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灸之害

今天是辟谷第八天。网络资料:
2019年7月16日晚9时,据江西省儿童医院消息,7月12日至13日,该院用“三伏贴”共治疗儿童881人,其中7月12日接受治疗的儿童中92人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均已接受了后续治疗。
很多人是不懂医学,不懂中医,所以在夏季乱用艾灸之法,就如三伏贴这样大概率损害病人。夏季容易中暑中湿,故常用的外治法是刮痧,而非艾灸,夏季艾灸将导致严重后患。夏季原本是表实里虚,若艾灸则加重表实里虚,若致严重里虚,急当救里,故以四逆汤救之。
夏季原本血管扩张,艾灸加重血管扩张,故而可以出现红肿,化脓等症,严重者可以出现全身性症状。若表实里虚严重,还可以出现发热之症,如麻黄附子甘草汤病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病等。三伏贴尚且造成伤害,夏灸之害可想而知。《伤寒论》: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坚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语。弱者发热,脉浮者,解之当汗出愈。
火邪:脉浮,热甚,而反灸之,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血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
先圣已经将艾灸之害表达得清晰透彻,而后世之人为欲所迷,乱用其法,遗害无穷。
艾灸是有方法的,需要根据实际病情掌握尺度,若艾灸太过,会损伤人体构象而导致长期危害,有些人是不知其害而乱操作,故而艾灸之害可能长时间地存在。




自己是针灸医生而不知针灸之理,在自己身上乱用针灸之法,以前用针刺以至于自己卧床不起,以及咽喉不适,如今又滥用艾灸,导致表热起痤疮。
针刺导致卧床不起以及咽喉不适,伤太阳与少阴之故,故以甘草附子汤治之。艾灸加重咽喉不适,是加重里虚,故以四逆加人参汤救之。
治病之道,是待时而解,而非一鼓作气治愈疾病,否则时到而病反太过。故三阴三阳之病皆待时而解,《伤寒论》: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故冬季祛表寒,以待夏解,夏季清表热,以待冬解。冬季泻里实,以待夏解,夏季补里虚,以待冬解。而今之人,不明医理,不懂病理,乱治胡为,遗害病人。夏季艾灸是不知时解,艾灸增夏季表热,何时又能解病?
《素问》: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医道深远,非常人所能知。有的人自己愚笨而学不会中医,反而责怪老师,甚至欺师灭祖,故“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或者是“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
人生要学会自我反省,不谦真人常常自我反省,世人皆有可取之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几天辟谷,众人之好学,是不谦真人所不如。
昨天有学生临别前问,何为德?不谦真人答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不谦真人也难以做到厚德,故常常自责。明天又有学生作别,今天继续释疑《伤寒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