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解读元御之论歌括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
元御之论歌括
人与天地互可参,阴阳肇基祖气生;
祖气之内阴阳合,二元之间中气成;
美恶清浊与杂纯,厚薄完缺非同伦;
灵蠢寿夭有不同,人生有别称天命。
中气左旋是己土,中气右转胃戊明;
阴升化阳升于左,阳升为肝再升心;
戊土下行降于右,肺金再降是癸肾;
气源于胃血本脾,胃气亦为五脏本。
木刑升降俱失职,木生于水土长成;
胆随胃降土气和,木荣不郁保康宁;
土虚不能达于木,木气壅塞胆逆行。
周流非质均是气,四象之母土气定;
天人相应古有论,一气周流坤载文;
形质与气当区分,录供参考细辨明。
元御之论歌括解读
黄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家,曾为乾隆御医,生于1705年,卒于1758年。
黄氏在行医生涯中,精研古圣经典,致力深而识悟彻,深得先圣遗旨,著有《素问悬解》《灵枢悬解》《伤寒悬解》《四圣心源》《玉楸药解》等11种。其中《四圣心源》被誉为“诸书之会极”,是其巅峰之作,全面反映了黄氏“天人合一,一气周流”的学术思想特点。
《四圣心源》十卷,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之精髓,融会贯通,尊崇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古圣之作,阐述的一气周流体系,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张琦在序中盛赞黄氏:“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本文“元御之论”即简要介绍书中有关“一气周流、土枢四象”辨证治疗尤重中气的学术思想,供学者参考。
【原文】
人与天地互可参,阴阳肇基祖气生;
祖气之内阴阳合,二元之间中气成;
美恶清浊与杂纯,厚薄完缺非同伦;
灵蠢寿夭有不同,人生有别称天命。
【解读】
黄氏认为《黄帝内经》的精髓之一为“天人合一”,“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之内,合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
气是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和功能,黄氏认为,人在母腹中胚胎形成之始,即有一种物质,名之为“祖气”,是人身的太极,阴阳相合,在不断的运动中,使人逐渐成形、成长、发育成人,贯穿一生。人容貌体态的美或丑,体质的强或弱,甚至日后灵敏程度、寿命长短、贫穷或富贵,都和“祖气”有关。这一理论观点,似与人体结构的染色体、基因有一定联系。古人所称“天赋”,随着科学发展而逐渐有所认知,“生死在命,富贵在天”这种说法虽属唯心,忽略了社会因素和后天劳动生产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但黄氏在他的时代提出“祖气”的概念,这种精神也有一定的可贵之处。
《四圣心源·脏腑生成》曾谓:“祖气之内,合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进一步阐述了“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基本概念。
【原文】
中气左旋是己土,中气右转胃戊明;
阴升化阳升于左,阳升为肝再升心;
戊土下行降于右,肺金再降是癸肾;
气源于胃血本脾,胃气亦为五脏本。
【解读】
黄氏认为气在人体中一直处于运动之中,而这运动是有序的,他从维象的观点,勾划一个简明示意图:
人体气运示意
土居其中,中气为脾胃之气,中气右转,为戊土胃,左旋为己土脾。己土属阴,上升而化为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再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五脏配五行,即是人体的五行。黄氏认为五行之理,“有生有克……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这一论点十分重要,上述升降之序,左升在肝,右降在肺,一木一金,木又生火及心,金又生水及肾,这些都是无形之气的运动,而不是脏腑的实质。这是维象观念,用以解释人体生命生理活动状态,绝不是内脏左有肝而右有肺,以往不明理之人蔑视中医连肝肺位置都不懂,其实没有明白“气”与“质”的区分。同样之理,在病机的描述方面有“左升太过”和“右降不及”之语,亦是“气”的病理概念。
气的运动源于中气脾胃之升降,脾土左升,及肝及心,脾统血,肝藏血,心主血,脾主运化,故以“脾为生血之本”。胃从右降,及肺及肾,肺主降气,肾主纳气,故以“胃为化气之原”。胃为水谷之海,外界各种营养物质经口入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故胃亦是脏腑气血之海,五脏之本。诚如《灵枢·五味》所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
【原文】
木刑升降俱失职,木生于水土长成;
胆随胃降土气和,木荣不郁保康宁;
土虚不能达于木,木气壅塞胆逆行。
【解读】
黄氏认为:“水火金木,是曰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认为枢轴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土。而“土之所以升降失职者,木刑之也”,指出“木刑”是枢轴运动发生障碍的主要因素,是产生病态的始作俑者。
正常状态下,“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若在异常情况下,“木邪横侵,土被其贼,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胃主降浊,胃逆则浊气上填,仓廪不纳,恶心呕吐之病生焉。脾主升清,脾陷则清气下瘀,水谷不消,胀满泄利之病生焉。”以上论述,说明肝木肆横对于脾胃致病的密切关联。土能荣木,木能疏土,胆随胃降,肝随脾升,土木相关,正常枢轴运动则维持人体的健康,一旦反常则土木相仇,出现病证。这些论述,颇为精要,给后人以启迪,阐发《内》《难》古意,对临床实践也有一定的参考或指导意义。徐老临证若见胆邪上逆者,清利肝胆结合和胃降逆,降胃亦可降胆。土不荣木者,力主培土实脾以治肝病;土不制水者,培土兼以利水;木郁土壅者,疏肝解郁,化湿理脾。如此等病机证治的概括,正是中医学富有维象意识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原文】
周流非质均是气,四象之母土气定;
天人相应古有论,一气周流坤载文;
形质与气当区分,录供参考细辨明。
【解读】
徐老拟本文题为“元御之论”,意在介绍黄坤载关于天人合一、一气周流的学术思想,供学者思考、参考。着重强调黄氏的观点在于:五行五脏,升降枢轴,运动不息,以土气为中心,在气而不在质。进一步了解中医基本理论中有关五行的动态,相互联系,产生异常等的思维源流,了解中医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继承和创新,而不是刻舟求剑、泥古不化。
黄元御字坤载,号玉揪子。生于公元1705年,卒于1758年。是公认的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又因为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扶阳抑阴”的医学观点,也被后之医者认为是扶阳学派的代表医家。黄氏精中医之时,已是人到中年了。
而1744年到1804年为太阴湿土太阳寒水主令。实际上,黄氏对中医有心得之时,恰逢太阴湿土主事的三十年(1744—1758年位于1744—1774年之间)。黄氏著作甚多,《四圣心源》创作在他医法成熟的晚年,能代表他医学理论的最高成就,而《四圣心源》有个中心里的中心,那就是“燥运脾土”,太阴湿土之气盛行,“燥运脾土”是不二法门,其它办法都不对。
所以他由已知推及未知朱丹溪、刘河间等都是拿刀的刽子手,不是明医。所以他的处方中几乎离不开茯苓、干姜、半夏、人参等,温健中宫脾胃的药也常常是十有八九。创黄芽汤: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炙) 、茯苓(二钱) 、干姜(二钱)。自谓“益寿延年之方,莫妙于此”。又创有“天魂、地魄”等方,足见自视甚高。
然而后世的盛名医家,除了彭子益较为推崇他,并从其理论中提升出了“圆运动”的理论外,大多并不赞赏于他。况且在他之前提出“燥升己土、温运脾胃”的医家已经很多:
宋代名医孙兆重视补脾,曾强调“补肾不如补脾”(许叔微大学士曾强调过补脾不如补肾)。孙兆于1055年前后是宋朝廷 “ 校正医书局 ” 主要成员,想必医术已经成熟。刚好大李东垣180年!约大黄元御720年(180的4倍数)。
严用和(约1200~1268年)字子礼,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严用和重视温运脾胃兼温肾气。与李东垣差不多同时代而略晚。约大黄元御540年。
李东垣(1180~1251年),又名李杲,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是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也被称作'补土派'的创始人。十分重视脾胃在人身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创有经典名方补中益气汤。我们可以发现:李东垣大黄元御525岁;而黄元御学医比较晚。所以,可以以医法成熟的年纪来论,近似地得出李东垣早黄元御540年(180年的3倍数)。
缪仲淳,名希雍,人称' 虞山儒医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5年) 出生在常熟。所创名方“资生丸”,大队使用温运脾胃、健脾祛湿的药物。同样,算上黄元御学医较晚,缪仲淳也可以说刚好大黄元御180年。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先大人督促笔者学医时,说“我行医近五十年,所遇全是《四圣心源》这本书里讲的情况。”是因为黄元御又刚好大他180岁。笔者儿童时饭前就经常吃父亲自制的健脾膏。
实际上在上世纪50—80年代行医的前辈名医们,近百分之九十都非常重视调理脾胃来祛病保健,以至于让他们的名徒到了21世纪还是动辄温补脾胃,耗人津液!
笔者认为:黄元御的《四圣心源》确实是他在熟读《黄帝内经》后的妙悟总结。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确实能让人如痴如醉,读他的医案则难免心生疑惑:治病怎么这么简单?!病因推来推去总是归结到“水寒土湿、己土(脾土)不升”。
而且他不看好牛奶之外,竟也不看好粥,说粥能增湿!要知道很多人都说“白米粥是天下第一补”(当然,也有说睡眠是天下第一补的)。黄元御遇上病人多是食欲食量差, 并且认为食欲食量好的人也基本上就不会有别的什么病了!可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的病人食欲食量尚好,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食欲食量甚佳!
黄老先生的眼睛在他年约三十的时候被庸医用寒凉药所害。笔者完全有理由相信其时有大批庸医肆意妄为的使用寒凉药力。也就是说嗜用寒凉成风。实际上肆意妄用任何一种药力都会产生弊端祸害:寒凉伤阳损脾胃、热燥耗阴劫津液、滋补壅塞添滞阻等等。
黄老先生被乾隆皇帝御赐“妙悟岐黄”,但数千年来,妙悟岐黄的明医何其多!
日月星辰运行不息,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进,医疗心法不能固守上一辈的!但一切运动都是个圆,准确的说是螺旋式上升的形状!180年前、360年前、540年前、720年前的那些前贤名医们的经验心法,才是我们应该奉为金科玉律的瑰宝!
一、黄元御
《四圣心源 》书名。又名《医圣心源》。10卷。清·黄元御撰于1753年。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
他的学术思想源于“四圣”,对脏府病理、生理的认识,重视脾胃中气的升降合宜。他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之太极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已土为脾。”“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者也。”他认为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脏气的升降功能都取决于中气,因此,主张“中气之治”。
“百病之作,率由土湿”,“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他认为湿、寒是诸多病证发病和病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方面着眼于“中土”,制方常以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为大法。他指出:“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如金鼎汤(甘草2钱,茯苓3钱,半夏3钱,桂枝3钱,芍药3钱,龙骨2钱,牡蛎3钱,煎大半杯,温服。)治“惊悸之证,土湿胃逆,相火不藏,应用茯苓去湿,半夏降胃,桂枝达肝,芍药敛胆,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阳根。阳降根深,则魂谧神安,惊悸不作矣。其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温肾水。”黄元御曰:“若木郁不能疏泄,宜加桂枝,以达木气。”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胁下疼兼胃口疼》)则称:“桂枝之妙用,不但为升肝要药,实又为降胃要药。” (张伟天下为公注:水盛土湿,金鼎汤加干姜、砂仁更妙。 可治诸多疾病。 )
“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下气汤,载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原方为甘草6克、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泡,去皮尖)、贝母6克,(去心)、五味子6克、芍药6克、橘皮6克,治气滞在胸肠右胁者,麻瑞亭去敛肺止咳之五味、贝母,加润血疏肝之首乌、丹皮,化裁方为: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变功专清降肺胃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而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内饬杂证,多属脏腑气机紊乱,升降反作,故治疗以调理脏腑气机为第一要务。
气机调顺,复其升降之常,虚者兼之以补,实者兼之以泄,则重者可差,轻则可愈。为此,麻瑞亭调理气机之“下气汤”为治疗内伤杂病之主方。为医者若能妙悟一“调”字,针药无误,虽不能尽愈诸疾,也当能愈过半矣。
云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杭芍、丹皮、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橘红、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药虽平淡无奇,然握中央而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
二、麻瑞亭
麻瑞亭已业医6o余年,愈疾无计,主要取法于黄元御医术,得力于下气汤之灵活加减化裁。而麻瑞亭基于自己的临床实践。又灵活变换原方两味,以之治诸内伤杂病.医迹卓著,则既是对黄氏医术之继承弘扬发展之明证,亦是异病同治大则之具体实践与发扬也,是乃麻瑞亭医术之精蕴特色也。
麻瑞亭下气汤加减:1、 湿气盛者(如水气病、脾虚胀满),以猪苓片9一12克,易茯苓,建泽泻9克,易甘草。2、湿气盛而腹胀者,以茯苓皮9一15克,或猪苓皮9一12克,易茯苓。历节(如风湿或类风湿),以土茯苓15一30克,易,易茯苓,建泽泻9克易甘草。3、胃逆纳呆.头目昏晕者(如血压偏高),以炒白术9一12克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满,而妨食纳,且甘草补气升压,故易之).4、暑月湿热,苔白腻而胃口不开者.以生薏仁15一2O克易甘草。5、胆胃上逆.甲木化火.口苦咽干,头痛眩晕,关寸脉大.舌红苔黄者,以黄岑炭9一12克易杭芍,平胆以清上热。6、脾湿肝郁,乙木下陷,少腹冷痛下坠,关尺脉大,舌淡苔滑者,以桂枝木6一9克,易杭芍,暖肝以助升发。
7、血虚者(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炒赤芍9一12克易杭芍,润燥以补血虚。8、心动悸,脉虚数或结代者(如心脏病),以生地炭9一12克,易丹皮,润血以复脉。9、血瘀头痛,经络瘀阻,肢体串痛.或半身不遂.月经涩少者,以老川芍6一9克易丹皮,通经活络以怯瘀。10、月经量多.色淡神疲者,以全当归9一12克易首乌,温经补血以调经。11、脾肾虚寒,纳差腰痛,关寸脉大,舌淡苔滑者(如胃病、慢性肾炎),以上肉桂3一5克,易首乌,温中暖下以祛寒。12、陈年咳嗽,水源乏竭,舌红少苔,夜热烦躁者,以大熟地9一12克易首乌,滋燥以生水.13、肺逆咳嗽者,以广陈皮9一15克易橘红,顺气以止咳。
14、胆胃气滞,胸胁痛疼者(如胆囊炎、胆结石),以炒枳壳9克易橘红,破滞宽胸以止痛。15、胸胁气滞益重者,以炒枳实9克易橘红,破气开滞以止痛,兼利大肠。更重更痛者,以炒青皮6一9克,或鹅枳实6克,易橘红。16、肝郁胁痛者(如急慢性肝炎),以佛手片6一9克,易橘红,疏肝理气以止痛。17、胃脘痛疼,胃酸缺乏,食少疲困者,以香橼片6一9克,易橘红,舒肝以开胃。18、气滞胸闷.痰多不利者,以全瓜萎9一12克,易杏仁,化痰利气以宽胸。19、胸膈胀闷,俯仰俱难者,以瓜篓皮9一12克易杏仁,利气以除壅。20、咳唾痰涎,胶粘难出,胸闷气短者.以炒篓仁9一12克易杏仁,利痰遂饮以宽胸。
21、气滞胸闷,大便干而不利者,以郁李仁9一12克易杏仁,清肺润肠以利便。22、月经涩少,色黑有块,胸闷心烦者,以炒桃仁9一15克易杏仁,活血理气,化瘀以通经。23、妊娠呕恶,食纳不开者.以姜半夏6一9克,易法半夏(法半夏有堕胎之弊),和胃降冲,顺气以开胃。此主方之随证随病化裁也,总而谓之”舟”。 凭脉察舌,据症据病,于主方内加入主治某症某病之品,而组成治疗各个具体病症之方,且据各症各病之兼症,加减所需之味,灵活化裁,而治诸内伤杂病。24、如心悸者,以生地炭易丹皮,加广郁金9一12克、延胡索9一12克、柏子仁9一12克、北沙参15一3o克、白蔻仁6一9克、赤丹参15一20克、白茅根9一12克。25、肾寒膝痛者,以上肉桂3克,易首乌,加炒杜仲12克、川续断15克、骨碎补9一12克、炒干姜3一5克、草蔻仁4一6克。
26、咳而痰少者,以广陈皮12克易橘红,加前胡12克、川贝母9克、炙冬花12克、北沙参20克、白蔻仁6克、炙五味4一6克。27、胆胃病(如胆胃气痛、胆囊炎及胆结石〕,以炒枳壳9克,易橘红,以全瓜蒌9克易杏仁,加广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6克、广木香4克、白蔻仁6克。28、肝胃病(如慢性肝炎).加广郁金12克、延胡索12克、半枝莲12克、白花蛇舌草l2克、缩砂仁9克、赤丹参15克、软柴胡9克、焦山扼3一5克。29、胃脘痛(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炒白术9克易甘草,加广郁金9克、延胡索9克、乌贼骨12克、炒干姜3克、白蔻仁6克、三七粉3克,(分冲)…。此各病之主方也。据各病之兼症,而加减相应之药。
如心悸而下寒较重者,另当以上肉桂3克易首乌,以补骨脂9克易白茅根。肾寒而膀肤热涩者,另当以建泽泻9克易甘草,仍用首乌.以北沙参30克易干姜.加焦山桅3克,……。此随证随病之加减也。统而谓之“撏”。(撏:音 xun2,提手旁加一寻字。拨的意思,如撏他的毛。又如;撏扯;摘取之意。)拨千钧之舟者,一寻之木也。俱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功能之主方.生气血而调阴阳,是为扶正,为御邪之本,与各症各病所加祛邪之味相合,抵达病所,共奏愈各症各病之功。主方以黄岑易杭芍,加龙骨、牡蛎,则平胆而降浊,主方以桂枝易杭芍,加柴胡,则疏肝而升清。此乃下气汤灵活加减化裁,用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且疗效甚佳之原委也。所以然者,病机相同或相近,虽病症病名不同,治可相同,异病同治也。而内伤杂病,多脏腑功能失调,升降紊乱者,是其大率也,即病机相同相近也。升降紊乱,均当复其升降之常;而复其升降之常的关键.重在调理脾胃。下气汤以健脾和胃为本,兼调肝肾心肺,切中内伤杂病之主要病机,所以灵活加减化裁,用治内伤杂病,既稳当而效可观。
黄元御与一气周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医学的源头,则要从《黄帝内经》算起。黄帝与岐伯君臣问答,探究医理,著成《黄帝内经》,如同为我们留下了一颗万能的种子,一化而为百千,中医便在中华大地上蓬蓬勃勃地发展了起来。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医学著述,汗牛充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有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扁鹊和张仲景。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有一天他路过虢国,碰见太子刚刚病亡,他上前一看,认为不过是暂时昏迷引起的'尸厥',并不是真的死亡,便针药并用,竟然很快就把太子救了过来。从此,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便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他的著作《难经》,就是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和总结。
汉代的张仲景,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著成《伤寒杂病论》,他推崇辨证论治,开创了中医方药治病的先河。张仲景的《伤寒论》,因此被称为方书之祖,他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时至今日,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有一位医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黄元御。黄元御生于清朝康熙年间,他的老家是现在山东的昌邑县。黄元御自幼聪颖异常,他也希望有一天能考取功名,为国家效力。然而在30岁那年,他不幸患上了眼病,又不幸被庸医误治,导致左目失明,身体也因此差点垮掉。五官不健全,按照当时的规定,仕途已经走不通了。黄元御便怀着满腔悲恨,转而学医,希望不为良相,历代医家的医学著述看了一下,发现中医从仲景以下,各家学说,分门别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以黄元御这么聪明的人,竟然也不知该何去何从,可见中医学习之难。他感觉张仲景说的还是比较有道理,就集中精力来学习张仲景的《伤寒论》。历时三年,最后终于一朝而悟。他苦学三年之后,突然发现自己明白了,彻底地明白了中医的道理!原来中医并不像后人所说的那样,有各种门派之别,而是非常简单!并且这个道理从来也没有变过!历代名医的各家学说,不过是对中医的片面理解而已。大道至简,中医竟然是如此简洁易懂!当黄元御妙悟岐黄,领悟到中医的真谛之后,不禁对自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空明研悟,自负古今无双。这绝不是自吹自擂,那么黄元御到底悟出了什么呢?
他悟到了,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实际上都是一团气在不停地转,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升降回旋,如环无端。而人秉天地之气生,天人合一,所以人也是一团气,人这团气也在如环无端地不停周流着。
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疾病,就简单多了。脾胃是人体的中焦,人体这团气就是从脾胃开始升降周流出来的。人体这一气往上升的时候,就是身体的肝气和心气,往下降的时候,就是人体的肺气和肾气。脾胃之气位居中焦,成为肝心肺肾升降的枢轴。
人体的这一气,升不上去也会生病,降不下来也会生病,中焦脾胃之气转动不利也会生病。人所有的疾病,其实都是这样产生的。或者升不上去,或者降不下来,或者枢轴不利。治疗的时候,只要升不上去的帮他升,降不下来的帮他降,中焦不运的帮助他健运中焦,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很简单地治愈。
中医真的有这么简单吗?黄元御用这套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疗效,证明了事实果真如此!从此他的医术日进千里,很快就闻名遐迩。连乾隆皇帝久病不愈,都要请他去诊治。黄元御也是药到病除,毫不含糊,并因此被乾隆皇帝赐题'妙悟岐黄'。
黄元御把他这套一气周流,升降回环,如环无端的理论,系统地总结,著书留世,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圣心源》。
古时距今虽远,然而天地还是这个天地,人身也还是这样的人身,天地之间的道理并没有改变。黄元御的这套理论,他并没有看作是自己的发明创造。这套理论在黄帝、岐伯、扁鹊、仲景那个时代,就已经很完备了,古圣皆知,惟后人不解而已。所以黄元御把自己的书名定为《四圣心源》,以表明自己传承古圣心法的志向。
中医理论古今如一,并无二致。而自从张仲景以后,却只有黄元御一个人领悟透了这个道理。所以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中盛赞黄元御'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利用这套理论指导中医临床,用很普通的药物,作很简单的组合,来调节人体之气的升降,就可以达到效若桴鼓,覆杯而愈的疗效。
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疗效,不仅黄元御自己体会到了,我在临床上也能经常碰到。理论高度决定临证水平,诚非虚言。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我个人在临床上应用黄元御一气周流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初步总结。全书的内容安排,也是按照一气周流的顺序展开的,基本上就是沿着一气周流的路子讲了一圈。
愿我的这些个人体会,能够引导大家轻松地体悟到黄元御一气周流的境界,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中医不再难学,而治病成竹在胸!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