理方式,切实保护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这里是措施部分,可以稍微缩减一点,关键还是你的分析,这段的空话和套话太多了】
既然法律上已经明确规定了企业用工行为及其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那么为什么变相体罚员工的事件依然见诸报道,类似的事件依旧层出不穷?究其根本,还是在于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根植在人心中的道德准则。【非常好这一段】法律永远是最后的防线,事后管制无法弥补已造成的伤害,企业只追求业绩的高额,却把人的生命价值放在低端,实属本末倒置。对人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是不论做人还是成事的基础,“体罚”打开了人性的潘多拉魔盒,化为现实中的魔爪,不仅伤害了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精神健康,也暴露出了企业的狼子野心。
追根溯源,体罚的本质是一种暴力行为,源起于农耕时代,当时的科举和高考具有改变人一生的性质,而压迫式的体罚颇有成效,因而被视作一种要求上进和效果显著的手段,但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时代下的人【这里最好说一下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比如在强调平权的当下】,体罚都早已没有适合生存的土壤。工作中一次业绩的下滑,亦或者是一个错误的发生,都有多条路径可以进行解决,体罚既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也不是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更不利于企业价值观的塑造和长期的发展。企业的管理需要做到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企业的管理层可以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约谈软性的对员工进行考核和约束,也可以依据法律建立适当的硬性奖惩制度,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把人放在核心位置,而绝不是以这种吃“死亡辣条”的出格方式。【很好!】
徒法不足以自行,以人为本才是王道。企业的狼性与根植与人内心的人性并不冲突,法制与善意也不是天平的两端,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当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生命安全,但如果将侵权行为这一事实拉长来看,法律永远迟来一步,因此,只有在源头树立对人的尊重和对法的敬畏,将二者互通融汇,才是治本之道。
总评:前面的问题虽然不少,但总的来说渐入佳境,对于「惩罚」的分析做的也不错,几个小建议:
1、段落和层级可以再明显一点,多加一些类似「背后」「追根溯源」这样的连接词,会让你的层次更分明
2、对于「体罚」的社会意义那里,可以写的更深刻一点,如果能涉及到体罚背后的驯化,特别是企业用体罚和惩罚这种方式对人进行驯化,来输出狼性文化,然后举例当下的一些互联网公司,那整个评论就上升了一个层次。
🚩打分:39/50


   晚  安  
📮
  秃头公益批改  
近日,一项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引发争议。其原因是,这项连题目都晦涩难懂的研究,其作者竟然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实验记录本中,这位六年级的小学生陈灵石自称2018年1月6日,吕老师带他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并激发了他对基因研究的兴趣。
7月15日,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就“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事,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情况通报。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销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