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蜜的产生知识指南!防止盗蜂技术指南!一次解决盗蜂烦恼!

加入我们一起学养蜂

养蜂技术是一门值得不断学习的技艺,点上面箭头上的“追花精灵”免费关注我们,每天一起无保留的学养蜂,交流养蜂!巢蜜的生产,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后,经充分酿造成熟并封上蜡盖的巢脾蜂蜜,由蜂巢(含蜡盖)和蜜液两部分组成,也称“巢牌蜂蜜”、“封盖蜜”。巢蜜作为成熟蜂蜜的一种,是高档次的天然蜂蜜产品,自然成熟原生态,可以形象、直观地向消费者展现产品的物理状态,更容易获得顾客的信任。

目前,我国的四川、山东、新疆、北京等地的巢蜜生产已成规模,并建立了良好的市场销售渠道。

(1)巢蜜生产的基本条件巢蜜的生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蜜源情况。生产巢蜜相对于生产分离蜜需要更长的时间,般7天以上蜜牌才能封盖,这就要求生产巢蜜的蜜源花期一定要长,流蜜量不能太少。巢蜜要求色泽浅淡,外形美观,口感好,不易结晶,北方的刺槐、荆条、苜蓿等流蜜时间较长、流蜜量较大,是进行生产巢蜜的理想蜜源。同时,生产巢蜜时应避开外界胶源丰富的场地,否则巢蜜表面黏附蜂胶后会影响外观。

②天气影响。蜜蜂只有在将蜂蜜酿造成熟后才会进行封盖,造成生产巢蜜对外界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长期阴雨天气,蜜蜂采蜜会受影响,空气湿度大,蜂蜜也不容易酿造成熟进行封盖。天气晴朗,气候相对干燥一些,蜜蜂酿造花蜜的时间就会缩短,生产巢蜜的速度也会相应加快。

③蜂群状况。生产巢蜜需使用健康强盛的蜂群,要求蜂群采集积极、泌蜡造脾能力强。根据生物学特点和经济性状选择生产巢蜜的合适蜂种,进行巢蜜生产的蜂群应能维持强群,生产中所用的蜜王比浆王更适合生产巢蜜,蜜蜂采蜜快,酿造快,生产快。生产巢蜜较为理想的蜂种有中蜂、卡尼鄂拉蜂和意大利蜂,中蜂和卡尼鄂拉蜂的蜜牌封盖均为干型,即蜡盖与巢房内的蜂蜜有一定的距离,巢蜜封盖颜色鲜亮、色泽美观。

④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对巢蜜生产至关重要,生产巢蜜的主要设备包括巢蜜继箱、巢蜜盒以及巢蜜盒框架等。巢蜜盒需要组装方便、拆卸简单,蜜蜂易于接受。

⑤养蜂技术。巢蜜生产人员应熟悉相应的技术操作,掌握巢蜜生产的蜂群管理措施,确保巢蜜生产高产高质量进行。

中蜂嗅觉灵敏,搜索能力强。当蜜粉源缺乏时,比西方蜜蜂更容易发生盗蜂。盗蜂一般发生在相邻蜂群之间。有时两个相邻的蜂场,由于饲养的蜂种不同,或群势相差悬殊,也会发生一个蜂场的工蜂飞去盗另一蜂场的蜂群贮蜜。

一旦发生盗蜂,轻则被盗群的贮蜜被盗空,重则大批工蜂斗杀死亡,蜂王遭围杀,而引起全群毁灭。如果全场起盗,损失更加严重,蜜蜂也会传播疾病,引起疾病蔓延,因此,防止盗蜂是蜂群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1)盗蜂的识别盗蜂多为老蜂,体表绒毛较少,油亮而呈黑色,飞翔时躲躲闪闪,不敢面对守卫蜂,当被守卫蜂抓住时,试图挣脱,作盗群出工早,收工晚,蜂进巢前腹部较小,出巢时吃足了重,腹部膨大,①发生盗蜂。老蜂在其他群蜂箱外打转,寻找入侵的孔隙,蜂箱前有蜜蜂咬杀现象。②作盗蜂已攻入被盗群。缺蜜时节,蜂箱巢门工蜂进出繁忙,且进去的蜜蜂腹部小而灵活,出来的蜜蜂腹部膨大。③作盗蜂、作盗群和被盗群识别。作盗蜂:在其他群蜂箱外打转,寻找入侵孔隙的工蜂。作盗群:用面粉洒在蜂体上,带粉回归的蜂群,被盗群:缺蜜时节,蜂箱巢门工蜂进出繁忙,且进去的蜜蜂腹部小而灵活,出来的蜜蜂腹部膨大的蜂群。

(2)盗蜂的预防①选择蜜源丰富的场地,坚持常年养强群,是预防盗蜂的关键。②平常检查蜂群时,动作要快,时间要短。③在繁殖期、蜜源尾期和蜜源缺乏时期,合并弱群和无王群,紧缩蜂巢保持蜜蜂密集,留足饲料,缩小巢门,填补蜂箱缝隙。④饲喂蜂群时,勿使糖汁滴落箱外。⑤断蜜期,应尽量不在白天开箱检查,不给蜂群饲喂气味浓的蜂蜜,不用芳香药物治螨。⑥蜂巢、蜂蜡和蜂蜜切勿放在室外,不要把蜂蜜抖散在蜂场内。中蜂和西蜂不应同场饲养,西蜂场应离中蜂群较远。当与意蜂同场地采蜜时,应提前离场。

(3)盗蜂的制止一且出现盗蜂,应立即缩小被盗群的果门,以加强被盗群的防御能力和造成作盗群蜜蜂进出巢的拥挤。用乱草虚掩被盗群巢门,或者在巢门附近涂石碳酸、卫生球、煤油等驱避惑盗蝉,使盗蜂找不到巢门。如还不能制止,就必须找到在盗群,关闭其巢门,捉走蜂王,造成其不安而失去盗性。或将被盗蜂群迁至5千米之外,在原处放一空箱,让盗蜂无蜜可盗,空腹而归,失去盗性。如果已经全场起盗,将全场蜂群全部迁到直线距离5千米以外的地方,这是止盗最有效的方法。将蜂群迁至有蜜源的地方,盗蜂会自然消失。

上一期精彩内容学习养蜂知识,不错过每一篇养蜂技术知识文章,掌握一技之长。盘点治理巢虫的方法,除了使用“宽康”,五种方法长期预防巢虫定点饲养中蜂管理技巧,做好这4点,蜜蜂多到无处安放!新蜂王交尾成功之后,雄蜂如何消灭?不影响蜂群的除雄蜂方法箱外观察蜂群就能“知晓蜂情”的方法,养蜂的经验和技巧!蜂群的“土养”和“活框饲养”结合饲养技术,蜜蜂多到无处安放养强群,繁好蜂,养蜂过程中“学三招”,不管什么样的蜂群皆可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