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头颅哪去了?历经8年劫难,终于找回烈士忠骨|烈士|杨靖宇|抗日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李家湾人。1927年5月,杨靖宇入党,1929年春被派到东北。

  1935年,抗日联军组建,杨靖宇任第一军军长兼政委,随后又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开辟了广大的游击区。他的基本部队达7000余人,还领导了一万人左右的统战关系部队,成为抗联中最大一支主力军,成为日军的眼中钉。

  日寇为巩固其战略后方,仅1938年就将关东军的兵力扩大了3倍以上,并以伪蒙军替换作战不积极的伪满军,加强对南满的“大讨伐”。面对优势兵力的日寇,杨靖宇率部突围进入长白山区建立密营。1939年冬,日寇趁大雪封山又展开封锁和“讨伐”。杨靖宇率部分散突围。1940年2月23日,他孤身下山寻找粮食被围,战斗至最后一刻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杨靖宇牺牲后,日寇将他的遗体运到蒙江县民众医院进行解剖,残忍地剖开他的腹部,只见他的胃里一粒粮食都没有,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后来,日寇又命令伪军用锄刀将杨靖宇的头锄掉,然后放入了木箱送到了通化市伪警察本部。

  为了震慑抗日军民,日伪用汽车拉着在通化街头以及杨靖宇战斗过的地区“示众”三天,并给头颅拍了照,冲洗了几十麻袋照片,用飞机撒向抗联战士活动的地区。随后,日军把杨靖宇的头颅送到伪满洲国的新京长春请赏,把头颅用福尔马林防腐药水浸泡在一个玻璃瓶里,送到关东军司令部的医疗室里秘密藏匿起来。从那时起,夺回杨靖宇的遗首就成为抗日军民的一大心愿。

  日本投降后,关东军司令部的医疗室的物资器械被长春医学院接管。

  我党多方寻找他的遗首,一直查无着落。直至1948年9月初,才发现了线索:哈尔滨有位名叫李湛章的大学毕业生,在给当时的松江省主席冯仲云写的信中说,他在伪都新京医科大学上课时,曾看见过两颗用酒精罐子装着的人头标本。其中年长些的可能是杨靖宇。

  

  辽沈战役爆发后,长春被我人民解放军围困,成为孤城。为了防止特务破坏杨靖宇的遗首,地下工作者杜文学等受委派,设法寻找杨靖宇的遗首。

  经过多方打探,地下小组成员刘亚光查到了杨靖宇头颅的存放地,但此时医科大学已被国军骑兵第2旅占据,戒备森严。为了打入敌人内部,刘亚光以医生的身份,三天两头往旅卫生队跑,给国军军官小恩小惠拉近关系。后来,经人介绍,他成功当上了中尉军医官。

  不过,杨靖宇的头颅也是特务重点关注的目标。为了防止头颅落入我军手里,特务头目项乃光除了在旅部设置了层层岗哨外,还安排巡逻队反复巡逻,暗地里派长春市警察局的特务在医疗器械室放了暗哨,昼夜监守。他妄想以此为诱饵,缉拿长春地下党员。

  打入敌人内部的刘亚光不动声色,利用巡诊的机会偷偷寻找,发现了两个大型标本罐各装有一颗人头,用福尔马林浸泡。每个罐上都贴有纸条,其中一个写着“杨靖宇”,另一个写着“三江好”。“三江好”就是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刘亚光随即将这一重大发现迅速上报。

  

  为了确保杨靖宇的遗首安全回归,地下党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负责看守医疗器械室的是长春市警察局的警察曹如超。曹如超是长春人,由于长春长期被围,曹如超家已经揭不开锅了,刘亚光经常给他送粮食,让曹如超十分感激。

  与此同时,另一名地下党经恩浦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旋,成功与骑兵2旅的警卫连连长张志臣拜了干兄弟,获取了张的信任。在张的引荐下,经恩浦结识了管库房钥匙的赵副官。

  一次酒后,经恩浦将大醉如泥的赵副官钥匙模型印下,配了一把钥匙。经恩浦还以共同倒卖医疗器械赚钱为名,骗取张志臣同意,让警卫连为经恩浦往外搬运物资大开绿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次,曹如超哭哭啼啼地找到刘亚光说,他家断粮已经两天了,父母眼看着就快饿死了。刘亚光一看机会来了,与地下党商议后,决定当夜调开曹如超,趁机转移杨靖宇的遗首。晚上,刘亚光弄来七斤高粱米送给了曹如超,曹如超感激不尽,背起米就往家里跑。

  骗走曹如超后,刘亚光、李野光、李广德等人身着国军军服,开车来到医学院,用配好的钥匙进入器械室,以到医学院拉医疗器械为名,趁机把装着杨靖宇和陈翰章两位烈士头颅的玻璃罐装入车中,并用一些旧纱布盖在上面。随后,两位烈士的头颅被运走藏了起来。

  第二天凌晨,曹如超从家中返回医院,见门锁没有异常,也就没过问。直到第三天上午,他才发现装着杨靖宇和陈翰章两位烈士头颅的玻璃罐不见了,急忙报告给项乃光。项乃光听后暴跳如雷,马上命令大批特务和警察将骑兵二旅旅部包围,结果什么也没有查到。项乃光又在全城进行大搜查,仍是一无所获。直到长春解放,敌人也没有弄清杨靖宇和陈翰章的头颅是怎样丢失的。

  

  长春解放后,杨靖宇和陈翰章两位烈士的头颅被送到松花江军区前线指挥部驻长春办事处,后又由军官张羽率5名战士,乘专列秘密护送到哈尔滨,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松江军区围困长春的前指司令员陈光,请来随苏联红军回国的原抗联领袖之一冯仲云将军等辨认。这些昔日同在东北抗日的老战友辨认后声泪俱下地说,是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全场人员顿时泪如雨下。

  1958年2月23日,在杨靖宇殉国十八周年之际,杨靖宇的遗首和遗身被合葬于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郭沫若曾为杨靖宇题词: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