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第11讲
起承转合·渔洋第九法
一、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简单地讲:“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古诗文写作,一般都讲究起承转合。
所谓“起承转合”,实际上是诗词谋篇时对结构层次安排的理论概括。这一点好比建筑房屋,在备齐了各种所需的建筑材料和选择了怎样的房屋式样以后,必须安排房屋的结构层次。写诗也是这样,在占有了素材、确定了主题、选定了诗体以后,紧接着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头,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从而更准确完整地表达作者的心境和主题,这种层次安排概括起来,就是“起、承、转、合”四个环节。
“起承转合”可以说是历代诗人创作的共同体验和经验总结。尤其在绝句中,“起承转合”十分明显。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写从正面和侧面看庐山分别是岭和峰,是全诗“起”;“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对观看效果的进一步阐释,算是“承”;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宕开一笔,视野由观山转移到了探究,这是明显的“转”;“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然是“合”,既是对前句的回答,又是对全诗的收拢。
再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试想,如果第三句不“转”,而来句“熟河陌路家门换”,继续“承”,那么那种“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还能抒发出来吗?原诗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再赏析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诗别致,写相思之情却从“不知愁”导入,便与后两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鲜明对照。这符合前文所说的“上下勾连”。再看它的“转合”:一个“忽”字,转折的意味非常鲜明;而那个“悔”字既是“见”的照应,又是全诗的包容,难怪清人俞樾评此诗曰:“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除了绝句,律诗、词、曲甚至散文,也是讲究起承转合的。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起”,是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状态;“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承”,是承述诗人的状态,取以花喻人之意;“知否,知否?”是“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应是绿肥红瘦”,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寓意花与人同瘦,全诗“伤魂”的主题由此更加深化。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起”,是秋况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承”,是对眼前悲伤景物的继续渲染;“夕阳西下”是“转”,转向诗人“秋思”主题的拱托;末句“断肠人在天涯”,无可非议是伤感主题集中表达的“合”了。
有没有不符合“起承转合”章法的好诗?也有,很少。如杜甫的名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诗对仗虽工,却没有什么“起承转合”,除了写景,没有表达特殊意境,所以,它没题,就叫《绝句》。再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起句后的第二句已经不是“承”而是“转”了,而第三句不是“转”反而是承接一、二两句,而最后一句又是承接第三句。所以这首五绝四句的顺序是“起、转、承、承合”(因为最后一句既承接第三句又是结句,谓之“承合”)。不按起承转合的古诗约占一两成。
二、如何写起承转合
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以律诗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恰好对应起承转合四步。王世贞说:“今人作律诗,多着意于中间四句,此大谬不然也。第一要起得妙,起处得力,则下处全不费力矣。第二要结得好,结处生动,则上面亦自然灵动矣。”律诗是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代表起承转合,绝句只有四句,分别就代表了起承转合。
1、“起”是开头,好的开头往往能起到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开头的形式多种多样,无奈哪种形式,要追求“平直”,忌讳拖泥带水,更不能风马牛不相及,王顾左右而言他。
1)以赋开头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的第一句直截了当地道出了“红豆”的产地“南国”。这种“赋起”一开头,就直接告诉读者自己所写的对象,直接干脆,比较适合初学者采用。
2)以比开头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的第一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写回望长安时,长安就像锦绣堆成的一样,风景优美如画。这里直接融入了作者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想象,一开头就很自然地拉开一幅奇妙的画卷,为接下来的“千门开”“妃子笑”“荔枝来”留下伏笔。还有一种比喻句不明确告诉读者,却用暗示的方法巧妙地引出诗歌的正文。比喻的开头表面上看好像不是比喻,但通过暗示巧妙地表达出作者比喻的寓意。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的第一句“荷叶罗裙一色裁”,描写了在那一片碧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罗裙象荷叶一样,融入荷塘之中,分不清哪为荷叶,哪为罗裙。这种以比作为诗的开头,容易给人深刻的印象,也能更巧妙委婉地引出后面的文字,但要注意的是比喻一定要准确而有新意。
3)以兴开头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的第一句以“空山不见人”,引出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作者借此“象”表达了对“佛家境界”空寂的切身体验,同时也表达他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兴”的手法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联想、想象寄寓于形象之中。“兴”的要求是准确而形象,用笔贵委曲而不率直。
2、“承”就是承接连贯的意思。它在诗文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贯穿于始终,即句与句之间要承,段与段之间也要承。要想承接好,就要注意过渡衔接,按照一定的顺序,遵循认知规律,推动情节发展。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中的第二句“经冬复历春”就是承笔,与起笔结合得非常紧密。回答了“岭外音书绝”的时间问题,起到了承上的作用。同时,也为下句的“近乡情更怯”给出了理由,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3、“转”是转折,文本高潮之处。在记叙文中,事件突然向相反方面变化,呈现出情节的跌宕起伏,将感情推向高潮。在议论文中,为了把道理论证得全面完整,这里转为反面论证,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往往一波三折。“转”要注意不能脱离主题,而要服务于主题,形象点说,就是不要“刀断式”转,而要“藕断式”转。否则,就会脱节,造成“跑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的前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写的是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雄伟辽阔,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可到了第三句,作者忽然笔锋一转,换了一个新的角度,用了“遗民泪尽胡尘里”这样的转句,描写铁蹄下的遗民欲哭已无泪的社会现实。这一转顿觉风云突起,在反衬了前两句的基础上,使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和发展。
4、“合”就是整合总结的意思,合是突出主题、深化意境、晓喻事理的至关重要环节。记叙文中,结尾要提升概括,彰显主旨,升华主题。在议论文中,结尾要与开头形成照应,重申文章论点,使结构完整,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
1)以景结尾
以景结尾就是在结尾的时候以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寄托,从中蕴含着无尽的言外之意。如: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结尾一句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其实是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不尽之情见于言外。这个结句以景写情,回味无穷。
2)以情结尾
以情结尾就是结句以抒情的句子收束全篇。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结尾一句直接抒情,把诗人的心中深情清晰地表达了出来,既抒发了自己的离别之苦,又不流于直白浅露,而是留着悠悠的余味,令人非常感动。
3)以理结尾
以理结尾就是在结尾直截了当地揭示主题。如:
题西林壁(苏东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结尾非常巧妙、有理。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整首诗就将黯然失色。而正因为有了最后一句说理,前面三句就成了很好的铺垫。最后的揭示,可以说是一个好的结尾救活了一首诗。
4)以问结尾
以问结尾就是用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结尾,留下一个丰富的思维空间让读者去品赏,从而获得更鲜明突出的艺术感悟。这是一种很别致的结尾方式,警醒深刻,含蓄深沉,所以许多诗人都很喜欢采用。如: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以反问句来结尾,就是使语气委婉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勉慰藉之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5)用喻结尾
用喻结尾就是用比喻来结束全篇。如: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诗的结尾用江水来比喻离恨,使诗更加意味深长。
6)以事结尾
以事结尾就是以平叙来结束全篇。如: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的结尾并没有什么雕琢,而是平铺直叙了自己的所见。而“不知转入此中来”写得是多么风趣!诗人运用了“春天转入此”这样的丰富想象,来表达惊讶、喜悦的心情。从这平淡的结尾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意境和深邃灵动的情趣。
总之,一个好的结尾,既要收拢全篇,又要发散诗情,从而收到言尽意不尽之功效。不论是“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还是“以问句结”,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隽永,发人深思,都是好的结尾。
需要说明的是起承转合,只是律绝中的谋篇布局的常规方法。不少诗人在写作律绝时,常常打破这种常规,该转笔处不转,不该转的地方却用转笔,别开生面,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如:
绝 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全诗根本看不出什么起承转合,但这四句融在一起,却形成一个鲜明完美的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回味无穷。
总之,“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中互为依存的有机结合体,无好起,则无好下文;不紧承,则显散乱;不转折,则显平淡;不整合,则无意境。
当然,“起承转合”仅是写作手法的一种,如果过分讲究,也无大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真正好的写作依然是“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不拘一格,只惟时宜。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有时作者不主张用固定的模式,桎梏人们的手脚,从而采取较为灵活的章法,没有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但仍不失好诗。在绝句中,这种情况更多。有的绝句一句一景,四句诗是四个独立的意境。如无名氏《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还有的绝句只有“起”“转”“合”,没有“承”。如刘长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二句是平列的对句,没有“起”“承”的关系,只能说两句都是“起”。第三句是,“转”,第四句为“合”。还有些诗结构特殊,如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其二: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本诗怀念两位朋友,一位是陈无己,即陈师道;二是秦少游,即秦观,前者健在,但生活贫困,不得温饱;后者已经去世,卒于藤州。在诗的章法上,前后交叉,一、三句写陈师道,二、四句怀秦少游,并不遵循“起承转合”的常规写法。
总之,诗的章法应该从诗的内容出发,不应一成不变。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提倡自然地表达心中所要说的话。他还说:“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此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这种反对死守成法,主张“以意运法”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有“以意运法”,写出的诗才是好诗。
三、渔洋绝句第九法
1、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我们都知道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第三句,承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呼应的,一种是不呼应的,但是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它的语脉是万万不可断裂的。这一点,大家要牢牢记住。
3、创作要点:
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
二是注意第四句做诘问;
三是注意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例诗: 真州绝句五首之五
清·王士祯
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
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
注释:
江乡:多江河的乡村。多指江南水乡。此处指王士祯所认为的柳永墓所在地仪征。王士祯在《池北偶谈》里说:“仪征县西,地名仙人掌,有柳耆卿墓。”真州即为仪征古称。
春事:春天的节庆。
堪:能够、可以。
怜:可怜;怜惜;怜悯。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冬至后105天,清明节的前3天。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
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
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人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汉代改为3天。
禁烟:禁止烟火之意。古时寒食节只吃冷食,不准生火,即为禁烟。
仙掌:地名。王士祯自解;“仪征县西,地名仙人掌,有柳耆卿墓。”
为:为了。
吊:悼念。此处指清明扫墓拜祭。
柳屯田: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公元987年—公元1053年),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家中排行第七,所以被人称做柳七,又因做过屯田员外郎而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著名大词人,和苏轼分别是北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流连秦楼楚馆,以卖词为生。相当于现在所称的流行歌词作者,所作的词均为歌妓们弹唱,才气遍传。
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已经47岁的柳永终于考取进士,成为北宋朝廷的一名小官,他一生中最高的官职不过是屯田员外郎,也就是工部的助理。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永终身潦倒。死时靠歌妓捐钱安葬。以后,每到清明时节,妓女们都要到他的墓前祭奠,然后才到乐游原上踏青,当时,人们把这一习俗称为“吊柳会”。这一习俗一直持续了百余年。
译文:
真州水乡春天节庆最可怜的是,
寒食节和清明节都要禁止火烟。
顶残月迎晨风去仙人掌的路上,
有哪个人是为了去吊唁柳屯田?
先看全诗脉络:
起句以“江乡”扣题“真州”,点明写诗的季节是在春天,并以“最堪怜”奠定了全诗的意境:春天的节庆大多是欢快的,只有一个可怜的节庆。
承句接着说明这个“最堪怜”的节庆就是寒食清明。为什么最可怜?是因为要“禁烟”,更加重寒食和清明的寒湿凄沧。
转句不再继续写一般百姓祭拜祖先的活动,却以景语把镜头定格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合句借反问句怀念和叹息柳永做好铺垫。这是与咏物诗相反的手法。
合句“何人为吊柳屯田”,是典型的反问句型。
作者是明知故问,因为一直传言,安葬柳永并在清明节到柳永墓吊唁的都是歌妓们,真是“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啊。更何况,近千年以后,谁还记得要给柳永上坟?这才是作者“怜”的真正意义。
至此言已尽,怀古情方萌,余意待君思。“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王士祯的“神韵”就在于此。
再看句法特点:
此诗的第三句只是造出一个引发合句反问的境,并没有对第四句的反问作出呼应。但是,第三句的景语,却可顺理成章地兴发出合句:在这样的清晨,在通往柳永墓的路上,有何人是去吊唁柳永的呢?
题樊洽公画
芦荻无花秋水长,澹云微雨似潇湘。
雁声摇落孤舟远,何处青山是岳阳?
译文:
洽公画中芦荻还未开花秋水绵长,
淡云微雨好似画的是潇水和湘江。
大雁啼声扶摇落而孤舟也已远去,
茫茫青山中哪里是那著名的岳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描述了樊圻的一副山水画意境,写出了潇湘秋景特有的迷离之美。首句从描写樊圻所画的芦荻和河流入题,芦荻还未开花,秋天的江水绵长。这是诗人看画的第一观感。次句继续描述画景:画中云淡淡,雨微微,好像画的是潇水和湘江。估计画作并没注明所画的是哪里的秋景,故作此猜测。
第三句从画中的静物转到对动物的描写:南飞的大雁,远去的孤舟。诗人用“摇落”来形容大雁的叫声,出人意料,炼字极佳。四句是纵观全画而发出的设问:在画中一片茫茫的青山中,到底哪里是岳阳城?
全诗每一句,都不离画作所描画的景色,四句诗好似各说各话,互不相干。但在“画作”这一主题下,却又恰到好处地把画作的精妙之处一一介绍了出来,把画作所描画的秋之迷离美表述得淋漓尽致。而二、四两句,加上了作者的猜想,更令人神思向往。转句和合句表面上似乎并无呼应,其实是从大雁、孤舟的动作中把岳阳城关联起来了:大雁南飞一般到衡阳而止,岳阳是长江南岸第一大城市。岳阳已到,衡阳近矣。连大雁都知道以岳阳为地标。岳阳是湖南入长江的门户,当时无论客流、货流,都以水道为主。焉知那孤舟不是向岳阳而去?
合句用“何处”引出设问句,正是渔洋绝句第九法之特征。
秦邮曲二首(之二)
今年孟冬河水乾,万夫畚锸聚河干。
行河使者黄符下,敢道无衣风雪寒。
译文:
今年初冬遇到干旱河水都已枯干,
千万民工带着畚箕铁锹云集河岸。
钦差大臣带着圣旨下来督办水利,
谁还敢说没有棉衣抵挡风雪严寒?
这首诗也是述事诗,写的是抗旱工程现场。此诗与上例的区别是:起承转合都是述事。一二句、三四句分别是两个因果关系复合句。起承两句写:因为旱情严重,所以抗旱工程的规模宏大。转句和合句则是:因为督办抗旱工程的钦差大臣带着圣旨下来,民工谁敢以衣单拦挡严寒为理由消极怠工?合句用的还是诘问句型。因为是因果关系,所以,此诗和上例不同之处,还在于第三句与第四句是有呼应的。
王士祯符合此法的作品还有: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三
桃叶桃根最有情,琅玡风调旧知名。
即看渡口花空发,更有何人打桨迎。
手法:事起—事承—事转—事结,三四句有呼应。
秦邮杂诗六首之六
小桃初红柳垂阴,甓社湖中花水深。
鸦头十五竹枝曲,不听歌声何处寻。
手法:事起—事承—事转—事结,三四句有呼应。
泊双漩子闻笛
嘉陵江上泊舟时,戍鼓初停月上迟。
已听寒潮不成寐,谁家横笛怨龟兹。
手法:事起—事承—事转—事结,三四句有呼应。
宿州东门道曰汴堤古隋堤也作隋堤曲
殿脚三千事已非,隋堤风物尚依稀。
玉蛾金茧飘零尽,谁见杨花日暮飞。
手法:事起—事承—景转—事结,三四句有呼应。
郭有道墓
大槐坂上逐车尘,争效先生折角巾。
至竟清流解亡国,望门投止是何人。
手法:事起—事承—事转—事结,三四句有呼应。
本讲提纲:
一、什么叫起承转合
二、怎么写起承转合
三、绝句渔洋第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