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元青花瓷胎内表的纹痕特征【标本配图】

元青花瓷在加工中,胎内表都会留下明显的纹痕。这些纹痕因加工手法不同而有明显区别。同现代手法比,元代更多的是采用手工拉坯方法,其它如印坯法,利坯(修胚)法也采用。

胎内表的纹痕,数手工拉坯法形成的纹络最为明显。这些纹络均为手工旋转加工中所形成。纹痕态有多种:

一是宽道旋痕。痕宽大约一指左右,一圈圈挤挨,旋痕中部略凹。这种宽道旋痕并不一定布满整个胎内表,比如大罐,中、下部较明显,到上部往往变得不明显。

二是指纹旋痕,即是在宽道旋痕中还有丝丝紧挨密集的如发丝般粗细的旋痕,这是一种附于胎内表面极浅的细纹旋痕,其粗细深浅度因艺人工匠的指纹粗细而不等,或稍粗或稍细。和现代采用机器旋转加工中产生的如方便面条般粗细相挨的细条纹形象不同。

三是宽道旋痕明显,指纹旋痕不明显,或很浅淡。

四是只有宽道旋痕,无指纹旋痕。

产生上述纹痕的不同态,主要和艺人手指生理形态以及不同的操作方向有关(拉坯中手指的横竖方向会影响指纹痕的形成:有或没有,明显或不明显)。这些纹痕均为元青花瓷的古代手工加工态。

手工拉坯法为最难掌握的方法,不光要照顾到胎内,还要考虑到胎外表。用此法拉成几段最后相接成体,相接处挤出的泥痕大罐类器物一般均抹平(抹一下,不是很平,大罐口部内径表面也抹平),部分小口梅瓶或中小器物只挤出泥痕不修整呈略凸态或修平者均有。胎内均保留各种纹痕,胎外表尽量要处理平整、美观,同时还要考虑入窑烧制时不变形。由于用此法造出工整器物极难,使现代模仿遇到重重困难,一般绝不敢冒险轻易用此法来仿造(包括机器拉坯法也不敢轻易使用)。

除手工拉坯外还使用印坯法进行加工,即用模具来制胎形。模具分上、下等几段。事先将泥团塞进模具挤压成形,脱模后得到几段形坯,将几段形坯和底片互相粘接成梅瓶或大罐等。此类方法的胎内纹痕为较平整态。这时也有采取利坯(修坯)法将胎内表进行平整化修理,可修得极其平整。所以用印坯法得到的器物和拉坯法不同,是不具备宽道旋痕和指纹痕的。这种印坯法对于一些大梅瓶的制作相对容易得多。比如近年发现的博陵第款大梅瓶上,往往会使用印坯法,其胎内表修整得极为平整,没有手工纹痕。尽管目前对博陵第款器物仍有争议,但这并不能否定元代时此一手法的应用。

现代仿器物主要采用印坯法,不论大罐、中大梅瓶均不敢冒然使用手工拉坯法,以防造成材料上大的损失之风险,尤其是在使用精细高岭土配方时慎之又慎,否则失败之打击对于财力不足者会产生极大压力。因此,大多仿造者不过是在印坯基础上,采用后补法在胎内用手指轻轻勒出一条条宽道旋痕模仿拉坯,这明显和古代拉坯法纹痕大不同,极易识破。

当然在纯粹印坯法技术上,古今方法大致相同,会增加以这类方法制造的器物识别难度,但是在其它方面如颜料、釉质、胎土、画风、火石红等方面绝不同,真假之差别还是可分。

在知道拉坯法纹痕后,对于我们识别真器会有很大帮助。对于印坯法制成的胎内平整态器物,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至于利用印坯法而后在其中补加假纹痕的现代仿器物,只要我们心中有数,一般不会走眼。

图例如下:

内蒙出土元青花瓷片内表的手工拉坯宽道旋痕,因恰处在罐内浪荡釉层处故被釉层所遮挡,但能看清,包头藏友金鑫提供(另可见其麻仓土胎特征,即断面上有狭窄汽泡,为拉坯法所造成)

该出土元青花瓷片的正面情况

包头出土元青花瓷片内表手工拉坯宽道旋痕(此片恰处在罐内所施浪荡釉处故被釉层遮挡,但能看清)

该出土元青花瓷片正面状态(另可见苏勃尼青颜料中有串珠黑斑即点状凝聚斑)

不同位置上观看出土元青花瓷片内表手工拉坯宽道旋痕

包头博物馆燕家梁出土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内表手工拉坯宽道旋痕之一,另隐约可见宽道旋痕内有指纹痕。

此为包头博物馆燕家梁出土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另可见器表苏勃尼青颜料上的串珠点状凝聚斑)

包头博物馆燕家梁出土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内表手工拉坯宽道旋痕之二,其被釉层所遮挡。另隐约可见宽道旋痕内有指纹痕

包头博物馆燕家梁出土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内表手工拉坯宽道旋痕之三,其被附着釉层所遮挡

山西博物院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实物图

上图山西博物院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胎内表中下部手工拉坯宽道旋痕一圈挨一圈十分明显

民间藏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内表手工拉坯宽道旋痕

民间藏元青花瓷大罐内表宽道旋痕中放大后还可见丝丝相挨的指纹痕

民间藏小罐内宽道旋痕和指纹痕放大后情况(指纹痕隐约可见)

民间藏元青花瓷小罐内宽道旋痕状况

仿品大罐盖底纹痕如方便面条盘在一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