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国的脚步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中南部苗岭横亘,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西部高耸乌蒙山。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和苗岭几乎占据了贵州全境,仅有南部与广西接壤的喀斯特峰丛地区形不成山脉,而是以万仞山峰的形式存在,被当地人称之为麻窝。虽然在贵州的数十万座山峰中,没有几座能象喜马拉雅山、玉龙雪山、泰山那样名扬中外,算不上名山,更谈不上世界第几高峰,但全省92.5%的国土属山地,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被誉为山之国度也实属情理之中。因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自古以来贵州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居住、活动,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黔西观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盘县“大洞人”,晚期智人的“兴义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安龙“观音洞人”等史前文化遗迹。长期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适应,以及部族征战及民族交替与融合,形成了特殊的山地文化。夜郎文化的来无影去无踪,苗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彝族先民的先知先觉,土家文化的与世无争,仡佬文化的潇洒活泼,布依文化的麻窝耕种,更加增添了贵州的神秘色彩。贵州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历史并不长,自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贵州省,约定了贵州的范围,也才确定了贵州人的存在。在贵州,几乎每一个世居民族都有与山的故事,都有与大山同源的性格。
乌蒙山脉横亘在贵州的西北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贵州省海拔最高点海拔2900米美丽的韭菜坪就在这里。在韭菜坪靠近山顶的那些巨大的石块,记录了远古时的那次冰川留下的痕迹,仿佛可以想象厚厚的冰层下被推动的岩石摩擦的声音。这里的岩石里埋藏着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三叠系中统地层的海洋爬行动物化石,距今已有两亿六千多万年,这些化石以鱼龙为主,有贵州龙类、海龙类、混鱼龙类,还有鳞齿鱼、助鳞鱼、龙鱼等,对研究三叠纪时期海生爬行动物的演化,古生态和海洋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是在那韭菜花盛开的季节来到这里,满山遍野的韭菜花,把整个韭菜坪装扮成花的海洋,红色的花与绿色的叶子交相辉映,随着山风一浪一浪的向前推进,看得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隐约还可以嗅到韭菜那特殊的香味。
也许是高原气候的原因,这里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刚刚还是蓝天白云,一阵山风过后,雨雾就可能笼罩了整个山顶。也许是在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下,除了低矮的杜鹃树、冷箭竹外,其它树木难以生长,在宽广的高原面上看不到其它树木,都是野草和各种开着的花,然后就是极为茂盛的泥炭藓了,一层层一堆堆,像一层厚厚的毡子铺在这里。由于泥炭藓的保水能力极强,能吸收自身重量20余倍的水,这一层泥炭藓,就成了一座看不见水流的天然水库。应了那句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像牛棚梁子、娘娘山这样一些台地的边缘,都可以见到一道道瀑布从山顶泻下来。因此乌蒙山成了北盘江、三岔河、六冲河、洛泽河、牛栏江等河流的发源地,各水系呈放射状流向四方,就象大地的血脉,抚育着各种各样的生灵。
生活在这里的彝族人认为,天神阿俄署布开天辟地后世上空空荡荡,于是天神从天上取来三种大树种在地上,从此才有树木,因此,树木是天神赠与人类的礼物,是不能随意砍伐的,这样就有了树木的崇拜。虽然今天我们在高原面上看不到大片的参天古木,但远古时的大树痕迹仍可发现,在半山的洞穴中和山顶的沼泽地里,都发现有直径达2米的阴沉木。巨大的阴沉木是何时沉入地下,还不得而知。望着眼前光秃秃的山顶不禁要问,是何原因让树木消失?当地人都在传唱的巨大马桑树,如今为何看不到一丁点高大的身影?这些迷一直困扰着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也许除了自然原因外,与人祸有关,从他们的言行中,仍然看得出他们对树的敬重,从他们的山歌里听得到对环境改变的叹惜。
大娄山脉控制了整个贵州北面,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高耸的山峰与深切的河谷让这里的地势异常险峻。主峰笋子山,海拔仅1788米,清晰明见的山脊向四面延伸,站在峰巅上,俯瞰群山,尽收眼底。在悬崖绝壁之上,古木参天,那古树的树枝斑驳,藤萝缠绕,就像一幅幅水墨丹青。山上分布的各种各样的竹子,什么方竹、箭竹、苦竹等,形成了茂密的林下植被,难怪有那么一首《忆秦娥·娄山竹》描写这里的竹景:“举目看,娄山翠竹迎风站,迎风站,扎根泥土,青山为伴,何俱狂风与严寒,送别冰雪笑云淡,高峰亮节,千古人赞。”人常说蜀道难,其实黔道更难。一条路从山上到山下,不过几公里的路程,七十二道捌的名字就足以说明问题。深切的山谷与高耸的山峰,成了很好的隐蔽场所。也才有了毛主席四渡赤水的神奇用兵。从毛主席那首《忆秦娥·娄山关》中仿佛还能感觉到战马嘶鸣。“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何等的雄壮。不知是何原因,这儿成了盛产美酒之地,茅台酒、董酒、珍酒、习酒、郎酒都产自这里,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河水特殊,其实我觉得这里的特殊的山里气候,存在了特殊的发酵菌群,也是造就了美酒远扬美名的原因。尽管这里的地形地貌复杂,商贾难行,但贵州最早的教育家尹真却看中了这里,如今的绥阳成了诗乡,就得益于尹真的教育。
武陵山脉让黔东北别有洞天,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一段桃花源记将这里与世隔绝,却让众多的生灵得以生息繁衍。武陵主峰梵净山号称“贵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位于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三县边境,相对高差达2000米,方圆达六、七百里,其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留下了10至14亿年前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观:孤峰突兀,断崖陡绝,沟谷深邃,瀑流跌宕,亿万年的风雨侵蚀,雕琢了老金顶附近的高山石林峰群,诸如“蘑菇石”、“老鹰岩”、“万卷书”、“将军头”等。新金顶孤峰高耸,直刺云天,金刀峡将新金顶从峰顶至山腰劈为两半。援铁链攀上峰顶,时而千里风烟,一览无余,时而云瀑笼罩,佛光环绕,变幻万千,神秘莫测。面对此景,清人有诗云:“转眼风云相会处,凭空移步作神仙。” 每逢雨后初晴,在与太阳相对的云雾中常出现五彩佛光,还可见人影晃动。高峻的山势和庞大的山体,形成了“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的垂直气候特点,动植物分带明显,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被誉为“世界独生子”的黔金丝猴为梵净山所特有,其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珙桐则是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老植物,曾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后由于地质与气候变迁,珙桐在地球上几乎消失殆尽,但在梵净山地区,至今仍有十余片大面积的珙桐分布。每当春未夏初,奇特而美丽的珙桐花纷纷开放,仿佛群群白鹤翩飞于林间。这种中国特有的古老植物被外国人命名为“中国鸽子花”,誉之为“北温带最美丽的花朵”。在武陵山区,奇迹不断,就连人为活动频繁的麻阳河保护区,也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黔叶猴野生种群。
佛顶山属武陵山脉次峰,最高峰海拔1869.3m,是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佛顶山森林覆盖率96.67%,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为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场所,加之未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场所。如今山上的寺庙虽已经破败,但从宏大的规模中仍可体会出悠久的佛教历史文化。这里居住的仡佬族人民,每年的二月初一要举行“敬雀节”活动,他们祭祀神鹰、敲响仡佬蹦蹦鼓、举行斗牛赛、对唱山歌、拦路歌、跳起傩堂戏等,用各种形式来感恩大自然。据考证,仡佬族人是古代贵州僚人的后裔,即西汉时夜郎国民。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说:“仡佬以鬼禁,所居不着地。虽酋长之富,屋宇之多,亦架木排比,如省民羊楼。” 其俗承袭了古代人们“巢居岩谷,因险凭高”,“依树为层巢而居,各曰干栏”的传统。所住的木制瓦房(俗称正房)的右后间,木板铺底,离地约一尺,俗称“地楼屋”,此为男女主人所居住的地方。正房之前的厢房、飞檐翘角,扶手栏杆,俗称“楼子”。其楼子上有二个或三个房间,为青年子女们所居住,(楼下圈养牲畜),其禁“鬼”之俗,包涵着“敬鬼神而远之”的意思。无论居住干栏、木楼、竹楼,都可以防避野兽攻击、蛇虫叮咬和避免潮湿。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今天的部分仡佬族人也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
苗岭山脉孕育了黔东大地,最高峰雷公山海拔2179米,就象挺立在众山间的丰碑。当地苗语称为“方薅”,汉语意为雷公居住的地方,雷公山由此得名。《山海经.大荒南经》说:“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土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中说:“皇帝杀蚩尤与黎山之丘,掷戒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为枫木之林”。也就是说,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环境条件优越,非常适合于农耕,生活在这里的蚩尤的九黎部落生活安定,生产技术相对先进,人口增长较快,部族领地逐渐向北扩张。东进的炎帝部落和南下的黄帝部落为了抵抗蚩尤部落和垂涎蚩尤部落的物产,与蚩尤部落在涿鹿发生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从蚩尤身上取下来的木质脚镣手铐被丢在山野,化作了枫木。战败的部落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位,“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苗岭是我国苗族的主要聚居地,是2000多年前苗族迁徙的大本营,区内大大小小苗寨,星罗棋布,素有“苗疆腹地”之称,集中了全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征,苗族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蚩尤的后代选择了这里,将苗岭主峰作为圣山,将农耕文明在这里传承。
月亮山属苗岭在南总的余脉,地跨黔桂两省的榕江、从江、环江、荔波、三都、融水等6县。主峰海拔1490.3米,相对高差1100余米,山体雄伟高大,沟谷切割深长。因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素有“物种基因库”之称。有若干与恐龙同时代的动植物,如尾班瘰螈、桫椤等。除常见的珍稀动植物外,尚有极为罕见的夜光蛇、脆蛇、七尾蛇、美女蛇等。月亮山因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山中古来百岁寿星众多,远远高出联合国规定的人口比例。目前寿龄最长者曾治川145岁去世,堪称全国之最。月亮山原生植被完好,自然风景别具一格,千米以上山峰有80余座,主峰顶上有典型的“分水岭”。林中众多飞瀑高悬,水畔林间。山顶,不时可见“佛光”,罕见天象,堪称“童话世界”,生态之秘。月亮山苗族,是黔东南苗族中极为古老的一支,保存着众多原始文化习俗,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为“苗族文化的历史博物馆”。月亮山集原始生态和原始风情于一山,是贵州原始生态和原始文化的瑰宝。集旅游、科研、考古、探险、探奇于一山,隐藏着巨大的商机,拥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景。
斗蓬山主峰海拔1961米,是苗岭山脉的南段主峰,为黔南境内第一高峰。地跨都匀、麻江、贵定三县境,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因形如巨大斗篷而得名,山体岩石由泥盆系白云岩和石英砂岩构成,经过千万年的剥蚀,形成如今峭拔耸秀,巍峨奇峻的山势。层峦叠嶂,沟壑深幽,树繁林密,溪潭交错。植被完好,尚有五人环抱不拢的千年古树以及珍贵的楠木、水杉、紫木、香樟等。密林中的溪流,是大猊〈娃娃鱼〉、水獭的栖息地。山麓一带的清塘茶属高山云雾茶系,香醇爽口,回味持久。在斗蓬山最清幽的山巅深处,有一“天池”,面积20余亩,水质清纯,终年年不干渴 。自然分为几处出水口流泄,形成几条溪河的源头。同一“天池”水,分别注入长江和珠江水系,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也算一绝。
除了这些对贵州自然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山脉外,一些本来其貌不扬的小山,但与一些历史名人一扯上关系,就马上身价百倍。
飞云崖,亦称飞云洞,位于黔东南自治州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处, 明朝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盛赞之曰:"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在贵州名胜中,飞云崖是文献记叙和游人题咏最多的一处,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诗文、联语、摩崖、碑碣,故人们又将其誉为贵州的"文化富矿"。这里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还有盛况空前的民族聚会,会期各种民族歌舞、斗牛、赛马等节目异彩纷呈,民族风情十分浓郁。
黔灵山,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是真正的城中之山。大罗岭海拔高1396米,是园内及贵阳中心区西北第一高峰。整个区域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笼,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在明代以前,“因其生于边鄙,埋没于荒烟寒雨中”,还只是荆蛮之地。自明洪武至永乐年间(1375--1414)镇远侯顾成游登并发现圣泉之后,山中景点始见于史籍,其秀丽奇诡的自然风光才渐为少数世人所知。 直到清初仍然是“荒烟野树,人迹罕至,固虎豹之宅,而狐狸之居也。”直到康熙十一年(1672)佛教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代传人赤松和尚于山中创建弘福寺,这座处于黔中万山丛中的独秀灵山才令人瞩目,前来游历山水、销影遁迹、弘法传道的先贤往哲、骚人墨客、高僧名释、达官贵人不绝于途,很快便使黔灵山成为热闹非凡、远近驰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云鹫山海拔仅1600多米, 距安顺城大约二十公里。洪武年间,北方虏患,南方倭患,层出不穷,尽管如此,洪武帝朱元璋依旧征兵30万远征滇黔,其中征派的几支浙江士兵,在进驻贵州屯堡的云鹫山遗留了下来,将江南建筑的玲珑、安徽建筑的大气与当地的自然条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贵州省独树一帜的石板房,别有一番味道。居民都是明代屯堡军户的后裔,所以人们把他们称为“屯堡人”。屯堡人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既然谈到了云鹫山,就更应该谈谈位于长顺县的白云山了。白云山藏于层峦叠嶂的峰从之间,林茂草深,不足为奇。山顶面积不过百十亩,常年云雾覆罩,盛夏不署,隆冬不寒,倒有几分仙境之气。其实这里有名的不是风景气象,而是相传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其孙朱允文继位称帝,即建文帝,为了更加强调中央政权的能力,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据传当时建文帝逊国逃至西南,由滇入黔后隐居于此。尽管有郑和下西洋寻找及徐霞客的秘密探访,还是没有查出隐居于此的建文帝。从现在当地群众口授相传的民歌中,仍然可以听到关于建文帝的德行受到当时南京军民的认同,即使逊位,还是有人会冒死保护他,让他能在此终老一生。也许是因为沾了皇家的灵气,这座小山居然与周边山峰绝然不同,虽然植物丰富,飞鸟频繁,但却少有蚊蝇,也极少见到蛇蝎。古寺旁的数株古柏,据传是当年建文帝亲手栽种的。
还有一座小山也算是因沾了仙人之气而闻名,那就是位于贵州中部的福泉市边缘的福泉山,相对高差也就百来米,但著名的道家内功开山鼻祖张三丰于元末明初在此修炼八年,是他得到的所在,便沾上了灵气,成了著名的道教圣地。站在福泉山上,可以看到环抱的群山,还有山下那极似太极图的小河与草地的绝美组合,难怪成了道家修道的佳境。当年张三丰在此修炼,后来在武当山完成的道家名篇《无根树》,就是在这里得到启发,现在慢慢诵读,也能感觉到他当时的心境。
南部的喀斯特石山区,从九万大山、十万大山的名字里就能听出其地貌的独特,一座座圆锥状的山峰,造就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美境。居住在峰丛洼地间的布依族也好,苗族也好,他们都有一套与自然相处的法则,他们少有扩张心理,行使着计口而耕的传统,虽然也是靠刀耕火种为生,但每家人都只种够能维持自己生计的土地,不会向大自然过多地索取。他们的山歌里传唱着“一棵树上一窝雀,雀鸟多了都难活”的生态理论。
贵州,说不完的山事,念不完的山经。因大山而致贫,又因大山而显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且看贵州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