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

有些家长经常会感叹:自己小时候什么都没有,也觉得很幸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为什么还总是不满足呢?

·仔细分析原因·

1.具有好奇心

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年龄越小,其好奇心越强烈、越广泛。比如孩子喜欢什么东西都看看、摸摸、嘗尝、试试。但是孩子考虑不到这些尝试会不会给大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会不会对自己产生危险,会不会对物品造成损害,于是就会产生所谓的“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

2. 天性趋乐避苦

贪图安逸,回避劳累是人的本性,大人和孩子都如此。比如,孩子累了就想让大人抱,吃饭要大人喂,起床要大人催等。

3.占有欲强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形成物权意识,凡事喜欢独享、独占。这虽然是不合理的要求,但是家长在拒绝的同时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帮孩子平稳渡过这一时期。

4.控制欲的表现

很多时候,孩子提出一个要求,并非是仅仅满足这个要求这么简单,他是想通过这个要求来确认他能控制成年人。可能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但是他想证明“大人听我的”,并享受这种控制大人的感觉。

·合理拒绝有裨益·

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不能一味去满足,而是要合理地拒绝。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明白,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是以拒绝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1.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要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必须符合社会的基本要求。当孩子做出不利于自身健康成长,或是影响他人的事情时,家长必须予以拒绝,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有利于孩子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孩子因年龄小、经验少,往往无法分清是非,无法判断某个行为的合理性,所以需要家长适时地拒绝和引导。日久天长,孩子就会在家长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

3.有利于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孩子往往没有自我控制能力,有时明知是错,却很难控制自己。家长的拒绝恰好可以制止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4.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边界

合理的拒绝是帮助孩子建立心理边界的必经之路。心理边界建立好的孩子能够区分清什么是自己的需要,什么是他人的需要,懂得什么情况下接纳他人,什么情况下拒绝他人,能够保持完整、独立的人格,与他人平等相处。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混为一谈,不会因附和他人而委曲求全,也不会因拒绝他人而担心失去对方。孩子可以从家长这里学会拒绝和被拒绝,把握好分寸,建立好心理边界,为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打下基础。

5.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些家长因溺爱孩子而对孩子有求必应,结果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对家长过于依赖。家长也因承担过多不必要的责任而疲惫不堪。当孩子让家长失望时,家长难免心理不平衡,从而指责孩子。要想形成健康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必须学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合理拒绝有方法·

1.坚持原则,让孩子意识到无理的哭闹没用。

家长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禁止孩子做的事情也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自己情绪好或者事情小,就迁就孩子,这样才能形成与孩子相处的规则,让孩子明确地感到父母言出必践。孩子之所以耍赖,有时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左右大人,如果家长让他确信耍赖无效,他下次就不会再这样做了。有的父母朋友会通过转移注意力来解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这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确立规则。应该让孩子明白“哭”“闹”“赖”“搬救兵”等方式都没用,只有“合理”才能得到支持。

2.说清原因,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做法。

在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兼顾两个教育点:其一,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其二,让孩子感到家长们对孩子的爱意,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3.抓住机会,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孩子的很多要求虽然不宜满足,但并不说明这个要求过分或者不合理,比如孩子对各种事物怀有好奇心而想探究。这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来增长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有危险,我们可以借机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规避危险,比如孩子喜欢按饮水机玩,我们就可以演示苹果被开水烫皱,来告诉孩子热水的危险。如果孩子的要求会妨碍他人,我们就借此教孩子“尊重他人”,以及分辨自己和别人的权利。有时,孩子的要求是合理且有价值的,但是会给大人带来很多麻烦,我们则应该为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孩子有不合理要求很正常。父母要保持冷静,分析原因想出有效的对策。切记:家长对孩子的拒绝一定要前后一致。拒绝不是因为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动,它是一个让孩子对周围环境、行为规则进行正确认识的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