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8耕富战贵言谈轨法

韩非》卷49五蠹诗解8耕富战贵言谈轨法

题文诗:

人主于言,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用于行,

美其声而,不责其功.天下众,其谈言者,

务为辨而,不周于用,故举先王,言仁义者,

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

不合于功,智士,退处岩穴,归禄不受,

兵弱政乱,此其故何?民之所誉,上之所礼,

乱国之术.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法,

家有国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皆言兵,

藏孙吴书,家有兵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

主用,不听其言;赏其功,伐禁无用.

民尽死力,以从其上.耕之力劳,民为之曰:

可得以富.战事也危,民为之曰:可得以贵.

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有富之实,

无战之危,有贵之尊,人孰不为?百人事智,

一人用力.事智者众,法败;用力者寡,

国贫世乱.故明主国,无书简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捍,斩首为勇.

是境内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

归之于功,勇者尽军.无事国富,有事兵强.
【原文】


 
  今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故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故智士退处岩穴,归禄不受,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此其故何也?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国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

故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赏其功,伐禁无用。故民尽死力以从其上。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 舋(衅),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译文】

现在君主对于臣下的言论。喜欢悦耳动听而不管是否恰当;对于臣下的行事,仅欣赏他的名声而不责求做出成效。因此天下很多人说起话来总是花言巧语,却根本不切合实用,结果弄得称颂先王、高谈仁义的人充满朝廷,而政局仍不免于混乱;立身处世的人竞相标榜清高,不去为国家建功立业。结果有才智的人隐居山林,推辞俸禄而不接受,而兵力仍不免于削弱。兵力不免于削弱。政局不免于混乱,这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因为民众所称赞的,君主所优待的,都是些使国家混乱的做法。现在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治国,每家每户都藏有商鞅和管仲的法典,国家却越来越穷,原因就在于空谈耕作的人太多,而真正拿起农具种地的人太少。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打仗,每家每户都藏有孙子和吴起的兵书,国家的兵力却越来越弱;原因就在于空谈打仗的人太多.而真正穿起铠甲上阵的人太少。

所以明君只使用民众的力量,不听信高谈阔论;奖赏人们的功劳,坚决禁止那些无用的言行。这样民众就会拼命为君主出力。耕种是需要花费气力吃苦耐劳的事情。而民众印愿意去干,因为他们认为可以由此得到富足。打仗是十外危险的事情。而民众却愿意去于。因为他们认为可以出此获得显贵。如今只要擅长文章学术,能说会道。无需有耕种的劳苦就可以获得富足的实惠。无需冒打仗的危险便可以得到尊贵的官爵,那么人们谁不乐意这样干呢?结果就出现了一百个人从事于智力活动,却只有一个人致力于耕战事业的状况。从事于智力活动的人多了,法治就要遭到破坏;致力于耕战事业的人少了,国家就会变得贫穷。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

因此,在明君的国家里,不用有关学术的文献典籍。而以法令为教本;禁绝先王的言论,而以官吏为老师;没有游侠刺客的凶悍,而只以杀敌立功为勇敢。这样,国内民众的一切言论都必须遵循法令,—切行动都必须归于为国立功,一切勇力都必须用到从军打仗上。正因如此。太平时期国家就富足,战争时期兵力就强盛,这便奠定了称王天下的资本。既拥有称五天下的资本,义善于利用敌国的弱点;建立超过五帝、赶上三王的功业,一定得采用这种办法。

(0)

相关推荐

  • 五蠹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是韩非的代表性作品,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韩非的社会历史观和法治主张.指出了清除儒侠等五蠹之民的必要性,结构宏伟,气派宏大,是历来公认的代表作.蠹(dù),即蛀虫,这是比喻危害国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0明法赏必耕战除蠹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0明法赏必耕战除蠹 题文诗: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多资易功.治强易谋, 弱难为计.周灭于纵,卫亡于衡.使周卫缓, 纵衡之计,严境内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 尽其地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9纵横非实法术强内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9纵横非实法术强内 题文诗: 今则不然,士民儒侠,纵恣于内,其言谈者, 为势于外,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 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纵衡之党, 则有仇衷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7一法非智不慕信士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7一法非智不慕信士 题文诗: 世所谓贤,贞信之行;所谓智者,微妙之言, 上智难知.为众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难知, 民无从识.糟糠不饱,不务粱肉,短褐不完, 不待文绣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6儒侠乱法农卒富国

    题文诗: 儒文乱法,侠武犯禁,主兼礼之,此所以乱. 罹法者罪,而诸先王,以文学取;犯禁者诛, 而群侠者,以私剑养.法之所非,君之所取; 吏之所诛,上之所养.法取上下,四相反也, 而无所定,虽十黄帝,不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5峭法严刑私立公灭

    题文诗: 有不才子,父怒弗改,谯之弗动,教之弗变. 以父母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 而终不动,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以官兵, 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节易行. 父母爱不,足以教子,必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4仁未必治民易服势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4仁未必治民易服势 题文诗: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以宽缓政,治急世民, 犹无辔策,而御马此,不知之患.今儒墨家, 皆称先王,兼爱天下,视民如母,何明其然? 儒墨皆曰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3仁古不今事异备变

    题文诗: 古者文王,处丰镐间,地方百里,乃行仁义, 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者,处汉东地, 方五百里,其行仁义,割地而朝,三十六国. 荆文王也,恐其害己,举兵伐徐,遂而灭之.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偃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2称俗而行事因于世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2称俗而行事因于世 题文诗: 尧王天下,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 藜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监门服养, 不亏于此.禹王天下,身执耒歃,以为民先, 其股无胈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不期修古论事为备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不期修古论事为备 题文诗: 上古之世,人少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 使王天下,号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 恶臭伤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