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源流——蒙古利亚人种3
二、百越
“百越”是先秦时代中原华夏部落对长江以南地区诸多部落的泛称。因这些部落纷杂且中原部落对他们不甚了解,故谓“百越”。文献上也有“诸越”等称呼,后来大部分的百越部落在汉朝时代与中原华夏部落共同互相融合为汉民族。
先秦古籍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农业定居部落,常统称为“越”。实际上这些“越”并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南方众多部落的统称,各有种姓,互不所属,或称“吴越”(苏南-浙北)、或称“东瓯”(浙南-闽北)、或称“闽越”(闽北-闽东)、或称“扬越”(江西-湖南)、或称“南越”(广东-广西东部)、或称“西瓯”(广西西部)、或称“雒越”(越南北部-广西南部)......故而又称“百越”。百越地区位于九州中的扬州地域。
西元前306年,楚怀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越国江东之地。自此,越国人民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到汉朝初年形成了东瓯及闽越两个王国。
1、解读“百越”
先秦时期,古代中原华夏部落泛称敌对的南方部落为“蛮”、北方部落为“狄”、西方部落为“戎”、东方部落为“夷”,但蛮夷戎狄只是河洛王朝(夏、商、周三代)对东南西北各方敌对部落的称呼,不是对异民族的称呼,所谓“非我族类”也不是对异民族的称呼 ,事实上,在西元前,汉族也尚未形成。
根据目前考古学的证据,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某一部“越”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是当时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后来在黄河流域的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和长江中游流域的彭头山遗址等地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文化。
关于“越”的最早记载是“于越”,“于越”与中原的主要关系是贸易,用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换北方的丝帛和手工产品,“于越”部落的越国传说建立于西元前2032年,至西元前222年被秦所征服。
先秦时期,岭南越人先后建立的文郎国、瓯貉国等二个王国,至战国末秦末之际相继灭亡。
随后到了秦末汉初,百越部落又各自建立了三个王国,“东瓯国”在现今浙江省南部;“闽越国”在今福建省;“南越国”在今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广西省及越南北部。
岭南的越人三部落分别是“南越”部落,在今广东省、香港、澳门及广西省东部;“西瓯”部落在今广西省中西部;“骆越”部落即雒越部落,在今广西省西南部、海南省及越南北部。“南越”、“西瓯”、“雒越”相继被秦征服,秦亡后岭南越地割据自立为南越国,汉初臣服汉朝,在吕后时期一度与汉朝抗衡,汉文帝时再臣服汉朝;“东瓯”、“闽越”降秦,秦亡后分别自立为东瓯国、闽越国,臣服于汉朝,后东瓯国被闽越国所并;雒越部落及西瓯部落于西元前206年被南越国所灭。
南越国及闽越国最终分别于西元前112年、西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攻灭,其地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就不见于史载。
汉代史籍泛称南方岭南的农业定居部落为“越”(南越国),而戈壁沙漠以北的游牧部落为“胡”(匈奴国),因为曾经对汉朝构成威胁的,除了匈奴国外,就只有南越国,故而北“胡”与南“越”并称。
2、百越部落所建的诸国
(1)文郎国
雒越(骆越)部落所建立的首个王国,传说神农氏后裔雄王于西元前2879年在今日的越南北部至广西南部一带建立文郎国,历任国主皆号“雄王”。
西元前257年,文郎国为蜀王子蜀泮所灭。
(2)越国
传说夏代姒少康的庶子姒无余,于西元前2032年在钱塘江以南一帯建立“越国”,“以奉守禹之祀”,辖有今浙江全省及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地区,传至春秋中叶的越王姒夫谭已历近1500多年。
西元前473年,越王姒夫谭之孙、姒允常之子越王姒勾践撃灭吴国,后北上与当时中原诸国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王”。
约西元前306年,楚怀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越国江东之地,越国自此衰弱,越国人民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部落,但至战国末年,越国仍然能与楚国抗衡。
西元前222年,盘踞在宁绍平原、会稽山一带的越国继楚国之后为秦所灭。
(3)瓯貉国
即瓯雒国,西元前257年,蜀泮攻灭文郎国,于文郎国故地建立瓯貉国,瓯貉之“瓯”即指代西瓯部落,而瓯貉之“貉”即雒,指代雒越部落。
西元前214年,秦朝南伐扬越时,瓯雒国的西瓯诸部落曾经推举译吁宋为领导以抗秦,终为秦人所灭,西瓯之地成为象郡、桂林郡的一部份,而瓯貉国则成为秦朝的象郡 。
西元前210年,南海尉任嚣发兵攻象郡瓯貉国,战后以今越南天德江为界,江北归任嚣方,江南归蜀泮方。
西元前206年,继任嚣之后控制南海郡的赵佗击灭瓯貉国,其后也加强对西边瓯貉国故地的控制。
(4)南越国
秦朝南海郡郡尉赵佗乘秦末大乱之际,控制南海郡并隔断与岭北的交通,随后于西元前206年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包括瓯雒国在内)。
西元前204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
西元前202年初,汉高祖不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赵佗所有,反而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给长沙王吴芮。
西元前196年夏季,汉高祖正式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赵佗所有,遣陆贾封赵佗为南越王,在陆贾的说服下,南越武王赵佗向汉朝称臣。
西元前181年,因吕后打算停止与南越国贸易关系,南越国不满,于是发兵攻打汉朝长沙国数县而去,吕后闻讯遣周灶将兵攻南越国。
西元前180年,吕后崩,汉朝命周灶罢兵归。南越国因抗击汉朝成功而声威大振,乘机对东边的闽越国用经济手段施加影响,而对西边的西瓯、雒越等部落(瓯雒国故地)加强控制。南越武王赵佗因此而自称“南越武帝”。
西元前179年,在汉文帝的努力下,南越国对外去帝号并再称臣于汉朝。但对内仍称帝如旧。其后南越国一直与朝保持和平关系。
西元前113年,南越明王赵婴齐崩,其子赵兴继位,樛氏为太后。汉武帝派遣安国少季劝说南越王赵兴及南越太后入朝长安,并使路博德兵驻桂阳;太后樛氏因图内属汉朝而与南越国相吕嘉有隙,吕嘉不愿南越国归附汉朝,汉武帝闻讯遣韩千秋与南越太后樛氏之弟樛乐率2000人往南越。
西元前112年夏季,南越王赵兴元年,太后与吕嘉的不和很快演变成公开冲突,当韩千秋等人一入南越国,吕嘉即攻杀南越王赵兴、南越太后樛氏及汉朝使者安国少季等人,吕嘉在向南越全国各地及苍梧秦王赵光说明后,另立南越明王赵婴齐之子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同时,吕嘉派兵消灭韩千秋等2000人并调动军队防守国境要害处。同年,汉武帝在得知韩千秋兵败及吕嘉弑王叛汉的消息后,决定遣兵十万南伐南越王国。
西元前112年秋季,南越王赵建德元年,汉武帝所遣的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南越王国,一路由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从桂阳溯耒水而上,跨越骑田岭入连江;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溯赣江而上,跨越大庾岭入浈江;一路由戈船将军郑严及下厉将军田甲率领,由零陵出发后,沿漓江而下至苍梧;一路由驰义侯何遗发巴蜀兵及夜郎国兵,沿北盘江而下。计划最终四路大军在南越国首都番禺会师。
西元前112年冬季,路博德一军与杨仆一军先行会合,两军一同围攻番禺,后番禺降于伏波将军路博德,术阳侯及吕嘉出海西逃时被路博德捕获,南越国灭亡,时为汉武帝元鼎六年,整个南越王朝历五王,凡九十三年。
(5)闽越国
其国王族是越王勾践之后裔,楚败越后,徙至今福建省,于秦朝时为闽中郡“君长 。
西元前202年,汉朝封驺无诸为闽越王,都于东冶县(今福州),故其国号为闽越国。
西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企图诱使闽越国从己反叛汉朝,然而失败。吴王刘濞叛乱失败后,其两子逃奔闽越国。
西元前138年,闽越国发兵围攻东瓯国国都,但因汉朝出兵援东瓯国,于是闽越兵解围而去。后因东瓯举国徙往汉朝江淮地区,闽越国得以占有东瓯国故地。
西元前135年,闽越王驺郢发兵侵南越国,南越文王赵胡向汉武帝求援,汉武帝于是发兵救南越国,命王恢从西边、韩安国从北边攻打闽越国,迫于汉朝的军事压力之下,闽越国以王弟驺馀善为首的权贵杀闽越王驺郢以求和,汉朝因而立驺无诸之孙驺丑为闽越王,因驺丑的封邑名繇,故号为“越繇王”,东南地区一场战祸就此避免;但驺馀善因杀闽越王驺郢而大权在握,于是自立为王不从越繇王,汉朝只好顺水推舟立驺馀善为“东越王”,与越繇王驺丑并立,因此闽越一国同时出现了两位国王。
西元前112年,因南越国叛汉朝之故,东越王驺馀善上书汉武帝自效去攻打南越国。同年,闽越国发兵8000攻侵南越国,然而驺馀善进兵至南越国的揭阳即停止前进,与南越国通和。同年冬季,汉朝攻灭南越国后,在闽越国西边部署军队。
西元前111年秋季,东越王驺馀善反叛汉朝,发兵侵汉朝并自立为“东越武帝”。
西元前111年冬季,闽越国权贵们杀东越王驺馀善降于汉朝,闽越之地从此成为汉朝版图的一部份。
(6)东瓯国
其国王族是越王勾践之后裔,楚败越后,徙至今浙江省南部,于秦朝时为闽中郡“君长”。
西元前192年6月,汉朝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于东瓯(今温州),故其国号为东瓯国。
西元前154年,东瓯国跟从吴王刘濞叛汉朝,刘濞失败后逃往丹徒,被在当地的东瓯兵所诱杀,刘濞的首级被献于汉朝,东瓯国得以与汉朝和好 。
西元前138年,闽越国发兵围攻东瓯国国都,东瓯王驺望向汉朝求援,汉武帝发会稽郡兵从海路援东瓯国,兵未至东瓯,闽越国闻汉朝来援后撤兵归国。同年,应东瓯王驺望之请求,汉朝将东瓯国民众共四万馀人徙往江淮地区,驺望被汉朝封为广武侯。
东瓯国故地逐为闽越国所吞并,东瓯国降而亡 。
3、文献记载
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中原诸国对南方诸部落的泛称。周代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部落的泛称。韦昭认为百越之“百”是因越人有“百邑”而得名。
《吴越春秋》东汉·赵晔
《南越志》刘宋·沈怀远
《百越先贤志》明·欧大任
《岭南摭怪》后黎朝·武琼
4、“百越”后裔
国际学术界认为“百越”与现代的汉族、黎族、京族、高山族、水族、壮族、侗族等诸民族有诸多亲属关系,其中,分布在中国属于汉语族的约1亿1500万人口闽民系、约7700万人口的吴越民系、约6000万人口的广府人及约300万人口平话人与古代百越部落有着深厚的历史亲缘关系;分布在中国和越南,属于孟高棉语族约8000万人口的京族也与古代百越部落有着深厚的历史亲缘关系;分布在台湾岛属于台湾南岛语言约50万人口的高山族与古代百越部落有着深厚的历史亲缘关系。
当代百越后裔总计有约4亿1550万人,其中2亿5500万人是汉族,占了百越后裔总人口的61.3%。
5、百越地区在中国地域的归属
先秦时期,当时学者将越国置于赤县神州中的扬州 ,到了汉朝,整个百越地区,即于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雒越在分野中都归属于九州中的扬州。
东汉未年一度将岭南的越地改置荆州,到了晋朝重新将岭南的越地属于九州中的扬州,此后百越地区永置于扬州州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