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

历史故事新编-5


城濮之战

/墨吟 夏天

齐国的霸主地位衰落之后,楚国乘机跨过长江,挺进中原,灭掉了许多小国。自取得泓水之战胜利后,宋国不得不与楚国联盟,听从楚国调遣。其余如郑、许、陈、蔡、卫、曹等中原列国也都拜倒在楚国声威之下,成为仆从国。楚成王踌躅满志,自以为称霸在望。

与此同时,晋国在晋文公的治理下,逐渐在北方崛起。晋文公实施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国力日益强盛。宋国又转而与晋国结盟,这使楚成王相当恼火,于是与陈、蔡、郑、许组成五国联军,以令尹子玉为主将,发兵攻打宋国,以遏制晋国向南拓展。

宋国赶紧派使臣去晋国求援。当年宋襄公曾善待晋文公,并与晋国结盟,晋文公不想失去宋这个盟友,但以实力而论,楚强晋弱,该如何救宋呢?

晋文公征求群臣意见:“宋人来求救,我们不救的话,宋恐怕就要被灭了,这样楚又向中原逼近一步,对我们会构成威胁,我们该怎样应对?”

中军将先轸(zhen)说:“臣有一计,如今秦国和齐国的君主爱财如命,我们让宋国出重金去求秦国和齐国,请他们劝阻楚国息兵。我们则发兵拿下曹、卫,把曹、卫的土地分给宋。曹国是楚国的盟友,卫国是楚国的儿女亲家,楚国必定分兵来救,既可诱敌深入,又可解宋国之危。况且被激怒的楚成王根本不会接受秦、齐劝阻,而秦、齐收了宋的礼金,却劝阻无效,会觉得大失面子,我们正好与他们联盟,一场大战也就不可避免了。”

这是一箭双雕之计,既离间了秦、齐与楚的关系,又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了薄弱环节。

晋文公听了大悦,立即下令发兵,轻而易举就攻占了曹,卫,把曹、卫的土地分给宋,还活捉了曹国君主曹共公。

晋军与楚军成对阵之势,城濮之战的序幕就这样揭开了。

其时,晋、秦、齐已结成三国联盟,秦、齐部队驻扎城濮,随时待命。而楚国部队则背靠溪谷宿营,地形极为不利。

楚成王看到了这一点,决定罢兵息战,他自己先退回申邑,命令伐齐的大夫申叔和伐宋的令尹子玉撤兵。楚王说:“不要跟晋国部队发生冲突。晋文公在外面漂泊十九年,最终做了国君。他饱受艰难困苦,对各地民情也很了解,这都是天意啊!他是受老天庇护的人,我们怎么能去招惹他呢?兵书上说:'允当则归,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敌。’这正是在说晋国呀。”

然而子玉不但不撤军,还请求增兵,他给楚王发信函说:“我虽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我一定要堵住那些人说我不会带兵打仗的闲言碎语。”楚王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他虽然对子玉刚愎自用、不服从命令很恼怒,但却又心存侥幸,子玉毕竟是骁勇的战将,万一能战胜晋军、灭掉宋国岂不更好?所以勉强派了六百多人增援子玉。

子玉见楚王只派了这么一些人,能起多大作用?此人虽很傲慢,却不是没有头脑的人,他想好一个万全之策,派大夫宛春为使者,来到晋军军营,传达他开出的条件:请晋国归还曹、卫的土地,恢复他们的封侯,那我就会从宋国撤军。

于是在决战前夕,又展开了一场外交上的较量。

对于子玉提出的条件,众大臣都愤愤不平:一个楚国的臣子,竟敢向晋国国君说三道四,太狂妄了!

晋文公也很生气,说:“这个子玉好生无礼,居然这样给我下命令,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一下!”

只有先轸进谏说:“请主公先答应他。什么是礼?能让天下安定就是大礼。不答应楚的要求,就是弃宋于不顾,我们出兵的目的是救宋,结果却是放弃宋,以后何以号令诸侯?子玉一句话对三个国家都有恩惠,而我们一句话予以拒绝,必将招来三国的怨恨。在一片抱怨声中,这仗如何能打得赢?依我看,不如私下恢复曹、卫的封侯,扣留宛春来激怒子玉,诱其深入再说。”

晋文公觉得先轸言之有理,连说:“妙计妙计!”于是扣留宛春,派密使入曹、卫,私下里许诺恢复封侯,归还土地,并说皆因楚王伐宋,才迫使晋国不得不出兵,致使曹、卫生灵涂炭。曹、卫得到晋国许诺感激不尽,遂与楚国绝交。

子玉得讯,不由大怒,率军进逼晋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军,晋文公不与其正面交锋,命令将士后撤九十里,到城濮与秦、齐部队会合。

晋国的将帅都不理解,他们说:“主公是君主,现在却避让子玉这个臣子,是很大的耻辱,再说他们长途奔袭,早已疲惫不堪,我们为啥要撤退呀?”

晋文公说:“非避让子玉,乃避让楚王也。当年我流亡在楚,楚王待我不薄,我当时对楚王许下诺言,说万一今后与楚军相遇,我会退避三舍,后撤九十里。如果此时我违背诺言,那么我在道义上就不占理,又何以取胜哉?现今,我已经退避三舍,如果子玉还步步进逼,那是以下犯上,理亏的是他,我们再打也不迟。”

楚军见晋军已经退避,都不主张进攻,但子玉却不听劝阻。

公元前632年四月初三这一天,晋文公似乎忧心忡忡,举棋不定。大臣子犯说:“打吧,赢了就能成霸业,即使败了,我们前有黄河、后有太行山作为天堑,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现在人们都在唱:要想草木茂盛,就要除旧迎新。”

晋文公还在犹豫:“那楚国的恩惠就忘了吗?”

部将栾贞子说:“大王看看现在还有姬姓的诸侯吗?差不多都被楚国灭了呀。还是忘记小恩惠,成就大事业要紧。”

晋文公依然有所顾虑,他摇着头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与成王打架,结果被他压在地上,他还要吸我的脑髓。我很恐惧,不知这梦是凶是吉?”

子犯忙说:“这可是大吉!主公仰面朝天,得到的是天下;成王伏在地下,这不是向我们俯首称臣吗?”

其实晋文公之“退避三舍”,既是履行承诺,更是“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

四月初五,子玉果然被晋文公牵着鼻子走,派鬭(dou)勃前来叫阵:“让我们来较量一番吧,文公你不用亲自上阵,就在战车上安心观战吧!”

晋文公派栾枝给楚军回话:“我们主公丝毫不敢忘记楚国的恩惠,所以才会退让至此,他连楚国大夫都这么尊敬,更何况是对楚王呢!既然你们非要交战,我们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来帮助诸位完成楚王交付你们的神圣使命。明日一早开战!”

次日,晋国集结七百辆战车,铠甲鲜明,队列整齐,分为上中下三军: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辅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辅佐;栾贞子统率下军,胥臣辅佐。晋文公登高视察,非常满意,说:“将士个个斗志昂扬,一定能胜利。”

子玉也将楚国部队分为三军:他自己亲自统率若敖之六卒中军;子西统率左军,郑国、许国部队编入;鬭勃统率右军,陈国、蔡国部队编入。

子玉信心满满地说:“今日定要消灭晋军!”

晋军在莘北排开阵势,胥臣率下军士兵用虎皮蒙在马上,向楚右军发起猛攻。以陈、蔡为主的楚国雇佣军看到一大群呲牙咧嘴的猛虎奔将过来,吓得魂飞魄散,不战自溃。

子玉见右军溃败,怒火中烧,干脆不再顾及右军,加强攻击晋中军和上军。晋上军狐毛设将、佐两面大旗,引导部队后撤,下军栾贞子亦命所部车辆拖曳树枝奔驰,尘土飞扬,配合上军伪装后撤。子玉以为晋整个上军败退,命令子西率左军追击。

此时,晋主帅先轸、副帅郤溱率中军在城濮近郊谷中拦腰截击楚左军,狐毛、狐偃则率上军回师夹击,楚左军一败涂地。

子玉见左右军皆溃败,遂下令中军停止进攻,率残兵败将回楚国。快到楚国时,收到楚王的下罪诏书:“你还有何颜面见家乡父老?”子玉羞愤自杀。

晋国大获全胜,在谷中缴获大量楚军丢下的装备和粮草。晋军休整三日,胜利班师。

晋文公听到子玉自杀的消息,欣喜万分,仰天欢呼道:“从此再也没人阻挡我成就霸业了!”

夏天墨吟论古今

夏天:城濮之战,晋国君臣团结,在军事、外交上周密部署,未动驻扎在城濮的秦军、齐军一兵一卒,在城濮郊外以自己的五万兵力战胜十万之众的楚军,成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墨吟:毛泽东对这个战例极为赞赏,他指出:弱小之军打胜仗,“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