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王城发现一种“莫名”盔形器,经研究,它的作用和古人息息相关

考古发现中的乐趣,或许只有考古专家们才能有切身体会,每当出土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时,总会让专家们乐此不疲的钻研和探究,而且也会有一些惊奇发现。比如,双王城水库遗址发现大量的“头盔”,专家们研究之后哭笑不得,它竟然和食盐有关……究竟是什么样的“头盔”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食盐是我们生活必备的调料,别看它价格便宜,但要是少了它满汉全席都食之无味,可谓是菜肴“灵魂”,而且食盐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好处。根据史料记载,在炎黄时期我国先民就学会了煮盐,但是缺乏相关的实物资料,而出土的最早关于盐的文物还是商周时期的,但问题在于商周先民肯定不是最早吃上盐的,因此中国最早吃盐的先民在何时,就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谜团,直到双王城盐业遗址的发掘,谜团才慢慢解开。

双王城曾是一座老旧水库,位于山东寿光市的北部地区,但现在是南水北调工程沿途的调蓄水库之一。2003年6月,当地水利部门对双王城水库考察重建,结果施工人员在钻探时发现地下2-3米深有不少陶片,并且陶片上还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后来,当地博物馆的专家也闻讯赶来,他们经过一番研究确定,陶片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白色粉末则是海盐的凝结物。本身双王城水库也靠近渤海湾,因此推测地下有盐业遗址。

在此后的几年间,考古专家们对双王城水库一带展开了发掘,清理出大量的卤水坑井遗址,而它则是煮盐的基础。到2008年,整个煮盐遗址的轮廓已经略见雏形,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古老的煮盐遗址,专家们推断最早的一处距今约7000年。

在煮盐遗址中,专家们还出土了盐井遗址,盐池群遗址和大型盐灶遗址等,不过其中最多的文物还是一种尖底圆口的盔形器,外形就像头盔。盔形器的数量多达千余个,保存完好无损的也有好几百个,它们大小类似,高约20-30厘米,口径约25-40厘米,外表还有各种不同的螺旋线条,看起来也十分厚重。在一开始,专家们还以为盔形是用来储水的,但是仔细想想也不可能,因为它是尖底的根本放不稳,怎么储水呢?

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偶然发现遗址的盐灶上摆满了盔形器,于是一下就明白了盔形器的作用,原来是煮盐的。首先,将盔形器放在盐灶的凹处,刚好可以固定,每个盐灶可以烧20-30个盔形器;然后再将过滤后的海水倒入盔形器,并在盐灶下生火将盔形器中的海水煮沸,同时一边煮一边加海水,慢慢熬开。

海水煮开后水就汽化蒸发,在盔形器中形成白色的结晶,等白色结晶完全凝固之后,再将盔形器取出敲烂,取出白色结晶,即盐饼。这就是古代煮盐的大致流程,原理我们今天看来十分简单易懂,但您要知道在几千年前就能煮盐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后来还有一个疑惑,既然是在盔形器中煮盐,为什么盔形器上没有火烧的痕迹呢?

对此专家们一开始也琢磨了很久,甚至还怀疑盔形器不是煮盐的,还有其他的什么用处。后来,专家们发掘遗址时在盐灶附近出土了一些弧形泥块,并且泥块中含有大量的草木灰,在凸面还有火烧的痕迹,因此可以推测弧形泥块确实是被火烧的。专家们发现,弧形泥块凹面弧度和盔形器底部弧度相似,于是尝试将弧形泥块都贴在盔形器上,结果十分吻合。

专家们恍然大悟,原来盔形器并不结实,煮盐并不直接用火烧,而是在盔形器外部糊上一层含有草木灰的黄泥,所以糊上草拌泥就很好地弥补了盔形器不耐大火灼烧,长时间煮盐容易开裂这一短板。因此,出土的盔形器底部都没有火烧留下的痕迹,可见古人的智慧也不容小觑。或许,这一招也是古代先民在煮盐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让我们不得不赞叹。

双王城水库煮盐遗址的发现,也改写了中国盐业的发展历史,对专家们研究盐的起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食盐是大自然馈赠人类最好的礼物,也是古代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希望专家还能有更多的发现,让我们的历史变得更加有“味道”。

参考资料:

《中国盐业考古》 作者:李水城、罗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