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一、秦赵之战
战国中后期,秦国强势崛起,一支战力强大而且数量庞大的秦军诞生,秦军纵横南北,气贯东西,鲜有敌手。在秦军的战史中,除了赵国让秦军吃尽苦头外,其余诸国的军队不堪一击,真可谓相抗者死,不从者亡。秦国统一天下之战,前后历时一百余年,五百余万七国将士命陨沙场,秦国亦战死两百余万,其中有五成是赵国造成的。
赵国飞骑
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此战,横行天下的秦军全军覆没,上至将军,下至士卒,无一生还,秦赵两军十余万条人命,割草般地就没有了。阏与之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的名言亦从此战中出。
公元前260年,秦国跟赵国爆发了长平之战,此战是秦赵两国的国运之战,谁打胜了,谁就可以统一天下。秦国出动大军60万,赵国出动50万大军,双方你来我往,斗争两年有余,最终秦国胜出,赵国损失45万兵力,秦国战死约30余万。人们只记住了秦国坑杀赵国四十余万降卒,却忘记了史书记载的“秦卒亡者过半”。
公元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大将廉颇率赵军十万顽强抵抗,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秦赵的邯郸之战打得十分惨烈。
秦国骑兵
公元前258年,秦国第一次增兵十万伐赵,此时秦军已损失五万人了。秦昭襄王命白起出战,白起拒不受王命,被赐死。秦昭襄王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第二次增兵十万继续围攻邯郸。相战半年,秦军亡者过半,邯郸坚城不可下。秦昭襄王第三次增加后,命郑安平率五万秦军伐赵。
公元前257年,魏国、楚国各出兵十万援赵,魏、楚、赵三军在邯郸城外击溃秦军。不久魏无忌组成五国联军伐秦,秦军一溃千里,退回函谷关内,河东之地尽失。邯郸之战前后延续三年,秦国投入军队45万,战死者约30万。秦国在赵国面前碰了一个大钉子,之后秦国再无大的动作,直到秦始皇 即位,才再次展开灭国大战。
公元前233年,秦国大将桓齮率军二十万伐赵,在武遂斩杀赵军十万,赵国震恐,派李牧领兵拒敌。李牧在宜安设伏,重创秦军,桓齮战败身死,秦军伤亡大半。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灭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北路军被李牧击溃,南路秦军得知消息后,迅速撤退。李牧两战击杀秦卒二十余万,威震天下!
秦赵阏与之战,秦军阵亡10万;秦赵长平之战,秦军阵亡30万;秦赵邯郸之战,秦军阵亡30万;秦国灭赵之战,秦军阵亡20万。秦赵四次大的战役,粗略估算,秦军阵亡九十余万人;加上其他秦赵的小战争,死于赵国之手的秦军数量高达一百余万。秦国至商鞅变法以来,除了灭楚之战损失七万兵力以外,就数跟赵国的战争损失最大。
大秦锐士
为什么赵国的战力这么强劲呢?笔者认为原因有四:其一、赵国跟秦国同祖同宗,皆勇武善战之邦;其二、赵氏在晋国六卿相互倾轧中存活,其战争经验丰富;其三、赵国长期与匈奴、狄人相战,造成国民战斗素养极高;其四、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变法,不仅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变法,更在军制上进行了深彻变法,使得赵国军力大增。
秦国纵横天下,无一合之敌,秦人深感寂寞;赵国在秦国威风八面之时,忍辱负重,推行变法,积蓄国力。当秦国肆无忌惮欺凌三晋时,忽然被赵国反戈一击,秦国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赵国的横空出世震惊了东方六国,更震惊了天下第一的秦国。秦昭襄王君臣立即调查赵国的崛起过程,蓦然发现赵国的崛起跟秦国的崛起何其相似!
胡服骑射
二、五国会丧
赵肃侯是一位善战的国君,他在位期间,赵国在国力、军力皆不及齐、魏的条件下,依然四面出击,力征魏齐二国。赵肃侯力征诸侯,将魏、齐二国的强劲势头压下,让魏国、齐国不敢对赵国有所图谋,诚可谓英雄人物。
公元前344年,赵肃侯派兵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高唐。公元前343年,赵国的公子赵刻率军攻打魏国的首垣。公元前340年,赵肃侯联合齐国攻打魏国。公元前339年,赵肃侯再度派兵攻打魏国。公元前333年,赵肃侯派兵攻打魏国,包围魏国的黄城。
赵肃侯
公元前332年,齐国联合魏国攻打赵国,赵肃侯下令挖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撤走。公元前328年,赵国将领赵疵与秦军交战,赵疵战败,秦军在河西杀死赵疵,占领赵国的蔺地。
正所谓“家穷难当家,国穷难持久”,赵肃侯虽然在军事上跟魏、齐维持平衡,但国力日损,时间一长,赵国必被魏、齐瓜分。赵肃侯在忧愤之中离世,年仅15岁的儿子赵雍即位,是为赵武灵王。赵肃侯一死,魏惠王就联合秦、楚、燕、齐四国,各出锐师一万,组成五国会丧方阵,意图在赵肃侯的葬礼上讹诈赵国。
赵雍乃大方之家,有大器之象,对于魏国发起的五国会丧,赵雍从容应对,与韩国、宋国结成三角同盟,起全赵之师阵于边境,又动用五万精锐赵卒参加丧礼。如果五国会丧之师发难,则赵军就地歼灭五国联军,同时边境的赵军全面向秦、楚、燕、齐、魏五国进攻,韩国与宋国协助赵国出兵攻掠五国。最终十万军队给赵肃侯送葬,赵肃侯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享受十万锐师送葬的国君。
五国会丧
赵肃侯对赵国的作用,跟秦献公对秦国的作用一样,两位先君都将自己的国家调整至最佳状态,且给后继之君铺平了道路,打好了 基础。
三、称君蓄国力
春秋战国时代,王是天下唯一的主宰,可称为天子,当时周王室的天子虽然式微,但仍然是天下共主。战国初期,只有楚国、越国僭越称王,魏国跟齐国作为当时两大强国,亦于公元前334年在徐州相互称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秦国成为王国,标志着秦国有统一天下的实力与理想。
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赵雍认为赵国不具备称王的实力,因此最终没有称王,反而自降数级,由侯格降为君格。赵雍去王称君,其效果跟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此赵国很少参加国际战争,大国也不来招惹赵国,这给赵国积蓄国力提供了条件。
赵武灵王赵雍
韩赵联姻是赵肃侯生前就定下的政治婚姻,公元前321年,赵雍迎娶韩女为夫人。赵雍看到中原各国的争霸战争处于纠缠状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于是,赵雍改变了赵肃侯逐鹿中原的南进战略,把赵国的战略调整为北向进军胡地,不断的蚕食中山国、楼烦等国的领土。
公元前317年,赵雍联合韩国、魏国向秦国发动进攻,收图收复被秦国占领的土地。此战三晋各出兵十万,结果被秦军击败,赵军阵亡八万余人。经此一役,赵雍认识到秦国的强大,和三晋的弱小,从此开始安心发展内政,积蓄国力。秦国与齐国攻占赵国边境城邑,赵雍也不再派兵收复,而是隐忍不发。
公元前315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赵雍趁机展开外交和军事手段,一方面削弱燕国的实力,另一方面扶持燕国公子职成为燕王,以此确保燕赵两国的稳定关系。赵雍以平叛驱齐为号召,派乐池奉公子职引军入燕,与太子平和匡章的齐军交战。燕国的百姓不堪齐军的掳掠,对太子平的引狼入室也很不满,对公子职非常拥护。赵武灵王成功地说服中山王借燕国内乱之机,大举攻燕。中山国取得了占领燕国土地数百里、城池几十座的大胜利。
胡服骑射
赵雍立公子职为燕王(史称燕昭王),确保了燕国跟赵国的稳定关系,为日后灭中山国打下伏笔,毕竟赵国攻中山国时,中山国的背后支持者就是燕国跟齐国。赵雍支持中山国入侵燕国,目的就是让中山国跟燕国、齐国交恶,这样以后灭中山国时,就没有人帮助中山国了。
燕国的内乱平定后,赵国成了最大获利者。不久秦国又爆发内乱,秦武王死后,秦国诸子争位,赵雍再次展开外交和军事手段,扶立在燕国当人质的嬴稷为秦王(史称秦昭襄王),此招保证了赵国在变法期间,秦国不会动赵国动兵。
秦、燕内乱之后方兴,楚国在跟齐国角力,韩、魏则在跟秦国角力,一时间赵国在天下大乱之时,居然独善其身了。这给胡服骑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毕竟在战争所代搞变法,还是不现实的;有一段和平时间用来变法,才是上上之选。当年秦国商鞅变法,也是在和平年代展开的,至于和平从何而来,那就不得不佩服秦孝公了。
四、胡服骑射
面对天下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的天赐良机,赵雍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胡服骑射之前,赵武灵王已经在赵国的北部搞过试点。全面游牧化的赵国骑兵,取胡人机动性强的优势,弃其纪律性差的缺点,在与北方胡人的军事斗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赵雍实行胡服骑射除了为适应同周边国家的军事竞争外,胡服骑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代郡和邯郸为代表的两种文化、两种政治势力造成的南北分裂局面。赵国北部以代郡为中心,是戎狄化的文化,因为代郡原为代国,代国是狄人建立的国家,胡化很严重。赵国南部以邯郸为中心,代表了华夏文化,是赵国起家的根本之地。
战国中期地图
赵雍即位后,重用出身于楼烦的楼缓和出身于匈奴的仇液,再加上父亲的托孤重臣肥义,赵国的戎狄外族之臣成了赵武灵王最重要的一批助手。赵雍从赵国的国情、地形、人文等现实情况出发,有力地论述了施行胡服骑射对国家结束分裂、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促成国家深刻统一的好处。赵雍亲自说服公子成,让公子成拥护变法,公子成接受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宗室贵族也就都跟着接受了。
胡服骑射不仅仅是赵国军队穿胡服作战那么简单,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赵国军队进行了改组,从车步兵为主,改为以骑步兵为主;其二、戎狄文化与华夏文化融合,结束赵国南北对立局面;其三、以军事改革为先导,在赵国推行商鞅变法的内容。
赵雍在变法前后,曾亲自去秦国作过考查,他在秦国的所见所闻,促使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毅力。荀子在《强国篇》里记载了入秦的所见所思,他认为秦国百姓奉公守法,官吏依法施政,君明臣贤,国法严谨,这正是一个大国、强国应当具备的气象。赵雍的变法,表面上看是军事改革,其实就是将商鞅变法的全部内容拿来实施,只不过实施的程度各不相同而已。
赵国骑士
赵国以胡服骑射的名号变法,遭到中原各国的嘲笑与轻视,各国只知赵国胡服骑射,是弃华夏礼仪而尚戎狄之俗,却不知赵国全力推行了商鞅变法内容。当赵国一战击灭秦国十万大军后,天下皆惊,方知赵国隐藏得够深。可以说赵雍主动打破华夏贵、戎狄卑传统观念的勇气在中原各国中是罕见的。
五、赵国实力暴涨
三家分晋后,赵国的国力一直是垫底的,魏国有李悝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赵国却一直没有变法。赵国南北分裂的情况在各国都不存在,而在赵国却成为事实,可以说跟中原列国相抗的赵国,事实上是南赵国,北赵国以代郡为中心,一直从事防备匈奴之战。
要真正结合南北赵国的实力,除了在文化上相互融合外,还得打通两者的交通要道,说白了就是要攻灭中山国。胡服骑射解决了文化问题,攻灭中山国才能解决交通问题。
中山国是赵国的一个国中国,该国的存在让赵国南北分离,不得相通,中山国实力强劲,灭了几次国,最终又成功复国。中山国是华夏化的一个狄人国家,鼎盛之时有战车九千乘,素有第八战国之称。赵国多次出兵灭中山国,都因战力不足和外国的干涉而失败。
赵国步骑兵
所谓的外国干涉,主要是燕国和齐国:燕国想占有中山国,却实力不济,但燕国得不到的东西,赵国也别想得,因此赵国攻中山国时,燕国总是出兵支持中山国。齐国深知赵国善战,要牵制赵国,就得扶持赵国的敌人,也就是扶持中山国,只要中山国存在,赵国就南北不得相连。
经过多年的蚕食和布局,公元前296年,赵国大举进攻中山国,并一举攻灭中山国。在占领中山国后,赵雍便整理代郡和邯郸之间的道路,不久,赵国境内的道路就通畅无阻了,各地的交流方便多了,境内的各民族间的交流也更多了。
公元前300年,赵雍向北部拓边,夺取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设立雁门郡和云中郡,又建两道长城,以绝林胡南下。公元前297年,楼烦国归降赵国,大量楼烦骑士加入赵国骑兵部队。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变法,攻灭中山国,击退林胡,收服楼烦国,完成了赵国的南北统一大业,完成了赵国的拓边重任。之后的赵惠文王赵何子承父业,继续推行变法,积蓄国力,有了君明臣贤的局面,为秦赵争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