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民办养老机构的生死线
先说两个观点:
1.在养老机构三项主要收费中(床位费,护理费与餐饮费),护理费在三项收费总额中所占比例低于55%,那么这个养老机构想赚钱就很困难;
2.在运营成本中(包括人共成本,餐饮成本,水电气暖成本等等),人工成本在总运营成本中的占比高于55%,那么这个养老机构想持续运营就很困难。
为什么这样说?
先说第一个55%,也就是护理费的分量。
国内养老机构最主要的收费项目有三项:床位费,护理费与餐饮费。我搜集了国内近50家中高端养老机构的收费水平和费用类型,再将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中高端养老机构的床位费在三项收费总额中的占比往往超过了50%。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大抵是这类中高端养老机构硬件设施非常好甚至可以称得上奢华,投资人在硬件上投了太多资金,如果床位费不多收一点,怎么对得起这一流的环境?而且多数人第一眼看到的往往是养老机构的硬件,如果硬件入得了眼,床位费收的高一些客户和投资者也觉得理所当然。但是这类项目绝大多数入住率不高,空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却落得孤芳自赏的境地。这些项目在开建之初就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常识:养老机构提供的是养老服务,最终赚的是服务的钱。如果老人及家属追求的是硬件的豪华,何不去住星级酒店?所以,硬件配套的确很重要,但未必是养老机构盈利的决定因素。
只要下功夫把养老服务做到极致,让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都能得到符合他们需求的养老服务,并最终让老人满意,让家属满意,那么护理费收的高一些,也是能被市场接受的。硬件设施做得好,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护理服务做得精,这才是雪中送炭。而雪中送炭肯定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我也参观了解过很多硬件配套一般的养老机构,床位费收的不高但是护理费收的高,看起来不豪华,但是干净无异味,老人精神状态非常好,家属每次来探望,看到自己的老人状态越来越好,就算居住条件一般,护理费收的高一些,心里也是乐意的。这一类的项目可能知名度不高,但是私底下了得时候,运营者往往是赚钱的,有的甚至还没少赚。
再者,床位费的高低直接反映硬件投入的高低,想把投资从硬件上收回来,在当前还是有些难度的,而且硬件会逐渐折损,越往后就越没有优势,届时床位费都有降价的可能。而服务只会越做越精,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个性化,口碑做出来了,收费只能是越来越高。所以,投资硬件不如投资软件,想赚钱,还得在服务上多花心思。
再说第二个55%,也就是人工成本的控制。
民办养老院的院长都知道,要想控制运营成本,必须控制人工成本。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养老服务业还是一个微利行业,投资大,收益低。如果一个养老院的人工成本占总运营成本的比例高于55%,基本上要跟盈利说再见了。
为什么是55%?这个也是研究了十来家养老机构的财务数据发现的一个规律,凡是那些一旦月底就捉襟见肘,为发不下工资而捉急上火的养老机构,基本上人工成本控制的比较差。要是能气定神闲地拿出钱来发工资,这样的院长绝对是节流高手。当然了,也不是说人工成本越低越好,人工成本太低,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管理服务人员配比过低,那么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服务品质可言了。一是养老院的管理服务人员都是有钱人,人家来上班纯属心甘情愿不为钱,这种情况还没出现过。
话说回来,养老院每月收入基本上是固定的,每月支出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人工成本过高,其他的开支必定会压缩,比如说营销费用,维修费用,餐饮成本就不够用,这些支出被压缩了,势必影响品牌影响服务品质。人一没钱就容易心慌,一心慌就容易出乱子,养老院要是出乱子了,那就不得了了。
人工成本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是有技巧的:一是护理技能需要不断提升,护理培训要持续进行;二是合理排班。在养老院,能够有一批护理技能高的护理员真是一件幸事,别的养老院一个护理员可以同时伺候好三位失能老人,而你的护理员能同时伺候好六位失能老人,想想这能给你节约多少成本?另外,有一个会合理排班的护理部主任,在有限的人员里合理排班,既能照顾好老人还能让护理员合理工作,这又能节省多少成本?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四个字:开源节流!而且都是在护理服务上动脑筋,能够在这两方面做到位,这样的养老院想不盈利都不行。
一管之见,欢迎拍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