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致良知”

这一理论形式把

心与理、知与行、

道德修养与

社会实践

融合为一

充分体现了

王守仁哲学

的创造性

一、良知的含义

“良知”的观念于

《孟子·尽心上》:

不学而能,良能

不虑而知,良知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

良知

即不依赖于

环境、教育

而先天具有

的道德意识

和道德情感

不学表示其先验性

不虑表示其直觉性

“良”即兼此二者

爱亲敬长

即最初的

自然体现

王守仁继承了

孟子的学说

知是心之本体

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悌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自然”、“不假外求”

良知并非

得自外界

而是主体

先天本有

内在具足

的规定性

王守仁

又赋予了良知

更丰富的内涵

使之具有

贯通体用

的根本性质

他认为:

“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

于是得出“心即是理”的结论

天理、本性、本心三者贯通

从而也使

本心直接

成为天理

的具体表现

与生发之源

王守仁的

良知概念,主要指其

“随时知是知非”的性质

更多突出了良知

自动地呈现于心

并为主体所觉知

的品格

“知”的色彩更浓

良知

就是人的

至善本性

直接而从

是非知觉

当下朗现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是非之心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

良知只是

一个天理

自然明觉发见处

只是一个

真诚恻但

便是本体

良知就是

至善本体

当下朗现而于

是非知觉之中

这种是非知觉

(自然灵昭明觉)

必然蕴含着

人决定一个

道德选择

的方向

应当如何

的道德原则

也就是天理

良知“体用一源”

知体之所以为用

知用之所以为体

不承认有超越于

体用之外的良知

因此他又说:

体即良知之体

用即良知之用

宁复有超然于

体用之外者乎

良知

即至善本体

在是非知觉

的当即呈现

与当下判断

或说由对

是非知觉

当下判断

所体现的

至善本体

传统儒学

对人在宇宙的地位

有一贯的认定,即:

“人者,天地之心”

《礼记》

王守仁的

致良知说

即继承了

这一传统

良知就是“天地之心”(宇宙之心)

亦即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说:

人的良知就是

草木瓦石的良知

若草木瓦石

无人的良知

不可以为

草木瓦石

岂惟草木瓦石为然,

天地无人的良知,

亦不可为天地矣

天地万物与人

原是一体

其发窍,之最精处

是人心,一点灵明

人之心(良知)到

万物之心(良知)到

天地之心(宇宙之心、良知)

是一个心(良知)

这个心(良知)

是天地万物(包括人)

之内在的根据(根源)

也就是最高

的宇宙本体

天地万物和人

原本一体

一气相通

但是正由于禀气

偏正通塞的不同

只有人的良知即

“人心一点灵明”

才是天地万物

意义发窍的

“最精处”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这些精灵

生天生地

成鬼成帝

皆以此出

与物无对

我的灵明,便是

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

谁去辨他,吉凶灾样

天地鬼神万物

离却我的灵明

那便也就没有

天地鬼神万物

良知是

价值意义的

创造性本源

具有绝对性

和普遍性

王守仁

不是从,存在论,的意义上立说

而是从,价值论,的意义上立说

正是因为

他对作为

宇宙人生

价值意义

最终根源

的良知有着深刻

体证和高度自信

所以感叹:

人若复得

完完全全

无少亏欠

不觉手舞足蹈

不知天地之间

更有何乐可代

并认定“'致良知'

是学问大头脑

是圣人教人

的第一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