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3

241、青玉云纹螭耳匜

明中期

高13.3厘米 宽 10.3 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口沿刻方折式云纹,身刻勾云纹,镂雕一螭为耳,螭头伸出口沿。椭圆圈足。

242、 黄玉觚

明中期

高13.1 厘米 宽6.6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体呈海棠花形。中腰处浮雕一蟠螭。

243、青玉狗

长 7.3厘米 宽2.4厘米 高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呈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斑浸,圆雕一伏卧状狗,两只前爪前伸,回首后视,两耳下垂,颈部系一铃铛,后爪弓卧,卷尾。采用写实的艺术手法,形态准确,自然逼真。

244、 青玉卧马

明中期

高4.5 厘米 长8.3 厘米 宽3.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马为回首卧伏状,头较短,阴刻线勾出菱形眼,小耳,额头两绺长发,分向两侧,颈后长鬣下垂。胸部与臀部较圆,背部凸起脊线,右前足踏地,余三足卧于腹下,长尾,弯于身体右侧。此玉马造型准确,雕琢细致,唯眼部刻画简炼。用于书镇或陈设。

245、青玉驼

明中期

长9厘米 宽.3.3厘米 高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有瑕,驼为卧式,仰首,双目平视,下巴一绺胡须搭于胸前。双耳贴于头两侧,垂至颈部。两驼峰耸起,身两侧肋骨清晰可见,腿部肌腱凸起。四足屈于身下,小短尾。驼之头、胸、峰、尾、足等部饰有细密的短阴刻细线,雕刻有力,做工细腻。

明代玉兽是在汉代兽形玉镇、玉水丞的传统上发展起来的,有仿古与写实两种风格,这件玉驼形态真实生动。

246、青玉紫浸狗

明中期

长 14厘米 宽5厘米 高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表面带有黑色及紫色沁色,随玉材之形,雕一卧兽,兽头低俯,圆眼,阔嘴,耳下垂,头部雕琢细致,体肥肿,四肢伏于地,长尾贴于右腿内侧。作品造型为写实风格,头部刻画细致而形体简练,为明代玉兽的风格,可用作镇纸。

247、青玉角端香薰

高 17.8 厘米 口5.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呈青白色,局部有深褐色斑浸及绺纹。独角,昂首颈系领,张口露齿的和端首内薰盖,四足正立,前两足有羽翅,身龙鳞。内空,可贮香料,可透过兽嘴散发器外。

248、 白玉蟹

明中期

高 2 厘米 长 7.3 厘米 宽5.2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洁白无瑕,蟹呈静止状。身两侧各出四腿,腿部相连,并琢阴刻线,两蟹钳相交于蟹头前部。背壳两侧及嘴部各雕四个凸齿,两眼上挑。腹部团脐,脐上琢阴线波状纹。

明代玉蟹较多,一般都较扁,有的用作书镇,有的在腹部做脐,可套绳绦,用作带扣。

249、 青玉龙首龟

明中期

长 5.7 厘米 宽3.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有大面积的黑色沁。立体圆雕,龟为龙首,向后作回顾状,下颌与胡须抵龟背,鼻上翘,双角盘于头顶。背饰六角形龟背纹,中间一凸脊。右侧两足踏地,左前足前伸,左后足屈起收贴于腹壁。四肢均饰鳞纹。尾分三杈,上翘回卷,搭于龟背上。腹琢'茉'形纹。

250、青玉镂空人物带板

明晚期

桃形∶径5.1厘米(4块)径5.6厘米(2块) 长方形 长13.3厘米 宽6.3厘米(1块)长7.2 厘米 宽5.6厘米(1块)长7.8厘米 宽5.8厘米(2 块)长8.7厘米 宽5.2厘米(1块)长7.7厘米 宽7.5厘米(1 块)长6.7厘米 宽5.7厘米(2块)长 7.1厘米 宽 5.7厘米 (1块)长5.7厘米 宽 2.2厘米 (4块)

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制,全套 20块。其中桃形6块,细长条形4块,长方形8块,铊尾2块,皆镂雕锦纹地子。两块铊尾及两块小条为仙人图,16块为婴戏图,分别为戏猫、持枪、叠罗汉、吹笛、蹴球、锣鼓戏等。全套带饰纹饰风格不一,似后配套。

251、 白玉镂空龙纹带板

明晚期

边长 7厘米 宽4.5厘米

1979 年西安市征集

西安市文物局藏

白玉润泽。长方形框内双层透空雕刻龙纹,其巨目长嘴腻牙,双耳,长须向上飘动,体盘旋呈'S'形,遍体刻鳞纹,张牙舞爪,凶猛异常,上有飞鸟,下有山石,表示在山林上空飞腾起升。下层有几何纹为底,具有立体效果。这种透雕,既有装饰效果,同时作为带板也轻巧。

252、白玉镂空龙纹带板

明晚期

边长7厘米 宽5.5 厘米

1978 年西安市征集

西安市文物局藏

白玉,长方形龙纹,镂空透雕,在空中张牙舞爪。体呈'S'形,其旁飞鸟展翅飞翔。底形为透雕几何形。

253、白玉镂空龙纹带板

明晚期

边长 6.3 厘米

1983 年西安市征集

西安市文物局藏

白玉。正方形框内,雕龙纹,周围饰花卉纹,卷草为底层。

254、白玉镂空桃形龙纹带板

明晚期

径长5.8 厘米 宽5.5 厘米

1987年西安市南廓门出土

西安市文物局藏

白玉。外刻桃形边,内刻龙纹,两层纹饰,底纹为卷叶纹,嵌于铜板上。

255、 玛瑙发冠

高 3.5厘米

1979 年江西省南城县岳口乡七宝山明益宣王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冠顶雕琢七梁,两侧雕卷云状,在卷云纹中有一圆孔,以备插簪栓。

256、 白玉镂空菱花形龙纹带板

明晚期

径长6.5 厘米 宽4.8 厘米

1981年西安市征集

西安市文物局藏

白玉。外为菱花形,内龙纹,卷叶纹为底层。

257、 玉佩

通长66厘米

1979年江西省南城县岳口明益宣王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玉佩二副(一套)共22件。其中∶ 银勾2、珩2、瑀2、琚2、璜4、冲牙2、玉坠滴 8、玉珠604颗,分段贯串缀联成玉佩。玉珩上刻上纵横各5行圆泡形,其他玉片上刻有变体凤凰图纹等。系用旧玉改制。

258、青玉猪

长 10.5 厘米 高2.7 厘米

1979 年江西省南城县岳口七宝山明益宣王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玉质光润,通体素面,为长条俯卧状,圆浑肥壮,平嘴,上唇略翘,用阴刻线刻画圆眼。竖耳。

259、260、白玉镂空鸳鸯戏莲

长5.3 厘米 宽3.3 厘米 通高 4.2 厘米

1979 年江西省南城县岳口七宝山明益宣王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全器色泽莹润,雕琢精细。镂雕作鸳鸯戏莲状,鸳鸯头顶有一长翎,头侧有羽佩,张翅作凫游状。嘴衔玲珑透雕缠枝莲,缠枝分布在鸳卷两侧。两侧还有镂雕的莲花和荷叶。此玉雕上部和餐鸯全身为褐色。其他部位为白色,底部呈椭圆形,有两对对穿斜孔。以备播缀之用。

(0)

相关推荐

  •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玉璧」

    明代玉璧数量较前三代为多.多选用青.白玉,也有少量碧玉.器体大都比较小,常见凸雕蟠螭纹,也有不少谷纹和云纹.乳钉纹颗粒圆而大,略扁,往往留有管形钻套钻的痕迹.明代玉璧主要为佩戴之用.刻工比较随便.粗犷 ...

  •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玉碗」欣赏

    明代玉碗有敞口.直口两种,碗壁 较厚,外壁一般饰有龙纹.鱼纹.花卉 纹.山水人物纹等.其中花卉纹玉碗多为 明永乐.宣德时期的作品,龙纹.鱼纹玉 碗多为嘉靖以后的作品. 青玉螭龙纹玉碗 青玉龙纹杂宝玉碗 ...

  • 古玉鉴定:金代古玉鉴定要点学习(学习资料)

    (公元1115 --1234年 )金代是由女真族完颜部联合契丹,汉族建立的地方政权,辖域包括今天的东北三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以及河南.安徽.江苏一部份的广大地区. 女真族又称"女直&q ...

  • 小器物大传奇--玉炉顶

    本文来源于 网络 ▲欢迎大家进入[古玩那点事儿]视频号直播间,福利捡漏 白玉秋山图炉顶  辽金  台北故宫博物院 俏色獬豸纹炉顶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海水云龙纹玉炉  宋   故宫博物院 高7.9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5

    281. 白玉镂空福寿方形牌 明 长5.7厘米 宽4.5厘米 1982年西安市征集 西安市文物局藏 长方形镂空牌中部一'寿'字,其旁有蝙蝠飞翔,以串枝叶.梅花.竹叶衬托,外围竹节形方框.寿字为长寿吉祥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6

    300-301. 青玉环把有盖樽 明晚期 通盖高10.5厘米 口径6.8厘米 1962 年北京小西天师范大学施工时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杯体圆,由器和盖两部分组成.盖顶正中有一圆形平顶纽,上饰水涡纹,纽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4

    261.描金玉佩 明 通长49.4厘米 1958 年北京市昌平县十三陵定陵出土 北京定陵博物馆藏 顶有金钩.玉珩顶有二孔与金钩相系,下有五孔分别组系,中间一行穿九珠下系瑀,瑀四孔分别与上.下.左.右玉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2

    221.白玉观音插扦 明中期 玉观音高5.5 厘米 长 10厘米 宽 3厘米 1969 年上海市陆氏墓出土 上海市博物馆藏 头部为白玉观音,以金质莲座托之,右手在胸前执一云帚,神态肃穆,衣着飘然,胸前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0

    181.白玉双人耳礼乐杯 元 通耳高 7.5 厘米 口径10.8厘米 足径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细润,随绺纹有黄褐沁.圆形,里外雕纹饰.里壁至底琢朵云,共四周三十二个.口沿外阴刻圈纹二十个.外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1

    201.白玉镂雕蟠龙带板 明早期 铊尾长7.6厘米 宽4 厘米 大长方带板长6.4 厘米 宽4 厘米 小长方带板长4.3厘米 宽1.8 厘米 桃形带板长 4厘米 宽,3.5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9

    161.白玉镂雕双鹿牌饰 金 高3.5厘米 底宽3.9厘米 1974年黑龙江省绥化县奥里米古城周围墓葬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玉料呈白色.体扁,作三角形,镂雕而成.器两侧边各饰一树,树梢于上角交接.树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8

    141.青玉双鹅带盖小盒 辽 高9.3厘米 宽3.8厘米 辽宁省阜新县清河门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盒作双鹅蹲伏状,中间挖空,圆口,内为管状盒腔,口稍敛,两侧各有一穿绳用的小孔,细线刻羽毛状,制作精巧.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7

    121. 玉龟.水晶龟 北宋 玉龟∶ 长 2.2 厘米 水晶龟∶长 2.2 厘米 1969 年 5 月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 玉龟青白色.圆雕呈扁圆形.昂首作半缩状,眉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