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如何轻而易举成为英语学霸?

(一)英语并不难

金克木在家里时,只跟三哥学过一点点英文,估计是知道字母、音标和一些简单的单词,会查字典吧。所以,金克木后来说他刚到北平时还不会英文。

他在免费图书馆看翻译过来的外文图书,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引论》等,读起来如入烟雾,不知所云。金克木意识到这不是原文的问题,而是翻译的问题,要想知道外语书的意思,就必须学会外语。金克木对学问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激情,这便使他下决心学习外语。

他没有钱进补习班,当时还不知道可以去大学里旁听,正想办法的时候,偶尔看见有一家人家的大门上贴了一张红纸条,上写:“私人教授英文。”进去一问,知道老师是一位30 多岁的人,在家里教几个学生。课本由学生自己选,也可以从最简单的英文字母教起;学费不多,一个月4元。金克木马上报了名,开始学习英语。

金克木在西单商场书摊上,花两角钱买了一本英文版《少年维特之烦恼》,拿这个当课本让老师教。此书是德国作家歌德所写,金克木读过郭沫若翻译的中文本,并不知好在哪儿。他选课本时正好见到英文版,便想:“歌德这书在当时德国和现在中国这样风靡一时,郭沫若都有介绍,可见其中定有奥妙,从汉译看不出来,德文的看不懂,英文译本总比中文译本更接近原文吧。”

出于“解密”的心理,英文版《少年维特之烦恼》成为金克木的第一本英语教材。

结果,刚上一节课,金克木便下了这样一个结论:“英文并不难!”

他这样介绍:“第二天去那人家里学英文。老师一见要念这个,他也没看过,愣了一下,也没说什么,就从头一句一句讲。青年A(即金克木本人)既看过中译本,又先查过生字,一听之下,觉得英文也并不难。学了几天,读了开头几封信,自认为自己查查字典也能看下去,而且觉得那英文不比郭沫若的中文好,还是看不出歌德的天才在哪里。想来只有读德文时再念原文了,便向老师提出。老师欣然同意,说,学英文当然要念英国人写的书,翻译总是不如原文,尤其是文学书。他认为英国诗没有一首能译成中文不走样,译得好也只能算是中国人重作的。”(金克木:《家庭大学》)

(二)一门心思去“解密”

金克木希望老师给推荐一本英文教科书,老师推荐的是《阿狄生文报捃华》,认为这是英国散文的模范,值得精读。其实,这本书用的是英国古文,并不适合初学英语者学习。就像一个外国人学中文,一开始就教他学《史记》原文,他能学会吗?不过,金克木是不懂这些的,他只是一门心思地想办法破解书中的密码。所以,书中的文字越难,反而越激发出金克木的学习激情。他觉得:“果然这本书和他所知道的和想象的都不一样。越读越觉得像中国古文。他那时还不知道这也是英国古文。那种英文句句都得揣摩,看起来容易,却越琢磨越难。明明是虚构的人物却活灵活现。又是当时的报纸文章,牵连时事和社会、风俗、人情、思想,又不直截了当地说,而是用一种中文里罕见的说法。他以为这大概就是英国的韩愈、欧阳修吧。”

金克木此时好像进入一个巨大的迷宫,好奇心和激情推动着他全身心地往前走。而且,老师对他说:“富兰克林学英文就是念的阿狄生。”这就更让他觉得自己进入一个富饶的迷宫,里面有无数的珍宝要他来开发。不仅如此,他还反客为主,无意中调动起老师的激情,与他共同解密:

“富兰克林学英文就是念的阿狄生。”老师这样一说,他更认为这个矿非开不可,越不懂越要钻。一看就懂的也得查究出不懂之处来发问。教学渐渐变成了讨论。讨论又发展为谈论。从文体风格、社会风俗到思想感情,从英国到中国,从18 世纪到现代,越谈越起劲,最后竟由教学发展到了聊天,每次都超过了一小时。甚至他要走,老师还留他再谈一会儿。后来两人都成为阿狄生在《旁观者》报上创造的那位爵士的朋友,而且同样着迷于谈论。两人都自觉好像在和18 世纪初年英国的绅士一起谈话。那位绅士,或则阿狄生,还有另一位编者斯蒂尔,也在旁边用写的文章参加。教学英文不是念语言文字而是跑到英文里去化为英国风的中国人了。

“这问题,假如是阿狄生,会怎样说呢?”

“爵士提起手杖,微笑着,说……”这爵士就是来学英文的青年学生。他把英文、中文混合起来乱讲,也不知是背诵书本,还是做练习,还是发了疯。

糊里糊涂一个月满了。他想想好像是从德国跑到英国兜了一圈仍然在中国,这样每月花四块钱来作不中不英亦中亦英的聊天不大合算,同时也想省钱,便告辞说下月不来了。

老师有点怅然。他说,以后不交学费,有问题也可以来问。一个月来已经成为朋友了,希望不要忘记他。他是大学英文系毕业以后教书,得了一场病,病好了家居休养,招几个学生在家教,却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据他说,不仅安慰了病后的寂寞,而且精神振奋,感觉到大学四年学的英国文学只是应付考试的表面文章和零星知识,学的都是死的,不是活的,以后要从头学起,真正研究英国文学。许多问题是从来没有想到的。

事实上,他不知不觉把自己在大学四年中所学的英文要点和心得给了这个学生,或则说被学生掏了腰包而自己还不知道。这不是他教出来的,可以说是学生学出来的,真正说来两者都不是,而是共同发生兴趣结伴探险得来的。(金克木:《家庭大学》)

由上可知,金克木的学习目的是为了“钻矿得宝”。

学习方式是找问题—发问—讨论—谈论—聊天。

学习状态是完全主动,完全着了迷,与老师一起在兴趣中结伴探险,痴迷到“疯狂”的状态。

达到的效果: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无意识地探到了老师在大学四年中所学的英文要点和心得。

这种效率不可谓不高,几乎是奇迹!

而奇迹的产生是建立在自身“激情”的精神状态之上。

李工真先生曾提到他与金克木先生的一段谈话,可作佐证:

他(金克木)又与我谈起作为学者应有的精神状态问题,我想起爱因斯坦1918 年4 月在柏林物理学会举行的马克斯·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探索的动机》,便背给他听:“……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这一次,对我用爱因斯坦的话作出的回答,他很满意,便笑了笑说道:“是的,我这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发现的快乐’。”(李工真:《我所认识的金克木先生》)

(三)秘诀:从内容到形式

还有一点很重要,金克木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将内容放在首位,是内容带着语言走。而大多数学生则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根本不把内容当回事。这两个过程显然大不相同,在了解内容的过程中学习语言,乐趣无穷,激情也自然迸发,反过来则枯燥。

我想,这也是金克木之所以能在短时间成为“英语学霸”的一大关键所在,可以为无数外语学习者提供重要启示。金克木先生本人曾专门写过一篇《谈外语课本》,讲自己教学和学习的心得。他说:

看起来读书是从形式达到内容,其实往往是从内容达到形式。

学外语若没有文化内容(包括思想、知识)的准备,只学形式,往往事倍功半,半途而废。除非小孩子,可以形式内容两样同时学,因为他还没有“底”。硬背和模仿帮不了很久的忙。

若外国词语积累得多,又习惯于外语文化中的一些说法以至想法,学起外语来就会比较容易。

读书也是一样。学数学和理、工科的能看本行的几种外语的书不是什么大难事。也许除了文学作品较复杂以外,其他都可以先从本国语中学外语。据我看来,成人和青年学现代外语都最好在本国语言中学点现代外国文化,预作准备。

(四) 不要太把学英语当回事

学好英语的另一大关键,就是不要太把学英语当回事。

此话怎讲?就是说,不要以为学好英语或什么其他语言就觉得了不起了,自满了。这样就无形中为自己加上了紧箍咒,无法进步。

其实,英语就是一种工具而已。很重要,但也只是一种基础,不能说学会英语就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金克木学英语的过程中也犯过毛病。有一次,记者尹茗采访金克木时,金克木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从小跟哥哥学英文,到北京时还是不通。在德县,朋友订了一份英文报(天津出版的《华北明星》),他没工夫看,我看,所以后来会译英文电讯。在沙滩北大认识了沈仲章,他是北大物理系毕业……对学外国语有兴趣,英文从小就会,还学别的。他说自己现在头脑不行,只能学学外语,因为学外语不用脑筋。他这句话使我从天上落到了地下,才知道费脑筋的是语言学,不是学语言,从此我学外语再不用脑筋了,轻松愉快,不费力量。结果是要用什么,就学什么,用得着就会了,不用就忘了,再要用又捡起来。”(尹茗:《如是我闻——访金克木教授》)

金老先生的这些话都是金玉良言,笔者郑重推荐给正在学外语的读者。

(以上内容出自《低学历的五大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