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转折:苏辙的节流与王安石的开源

诤苏06 熙宁转折:苏辙的节流与王安石的开源

熙宁二年(1069)是北宋政治风向的转折点。

这一年之前,崇尚文人治国的宋,官场君子意气甚浓,即便政争互斥,行动做派也都还算光明正大。

这一年之后,“圣人”王安石仿佛一块喷香的肥肉,吸引来了一队又一队的蝇狗之徒,从此后生生不息,直到帝国覆灭。

这一年的朝廷,有人生,有人衰,有人病,有人亡,故时人称为生老病死局。

生者,王安石也,意气风发,大权独揽,圣眷至隆。

老者,曾公亮也。自与韩绮争权,竟然引王安石入室。

病者,富弼也。这位时年55岁的宰相因反对新政,托病请辞,连续上表数十次。神宗无奈之下只得准奏,外放亳州。

死者,唐介也。在王安石的问题上,这位北宋著名的直臣给出了非常坚决的反对声音,直到这一年夏天,病情加重,因背部毒疮而卒,年60岁。

中国古代因此病而亡的名臣真是太多,西楚范增、唐孟浩然、明徐达、清曾国藩……

唐介身后,留下了一位孙女唐氏,这位唐氏可算是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古代爱情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唐氏育有一儿,名陆游,娶表妹唐婉为妻,后来唐氏硬让儿子休了原配。

听着耳熟了吧,这就是中国爱情史上经典的悲情场景——沈园之会的始作俑者。

这一说题外话又远了,还是回到熙宁二年这个生老病死的风雨朝廷吧。

当苏轼回到汴京后,被分派到吏部,负责官员军队的功勋定制和人事任命文书的处理事务,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中组部二级局。按常规的官场秩序,外放官员刚回来时,就被编到吏部这样重要而敏感的岗位上,可见朝廷对于苏轼的重视程度。

弟弟苏辙回京后,还没等到朝廷的任命文书,竟然先给皇帝写了一份内参。

这份内参的背景是,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当时帝国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银。神宗是位壮志凌云的年轻皇帝,一心想着强兵戍边,乃至收复燕云,但强兵的根源就是要有钱,现在国家财政这样亏空,让他非常焦虑。

苏辙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在疏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国库亏空的根源不在于收入少,而在于支出多。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节流。如何节流?当然要针对时局三冗:冗吏、冗兵、冗费。这也正是帝国三项巨大的财政负担。

在苏辙的执政理念中,裁冗是第一要务(节流)。

而王安石变法的理念逻辑则是开源。

这一点上,二人有着根本出发点上的不同。

神宗看了这份内参文件后,非常认同其中的观点,给出的批复意见是:苏辙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了解当前的民情政事,可惜一直在比较低级的机构中做事,很难有施展作为的机会,太可惜了。

随后,神宗亲自任命苏辙到制置三司条例司任检详官。

说来有意思,这个三司条例司正是为王安石变法专门设立的政府决策机构,其地位非常高,类似今天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北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王安石迅速启用了他心目中三位力推变法的青年才俊——

章惇、曾布、吕惠卿

《宋史·奸臣传》共记载二十二名奸臣,很不幸,王安石的眼光确实独到,他首先选中的这三位帮手,后来都荣幸入选。

对于此三人的历史评价,后世有争议,尤其是章惇的争议最大,有人说他是诤臣,有人说他是佞臣。

其实,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其辩证式的两面性,况且,这些历史人物,不是只在历史画面中出现一个镜头,而是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怎么可以一概而论。

既然是辩证的,那就应该允许每一个人,在每一个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以不同的评判标准来做出评价。

在这一系以苏轼为主视角的文章中,章惇,毫无疑问,毫无争议,奸臣二字,名副其实。

不急,后面留给章子厚的篇幅还很多。

至少现在,章子厚,还是苏轼最好的朋友之一。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