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641期】【特别推荐】【河南】《智泉流韵》总编辑郭进拴原创《根在汝州》【之二】
第三章 姨父石磊园
华岳峰头立此身,
瑰奇磊落率天真;
风磨雨洗明如鑑,,
一派清光照后人。
──鲁慕迅
鲁立从棉校毕业后,就到了他在西安的姨父家。这个家他逗留的时间虽短,然而对他的毕生影响却不可低估。
鲁立从幼年到青少年时期,经历过四种家庭生活。这四个家庭四个层次,但每一个家庭都为他日后的画家生涯打下了深浅不同的烙印。从祖母的民间剪纸、外婆家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继父家学唱京戏,直到姨父家那个石头花园,都令他毕生难忘,受用终生。
他姨父名叫石成璿,1877年出生,字宝斋,号磊园,别署三石翁、磊叟、太华山人等,陕西华阴县义合村人。自幼聪颖好学、多才多艺,尤其喜爱书画。性诚朴耿直,有胆识,重然诺,称誉于乡里。其父德厚公为药材商,曾有恩与董福祥,后董任甘肃提督,擢磊园先生以18岁之乡村少年入其幕府任职。1900年八国联军陷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避难西安,议和后,磊园先生由董福祥之荐,随慈禧返京,供职于军机处。由是得以从宫廷画师学习书画并得见内府所藏真迹,奠定了他从事中国绘画的坚实基础。
1908年,31岁的石磊园出任设在鲁立的故乡临汝县的河南警官学校校长,授河南候补巡检。这期间,他经人介绍,与鲁立的姨母相识相知,结为伉俪。
石磊园目睹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常恨补天乏力;又受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之亲友石解人等的影响,乃于辛亥革命爆发时,毅然率河南汝州地区部队起义。民国以来先后任陕西省财政督办、陇东警备司令、冯玉祥部国民革命军少将副官长、杨虎城及高桂滋部少将高级参议等职。他任职期间一直吟诗作画不断。由于他对艺术的酷爱和对官场的厌恶,1928年51岁时辞去任职,归隐华山,专事绘画。
先生从小生长在华山脚下,对华山的峰壑木石无不熟悉,无不深情挚爱。所以还在壮年便放弃高官,归隐林泉,如他的诗中所写:“结庐僻地友朋稀,偶不游山便掩扉;问我荒斋何所有,泉清石瘦白云飞。”先生对华山的热爱,在他的诗中画里随处可见。齐白石曾在他的一幅画上题字:“画石当以石磊园为师。”华山“镇岳宫”三个大字就是他所书,刻于华山入口处的“脱俗”、苍龙岭的“乘龙攀云”、“回心石”等也是他的翰墨。其绘画多数作于华山镇岳宫,或署太华山人、莲峰山人等。石磊园的名字是和华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作品凝聚着华山的灵气,呈现着华山的风骨。
石磊园早看出鲁立是可造之才,就带他一起上华山度暑。
在华山的那几个月,鲁立随石磊园在海拔2090米的朝阳峰上看日出,晨露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东方地平线由乳白色渐泛赭黄,金辉四射;刹时,红日喷薄欲出,红色、金色、紫色的万丈光芒,在整个东部天空舒展开来,把半个天穹都铺满了。片刻,红日就像一颗刚从水中飘出的巨大气球,冉冉上升。黄河犹如一条金色巨龙,向着金辉耀目的太阳飞奔,红波闪闪,霞光熠熠。东海水雾,下系黄河金带,上托云霞红日,光彩夺目,雄伟壮观。他们极目眺望,关外的中原大地飞霞流彩;身后的秦岭和昆仑尚在雾霭中晨眠,似与华山浑然一体。
石磊园与华山道士交谊甚深,他们常常月下谈诗论道,还带着鲁立翻过“鹞子翻身”来到了赵匡胤与华山道士陈抟下棋赌华山的“博台”,经南天门,过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和朝元洞、避诏崖,登上了海拨2200多米的华山极顶落雁峰。他们站在冬夏不涸的仰天池旁,放眼俯视,但见云台峰山势峥嵘,轻云缭绕;五云峰古树参天,秀色可餐;金锁关林壑深秀,别开洞天;玉女峰楼阁玲珑,风光旖旎;朝阳峰魏峨挺拔,山势壮丽;松桧峰松柏虬蟠,乱云飞渡;莲花峰状若莲花,奇姿竟秀;碧楼丹阁的镇岳宫、“举手欲摇星斗近”的摘星台、令人眩目惊心的舍身崖、犹如刀砍斧削般的沉香劈山救母处,状如莲花瓣似的莲花洞、河神巨灵留下的巨灵足、华山最大的将军树等等,一一尽收眼底。
一次他们正在观景,突然间,黑云滚滚压在头顶,不一会儿就电闪雷鸣,山风裹着暴雨,劈头盖脑地猛浇了下来。他们快步跑到松桧峰上的杨公亭来避雨。放眼望去,远山近水,烟雾笼罩,危崖奇峰,时隐时现。整个华山,云腾雾涌,似乎处于飘渺之中,好像是仙山琼阁,他们则有腾云驾雾之感。看着那浓墨泼洒的美妙图画,迎着满亭的清风,鲁立完全沉醉在了浓如醇酒的意境之中!
雾散天开,乌云惊退,天色更蓝,山水更美!一道彩虹,横跨山涧,华山更有一番风情。鲁立看到悬崖绝壁上,流水潺潺,飞瀑腾空,珠花翻飞,在艳阳下映出了七色虹霓,溢光流彩。
当他们顺着“自古华山一条路”,退回到海拔1500米的“云头石”一带时,见石上刻有“白云仙境”四字。果然名不虚传,不一会儿,云雾翻卷着向他们袭来,四周茫茫一片,鲁立们眼前刹时成了漫无边际的雾都,在朦胧恍惚中,他们犹如置身于蓬莱仙境。近瞧,如棉絮平铺,连接天边;远望,几处山峰如海中仙岛,时隐时现,奇幻神秘;一阵山风吹过,那飘逸无定、若即若离的朵朵白云,追赶着、奔逐着、嬉戏着、聚散着,一会儿似异峰突起,一会儿又如茫茫平川。它似仙女们那婀娜多姿的裙裾,又像锦织缎绣、团花簇簇的玉带。它不停地飞转、升腾,你挤我撞,排列组合,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绝妙奇景,使人怎么也看不透它。停了会儿,风起云涌,犹如波涛翻滚,更是一番奇观。神秘莫测的华山云雾,把鲁立带入了“虚无飘渺”的“太虚幻境”。
华山那又圆又明的月,又清又醇的泉,姿色醉人的峰,神韵飘逸的雾,孕育了少年鲁立的聪明智慧,滋生了他粗犷的豪气,锻铸了他男子汉顶天立地、坚如磐石的骨气和志气!
鲁立和他的表哥、表妹,踏遍了华山的所有景点。闲下来就看姨父石磊园画画,看他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怎么下笔?怎么收笔?他写字时,也给几个孩子讲方法,教他们怎样练习,从那里入手?
尤其是鲁立从姨父那里学会了怎么做人?
他在画画时,见姨父有一枚闲章,上写“姓石爱石兼画石”,屡见于其画幅中。
先生的题句中有云:“石姓画石,相感以神。”又有:“我老石即是尔石老族长。”姨父爱石,则不仅由于姓石,而是基于对石的审美感受,是对石的品格的崇拜,是把石当作自己感情的寄托,理想的化身,进而以石为友,以石为师。先生的题石诗多是对石的品格的赞颂,如“生成骨鲠性贞坚”,“光明磊落是前身”,“知君清白是家风”,“赋性生来不染尘”,“天然傲骨自嶙峋”,“不雕不琢率天真”,“风骨崚嶒”,“品格玲珑”,“石之品最为清高”等等。先生所赞赏所崇拜者是石之崚嶒傲骨、磊落胸怀、坚贞品格、玲珑智慧、清白德操、率真性情。其实这些优秀的品格都是人自身品格的映照,都是人赋予石的。人若没有这些品格,又怎能写出这样的诗,画出这样的画呢?
鲁立在华山见先生画之石品类甚多,而最常画的则是太湖石,就问先生画石之诀,先生即以:“绉、瘦、透、漏”4字诀授之,并以所画太湖石为例加以阐明。“绉、瘦、透、漏”正是太湖石的特征,也是和东坡、米芾、板桥对石的审美旨趣一脉相承的。齐白石老人对其评语中所说的“气度雄浑”一语,对其艺术风格的美学特征,即以“雄浑”二字概之。
石磊园先生人格高尚,修养全面,诗书画俱精,借物抒情,赋诗言志,俱见胸襟气度。他在继承中国文人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成就卓然,不愧为一代画石大家。
他的画品、人品、艺德,都在鲁立的心灵深处打上了烙印,影响了鲁立整整一生。
第四章 开封求学记
任花开花落,蝶舞莺啼,风风雨雨,旧梦都随风吹去。
──鲁慕迅
从华山下来后,鲁立不愿老在姨父家吃闲饭,先在西安仁和小学当了一段代课教师,终因思乡、思母心切,准备回河南老家。
此时,出现了“八号桥事件”,桥下掉了几节车箱,死了好几百人,铁路停运。
又焦急地等了一段时间,真是度日如年。鲁立每天都到火车站打听消息,问何时才能通车?
后来,火车把鲁立送到桥西,他步行穿过桥洞,桥下到处血迹斑斑,腥臭难闻,蛆蝇满地,非常恐怖。鲁立庆幸那天姨母执意拘留他,没有坐上那趟火车,又躲过一劫。他捂住鼻子,不敢出气,快速跑到桥东,坐上了停在那里的回河南的火车。
他先到临汝看望了奶奶和舅舅一家,又步行到南召看望母亲。
途经鲁山一个路边小店时,鲁立突患重感冒,店家给他熬汤药、喂姜汤,晚上将其它空位上的被子都给他盖上。病好离别时,店家不但没收他的钱,还给了他一些路费。他含泪记下店主姓名,后登门谢恩时,店主夫妻已不知去向,他只好怅然而去。
回到南召后,母亲望着久别重逢的儿子,悲喜交集,几次落泪。懂事的鲁立一边给母亲擦泪一边劝说道:“娘,别哭了,您看我不是又活着回来了吗,个子也长高了,我也成了大人,您该高兴才对呀!”母亲这才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破啼为笑,道:“是啊,我娃长大了,知道疼娘了……”
鲁立在南召县中教了一学期美术,有个机会可以上大学,开封教育函授学院大学讲习班招生,半工半读。鲁立报名考试后,很快被录取。后来学院创办人借蒋介石生日之机,忽发奇想,将学院改名为中正大学,借机向蒋介石献寿。牌子打出后,一下子来了几千人,排着长队交学费,鲁立们一天到晚,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仍收不及学费。
然而,好景不长,有关部门说学校没备案,校长是骗子,把他抓起来了。一些报纸则说校长是当代河南武训,写文章、发消息,替校长说话。后来通过胡宗南的关系,将校长放了,但学校名字也改成了嵩华学院。
鲁立在这里认识了德高望重的谢瑞阶老师,谢老师每一星期给他们上一节美术课,鲁立还多次到他家里请教,正式拜谢瑞阶为师,后又拿谢老师的画回去临摩,当面向谢老师请教。谢老师经常给鲁立讲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给他讲佛学知识,教他积德行善。他对鲁立的影响不仅是画画方面,讲如何做人比艺术方面的还要多,对鲁立影响很大。
鲁立在上大学期间,把名字改成了鲁思淼,他经过废寝忘食的艰苦努力,计算出了《教育统计学》中的中数和平均差的新公式,陈志潼教授看后用他的算法验证无误,并将鲁思淼的《计算中数之另一新法的发现》发表在《教育函授杂志》第一卷第五期上,陈志潼教授还特意写了编者案:
鲁思淼君,好学沉思,成绩优异,每每稍予指点,即能精益求精……
学校还出了布告,予以褒奖。
在这期间,鲁思淼的同学余昂经常介绍一些鲁迅的小说、杂文,赵树理的小说和进步刊物《观察》、《时与潮》等让他看。
鲁思淼非常爱读鲁迅的杂文,仰慕鲁迅先生的铮铮铁骨,尤其是当他看到官场腐败、贪官污吏横行、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更是义愤填膺,从1948年初开始,他便以鲁慕迅的笔名在《中国时报》、《民权新闻》发表杂文、诗歌、漫画等,讲真话,抒真情,抨击时弊。他把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他在1948年开封出版发行的《中国时报》副刊以鲁慕迅的笔名发表了《“丰画”举偶谈》,对丰子恺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1948年4月20日发表的《贪污与迷信》一文中写道:
贪污和迷信,只是一个社会病中的两种病症,决不能分开去治疗,就像治疟疾,不能单单去治烧治冷一样,害疟疾是有疟虫作崇,非吃金鸡纳霜不可,害社会病也有社会病虫,就是这种病虫才给人贫病灾难,叫人贪污,迷信,带来了失业饥馑……治疗这种社会病,也要对症下药,才能见效。
不过话又说了回来,虽有回春妙手,道地良药,但是,还要自己肯去吃药才行!
他在1948年6月17日发表的《夜鹰赞》中写道:
夜鹰,夜鹰,我爱你!
你生长在黑暗里,战斗在黑暗里。
他们说,你是不祥的东西;
然而我偏偏爱你。
你没有鹦鹉的巧舌,凤凰的美丽。
你不像夜莺给黑暗歌功颂德,
你不像杜鹃声声悲啼。
你铁面无私,单说不祥的言语。
他们说:听见夜鹰叫,便要死人的。
那死的该是他们自己!
他们是黑暗的动物,吸血的虫类。
你不但叫叫而已,
你还要用你犀利的爪嘴,
杀死黑暗的动物,剥去黑暗的皮。
今夜你又远远的叫起,
我知道那儿又有该死的东西。
而这里,
该死的东西正不少;
你却为什么不叫呢?
来吧!夜鹰,我们欢迎你!
──六·五,夜,闻远处有夜鹰声,感而作此
鲁慕迅的《也谈谈太阳镜》讥讽嘲笑了评锡的《谈谈太阳镜》“可以使你偷看了女人的大腿,而仍不失道学的尊严。”“‘六十万’一架,的确便宜,亲起来粉脸红唇倒也美观。”“那末我也希望AO厂能造4亿架太阳镜卖给中国人,果真如此,则中国的富强,已是何等可观!”
此文刊出后,评锡看了大怒,特地写了一篇长达数千字的《答大腿文学家》,对鲁慕迅极尽了谩骂之能事,报社编辑让他看了稿子,不予刊登。其实鲁慕迅的这篇稿子已被编辑删了许多。否则,更不知评锡君会气得如何?也许要大哭起来。
这期间的鲁慕迅以笔作刀枪,发表了《蝇子》、《路上》、《为曹操伸冤》、《肃犬》、《治安安治》、《祈祷》、《我质问编辑——兼谈谈典故》等等。
他在《治安安治》中写道:
东棚板街五十五号被抢还没有两天,接着六号又发生了抢案;不但时间上离得太近,并且六号与五十六号又恰巧是对门。
按理说,开封是省会所在治安机关林立,不应该发生这类事的!何况东棚板街还有着警察分所和满街的驻兵(如十二号四十八号等户内都有驻兵,六号内最近以前还有驻兵)?强盗,的确也太大胆了,不过总希望强盗真是强盗,否则就太不成话!
但毕竟强盗还好,他们的对象只是富人,他们的行动只在夜里;而外便不同了,我曾在光天化日众目共睹的大街上看见把车夫打得满脸流血,还拉着枪栓说:“狗X的,枪毙你!枪毙你!”我辈小民,目睹这惨状,这拳脚,又怎能不惴惴以待其临呢?除了有钱人等着被抢,没钱人等着被打,此外,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那末就让人打吧!只要留得狗命,不被枪毙。
血流在外面,泪流在肚里!
鲁慕迅恨透了疯狗,恨透了比疯狗还凶残的国民党特务。他怀着极其愤怒的心情,在《肃犬》一文中声泪俱下地写道:
女师学生萧文国被疯狗咬死了。
……狗这种东西也的确可恶,应该肃清。
……
人吃人本是常事,外国狗吃中国人也还可说,而今是中国人豢养的中国狗也吃起人来,这怎能不使人愤怒与惋惜呢?
日本的狼犬是怎样的撕开我们的同胞的胸膛,大嚼着肺腑心肝,该都不会忘掉:女师学生萧文国的被咬而死,也才只过去两天,这是血写的狗的罪状。血不能白流!为了给死者复仇,为了活着的人们不再被继续咬死,那么,来吧!让我们肃清这些狗!肃清这些丧心病狂的疯狗!
一九四八·五·二七
他的多篇杂文都被《中国时报》副刊发表在头条位置。
编辑看出这个年轻人敢说真话,就约他到编辑部谈谈,编他文章的编辑名叫李淑英,是中共地下党员。后来南下开介绍信时,主管填表按章的正是李淑英,就欣然在介绍信上填写了“鲁慕迅”三个字。他说:“我真名叫“鲁思淼,鲁慕迅是我发表文章时用的笔名,你填错了,能不能再填一张?”
李淑英说:“鲁慕迅这个名字多好,多响亮啊!以后就用这个名字吧!”从此,鲁慕迅就成了他一直使用的名字。
在开封半工半读的日子里,鲁慕迅住在眼光庙,离河大很近。他们在大殿办公,四处通风,冬天穿得又单薄,冻得浑身直打哆嗦。那时候,他常常刻钢板,把手都冻烂了。吃饭伙食也很差,经常忍饥挨饿。嵩华学院只为他做过一套衣服,没有一分钱的经济来源,他和家里也断了联系。头发长得都到肩膀上了,也没钱去理发,日子过得极其艰难。
1948年开封第一次解放时,打了几天几夜,国民党飞机狂轰乱炸,城门被堵死,后来解放军用大炮轰断了一段城墙,鲁慕迅和几个同学才从缺口逃出。路上见到几百具尸体,有的蹲着,有的躺着,有的肚子已肿胀,血水污水四处奔流。鲁慕迅闭住呼吸,快速离开了这惨不忍睹的地方。
是啊,谁无父母?谁无妻儿?他们有什么罪,竟来战场上送死?
第五章 智斗中统特务
迢递关山万里程,
猿啼虎啸客心惊;
不堪回首来时径,
前路山花照眼明。
──鲁慕迅
1948年开封第一次解放时,由于解放军很快就撤走了,学校的人也陆续散去,鲁慕迅到一个叫齐寨的小乡村,当了一个多月的小学教师。还在一个救济机构,吃了一段时间的杠子馍。这时,河南大学转到了苏州,一个助教回开封接教授们的家属,说他可以在河大旁听,有教授管他吃住。鲁慕迅就到了苏州在沧浪亭听了几堂课。鲁慕迅抓紧点滴时间,想多学点知识。开始他和教授一起做饭吃,后来因国民党政府实行物价管制,物价飞涨,教授也很困难,就给他一点钱,他每天上街买碗面吃,后来这也没有了,他就买点烤红薯吃,买地摊上已变质的便宜香蕉来充饥,直到现在闻到香蕉味他就反胃。
这期间,鲁慕迅跑遍了苏州的大小公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艺圃、耦园、怡园、环秀山庄、拥翠山庄、东园、退思园、寒山寺、虎丘山、枫桥……到外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苏州那瑰丽多姿的山光水色令他陶醉,那古朴典雅的园林之美使他留连忘返。鲁慕迅对公园的建筑、布局,有了很全面的了解。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鲁慕迅身无分文,最困难的时候,一天,突然在苏州街头碰上了几个嵩华学院的同学,告诉他镇江有一个收容机构管饭吃,鲁慕迅当即和同学们来到镇江。
1948年12月又到了芜湖补习班大学部,有席棚子住,有饭吃,还上了几天课。可是不久,解放军逼近长江,江南人心惶惶,补习班的同学们正不知何去何从?这时补习班主任方宏孝(国民党的中统特务),面对国民党军节节败退的局面,就把学生都集合到操场上,指出补习班已难于继续下去,动员大家一是参加新军,到台湾去,反共复国;二是留下跟他一同打游击。
这时,一位与地下党有联系的同学杨先荫就和鲁慕迅等几位同学在班中私下串联做工作,要大家不要听班方的欺骗宣传,争取回家。回家也就是回解放区。经过紧张的工作,待方宏孝第二次召集同学们“训话”并要大家报名去台湾或打游击时,竟没有一人报名,他恼羞成怒,用威胁的口气问:“不去的举手!”居然多数都举了手,使他十分狼狈。事后他把胆大冒尖的鲁慕迅找到办公室进行威胁,鲁慕迅则只说:“我们年龄小,还不能当兵打仗,只要求读书,这里不能读书就回家。”同时窗外也聚集了一批同学,齐声“吼!吼!”示威,方宏孝只好一挥手说:“你先回去,好好想想。”
这时杨先荫、鲁慕迅等一班同学已经和班方撕破了脸,恐怕特务暗地下手,便匆匆离开芜湖,到南京娃娃桥杨先荫家暂住,打算取道下关,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回解放区去。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3) 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必须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