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灸之害

今天是辟谷第八天。网络资料:
2019年7月16日晚9时,据江西省儿童医院消息,7月12日至13日,该院用“三伏贴”共治疗儿童881人,其中7月12日接受治疗的儿童中92人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均已接受了后续治疗。
很多人是不懂医学,不懂中医,所以在夏季乱用艾灸之法,就如三伏贴这样大概率损害病人。夏季容易中暑中湿,故常用的外治法是刮痧,而非艾灸,夏季艾灸将导致严重后患。夏季原本是表实里虚,若艾灸则加重表实里虚,若致严重里虚,急当救里,故以四逆汤救之。
夏季原本血管扩张,艾灸加重血管扩张,故而可以出现红肿,化脓等症,严重者可以出现全身性症状。若表实里虚严重,还可以出现发热之症,如麻黄附子甘草汤病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病等。三伏贴尚且造成伤害,夏灸之害可想而知。《伤寒论》: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坚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语。弱者发热,脉浮者,解之当汗出愈。
火邪:脉浮,热甚,而反灸之,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血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
先圣已经将艾灸之害表达得清晰透彻,而后世之人为欲所迷,乱用其法,遗害无穷。
艾灸是有方法的,需要根据实际病情掌握尺度,若艾灸太过,会损伤人体构象而导致长期危害,有些人是不知其害而乱操作,故而艾灸之害可能长时间地存在。
自己是针灸医生而不知针灸之理,在自己身上乱用针灸之法,以前用针刺以至于自己卧床不起,以及咽喉不适,如今又滥用艾灸,导致表热起痤疮。
针刺导致卧床不起以及咽喉不适,伤太阳与少阴之故,故以甘草附子汤治之。艾灸加重咽喉不适,是加重里虚,故以四逆加人参汤救之。
治病之道,是待时而解,而非一鼓作气治愈疾病,否则时到而病反太过。故三阴三阳之病皆待时而解,《伤寒论》: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故冬季祛表寒,以待夏解,夏季清表热,以待冬解。冬季泻里实,以待夏解,夏季补里虚,以待冬解。而今之人,不明医理,不懂病理,乱治胡为,遗害病人。夏季艾灸是不知时解,艾灸增夏季表热,何时又能解病?
《素问》: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医道深远,非常人所能知。有的人自己愚笨而学不会中医,反而责怪老师,甚至欺师灭祖,故“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或者是“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
人生要学会自我反省,不谦真人常常自我反省,世人皆有可取之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几天辟谷,众人之好学,是不谦真人所不如。
昨天有学生临别前问,何为德?不谦真人答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不谦真人也难以做到厚德,故常常自责。明天又有学生作别,今天继续释疑《伤寒论》。
(0)

相关推荐

  • 零基础学中医第39期:赤子之心 含德之厚

    2018.06.17星期日 作者:燕子 看了一些古代的医话,发现古代神医,都是生而为奇人,天赋极高.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机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

  • 艾灸到底有多神奇?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1)

    艾灸,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因为艾灸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艾灸药辛温,归肝.脾.肾经,内服可治疗宫寒,痛经;外用能灸治百病.艾灸有通经活 ...

  • 艾灸的发展历史:秦汉时期

    灸法起于远古,形成于秦汉时期, 出现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大量著作,涌现了以张仲景为代表的著名医家. 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形成时期. 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

  • 伤寒论【艾灸】禁忌

    伤寒论【艾灸】禁忌

  • 春夏养阳艾灸尤宜 但这些禁忌你要知道

    艾灸功效大约有以下四条: 温补 艾叶秉纯阳之性,善补人体阳气,功类姜附.用于阳虚之证.许多人有脾阳虚.肾阳虚.心阳虚.宫寒.胃寒等不适,不知道怎么调养,艾灸是一个首选的方法.经常有人问,阴虚者可不可以 ...

  • “春养肝、夏调心,夏天心脏最易“崩溃”,艾灸养心事半功倍

    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1926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历任山西襄汾县中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1953 ...

  • 夏文新说八字——天干地支,相合,相冲,相刑,相害

    文/夏文新说八字,作者/夏文新,专研八字风水命理,在多个自媒体平台开辟专栏"夏文新说八字"分享传播风水命理知识,欢迎添加关注. 前面讲了几种天干相合的形式,接下来说说地支相合, 相 ...

  •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2019三伏灸黄金时间

    三伏天快来了,"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你知道怎么抓住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下所谓的三伏灸"冬病夏治"原理以及优势是什么! 三伏天"冬病夏治" ...

  • 小满养生:记三宜忌三满,艾灸6穴健脾祛湿防苦夏

    明日5.21也迎来了小满节气,民谚中有"小满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此时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天地间的湿气加重,养生应以健脾.清热.除湿.祛暑为重点,还需记三宜忌三满,为酷夏到来做好准 ...

  • 70%的人用错艾灸而不自知,害人害己!

    艾灸看似简单,却是祛病至宝,它是中医界的瑰宝,古人对它推崇备至.然而现在,80%的中医人都不重视艾灸,真是让人遗憾! 艾灸这么棒,你知道吗? 一.现代人更适合艾灸 现代人因饱受寒凉.滥用药物.营养过剩 ...

  • 节气艾灸 | 谷雨养生攻略,健脾利湿喜迎夏

    2021.4.20 三月初九·周二 谷●雨 左河水 雨频霜断气清和 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 栽插种管事诸多 谷雨 特征 养生 艾灸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源自古人"雨 ...

  • 冬病夏调”,抓住时机祛寒湿——千年国医扶阳透灸

    炎热的夏季,皮肤的毛孔是打开的,艾灸的能量会更容易地进入身体内,所以夏季调理冬病,往往可以达到内外兼修.平衡养生的效果.千年国医扶阳透灸 一."冬病夏调" 什么是"冬病& ...

  •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为什么要做三九灸?

    中医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节气灸"除应季应用以外,还有一种是遵循"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反季节的防治思路,如夏季的三伏灸和冬季的三九灸. 为什么要做三九灸? 三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