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我们还要知道一些背景

因为《论语》的每一段都很短,前后连贯性也不是很强,因此想要准确了解每一章节的意义,我们不仅要知道文本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还要了解文本背后的时代背景、地理背景、人文背景、政治背景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获悉章句大义,避免陷入前人的以讹传讹,或断章取义,或穿凿附会,或望文生义。

第一,要大概了解孔子的生平,如出生地、家庭状况、经历、大事记等。

如《八佾篇第三·一五》,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如果了解孔子的出生地,就不会对“鄹邑”产生疑问了。

《为政篇第二·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基本勾勒了孔子的一生。

简单看一下孔子的年谱和大事记。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子路为季氏宰,孔子为了削弱私家以强公室,向鲁定公建议:“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今三家(三桓)过制,请皆损之。”(《孔子家语·相鲁》) 遂将堕三都。

当时,正值叔孙、季孙之家臣侯犯和南蒯各据其都叛,叔、季二氏也支持 这一主张,于是先拆毁了叔孙氏的郈邑(今山东省东平县南)和季氏的费邑(今山东省 费县)。堕费时,费宰公山不狃乘鲁都(曲阜)空虚,率费人攻曲阜,幸赖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二大夫率部反击,败公山不狃于姑蔑(今山东省驷水县东)。公山不狃逃奔齐国。遂堕费。 可是再去堕孟氏的成邑(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时,却受到孟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而失败。堕三都至此半途而废(《史记·孔子世家》)。

55岁:公元前497年,周敬王二十三年,鲁定公十三年。鲁国得治,齐国畏惧。齐欲败鲁政,于是便选美女八十人,衣以文衣,并文马二十四驷馈鲁君。季桓子受之。鲁君臣荒于女色,怠于政事,多日不听朝政,也不按礼制送膰肉(当时郊祭用的供肉)给孔子,孔子失望,于是去鲁适卫,开始了十四年访问诸侯列国的活动。

孔子到卫后,居住在卫都帝丘(今河南省滑县)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按照孔子在鲁国的待遇给予俸禄。后卫灵公听信谗言,监视孔子,于是孔子便在这一年的十月去卫适陈。在过匡地(今河南省长垣县境)时,匡人误认孔子为阳虎(因阳虎曾欺压匡人,而孔子的长相又极似阳虎),围困了孔子。后经蒲地(也在长垣县境),适逢公叔氏欲起事,又被围困。孔子与蒲人订盟,返回卫都,住在蘧伯玉家。

56岁: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孔子回到卫都,曾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不悦;灵公与南子还让孔子为次乘招摇过市。

59岁:公元前493年,周敬王二十七年,鲁哀公二年,孔子在卫。孔子见卫灵公不能用他,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史记·孔子世家》)由此,决计离卫西去,投奔晋国赵简子。走到黄河边,听说赵简子杀害了两个贤人,不由得临河而叹,返回卫国,然后去卫如曹适宋。

在适宋的路途上,曾与弟子习礼于枟树之下,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派人把大树砍倒了。孔子微服而行,逃到郑国,郑国也没有接待他,只好取道适陈。夏,卫灵公卒,立蒯瞆之子,是为卫出公。

60岁: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鲁哀公三年,孔子在陈。这年秋,鲁国季桓子病,后悔过去未能长期用孔子,而影响了鲁国的振兴。临死之前,嘱其子季康子要召回孔子以相鲁。后来由于公之鱼的阻拦,季康子改变了主意,派使改召孔子弟子冉求。冉求将行,孔子说:“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也。”(《史记·孔子世家》)这一年,孔子已经六十岁了,他很想回到家乡,能为鲁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孔子曾说:“六十而耳顺。”意思是说这时他听到任何事情,都能立即辨明是非。

63岁:公元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鲁哀公六年,孔子在陈。这年吴伐陈,楚来救,陈国大乱。孔子离陈过蔡地去负函(楚地,分河南信阳,楚有贤大夫沈诸梁即叶公驻此),在陈蔡间被困,绝粮七日,弟子饥馁皆病,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止。子路等由于屡遭挫折,对孔子之道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认识到孔子道大,不为当时所容,“是有国者之丑。”孔子为有颜回这样的弟子感到高兴。(《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路上连续遇到当时的一此隐士,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舆等的嘲讽,桀溺劝子路跟他们一道做避世之人。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表示了为改变天下无道局面的决心。

孔子到了负函,与叶公见面,叶公问政,孔子说:“近者说(悦),远者来。”(要使境内的人都喜悦,使境外的人都向往而来)。叶公又通过子路问起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子路不知如何回答。孔子说:“女奚不曰:'其为何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楚昭王欲重用孔子,使使奉币来聘,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由于楚令尹子西的阻拦,此议遂止。孔子在楚讲学问当时比较落后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传播了中原文化。

64岁:公元前488年,周敬王三十二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孔门弟子多仕于卫,要求孔子返卫,孔子便返回卫国。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夏,鲁哀公与吴人会于鄫(今山东省峄县境内),吴向鲁索取牛、羊、猪名一百头为祭品。吴太宰讙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辞谢,子贡以周礼说服了伯讙,维护了鲁国和季康子的尊严。

68岁: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在鲁。春,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求为季氏将左师,与齐军战于鲁郊,克之。季康子问他是怎样学会作战的,冉求说,学于孔子,遂荐孔子于季氏。季康子派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归鲁。至此,孔子结束了访问列国诸侯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孔子返鲁后,鲁哀公问政,孔子曰:“政在选臣。”(《史记·孔子世家》)又问:“何为则民服?”孔子回答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季康子欲行“田赋”,即将军费改按田亩征税,使冉求问孔子,孔子曰:“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季氏不听(《左传·哀公十一年》)。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并继续聚徒授业,培育治国贤才,据史载:“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69岁:公元前483年,周敬王三十七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在鲁。春,鲁实行田赋。夏,鲁昭公夫人孟子卒,孔子往吊。与鲁太师(乐官)论乐,孔子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热烈),从之纯如(和谐),皦如(清晰),绎如(络绎不绝)也,以成”。孔子又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

冬十二月(周历十二月相当于夏历十月),鲁国发生蝗灾,季孙问于孔子,孔子说:“丘闻之,火伏而后蜇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左传·哀公十二年》)十二月属冬季,不该有蝗虫。孔子认为这年十二月有蝗虫,不是自然界反常,而是司历者算错了时间。

孔子之子伯鱼卒。

70岁:公元前482年,周敬王三十八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在鲁。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也就是说,到了七十岁,任何想法和做法都不会越出仁道原则和周礼所定的规矩了。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71岁: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在鲁,作《春秋》。春,管山林的人(“虞人”)在曲阜西边的“大野”打猎,捕获一只怪兽,据说是麟,孔子说:“吾道穷矣!”于是绝笔,停止了修《春秋》。

颜回死,享年四十一岁,孔子哭之恸,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72岁:公元前480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在鲁。冬,卫有政变,蒯瞆逐其子出公而自立,是为卫庄公。孔子弟子子路此时为卫大夫孔悝的邑宰,死于难,孔子恸甚。

73岁: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周历四月十一日(即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寝疾七日而殁,葬于鲁城(今曲阜)北泗上。鲁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临别而去,哭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墓凡六年,然后离去。

第二,要了解人物关系。

如《八佾篇第三·十三》,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王孙贾:卫国权臣。据说他是周王之后,因得罪周王,出仕于卫。他的问话,用的是比喻,带有挑畔意味。

《八佾篇第三·十九》,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鲁定公,姬姓,名宋,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鲁国第二十五任君主。他为鲁昭公的弟弟,承袭鲁昭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5年(公元前509-前495年)。

春秋时期,鲁国大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把持。鲁昭公听说孔子开坛讲学,主张“君君臣臣”以及“仁政”,召见孔子,与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孔子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哀公鲁定公之子,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公治长篇第五·一》,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戳。”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治长,鲁国人,孔子弟子。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勤俭节约,聪明好学,知书达礼,德才兼备。相传他能听懂鸟语,但却因为这个无辜获罪。孔子对公冶长没有实罪却身陷囹圄深感痛惜,将女儿给了他。

南容,鲁国人,孔子弟子。南容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他能够审时度势,顺应时变,天下有道就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天下无道则明哲保身、免于刑戮。他潜心研习礼仪、勤修文史。孔子将侄女嫁给此人。

《雍也篇第六·二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春秋时期女政治家,卫灵公为夫人。她生性淫乱,与宋公子朝有染。

《述而篇第七·二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桓魋,宋国的司马向魋,因为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又叫桓魋。

交代一下事情背景,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说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死孔子,孔子只得离开这个地方。孔子走后,桓魁就把孔子和学生们曾经坐在树底下的那棵树砍掉了。弟子们催促说:“我们可以快点走了。”孔子说:“上天既然把传道德的使命赋予我,桓魋他又能把我怎么样!”

《泰伯篇第八·一》,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三让天下,周太王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姬昌。泰伯就和仲雍逃到吴地,这是一让。周太王死后,泰伯没有回来奔丧,是第二让。守孝期满后,泰伯一直没有回来,这是第三让,所以他被称为有至德。

还有伯鱼是谁?他和孔子什么关系?

还有《宪问篇》和《卫灵公篇》的多个章节,细数了南宫适、裨谌、世叔、子羽、子产、子西、孟公绰、臧武仲、公叔文子、公明贾、晋文公、齐桓公、仲叔圉、祝鮀、王孙贾、陈成子、蘧伯玉、公伯寮、臧文仲、柳下惠等一众诸侯大夫,还有晨门、荷蒉、接舆、荷蓧等没有姓名的隐士。

第三,要了解地理状况

《八佾篇第三·九》,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杞:国名,杞君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的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其后迁移。宋:国名,宋君是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八佾篇第三·一四》,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说:“周代的礼教制度参酌了夏殷二代,形成了多么灿烂可观的文化啊!我是遵从周代的。”

《子路篇第十三·七》,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第一代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卫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周公与康叔二人是兄弟,感情也很好。二个诸侯国是由他们兄弟俩之后分别继承发展下来的,他们也继承和发展了周公的礼乐制度,所以二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如兄弟一般相近。

另外,还有像颛臾,鲁国的附庸国等这些。

第四,要了解人文背景

《学而篇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为什么会快乐?他推崇的是什么?

《为政篇第二·二三》,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讲的历史的演变。

《八佾篇第三·二五》,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要了解韶是舜代乐名,武是周武王乐名。

《里仁篇第四·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孔子的理想信念。

《雍也篇第六·二二》,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要了解鲁国是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于是鲁国成了有名的礼仪之邦,各国诸侯学习周礼就必须前往鲁国。所以孔子说,齐国只要一改善,就可以达到像鲁国那样的教化;鲁国如果一改善,就可以达到周公时的王道理想。

《雍也篇第六·二八》,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了解孔子毕生的追求和努力。

《卫灵公篇第十五·一O》,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

孔子回答颜渊的这些为邦之道,都有其合乎礼、合乎道的要求。沿用夏历,合乎自然规律,可以方便于农作,有其合理性;乘坐殷商大车,实在检朴,有其实用性;穿戴周朝冠冕,隆重虔诚,有其礼的要求;听舜之韶舞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25》)但郑国的乐曲放纵沉溺,应予摈弃;善辨谄媚的人危险奸诈,应当远离。

《微子篇第十八·一O》,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会疏忽慢待他的亲族;不会让大臣抱怨没有受到重视;长期追随的属下没有严重过失,就不要弃之不用;不要对一个人要求十全十美。”周公,姬旦,周初制礼作乐的圣人。鲁公,是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

第五,要了解时代和政治背景

讲三桓的僭礼,如《八佾篇第三·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第三·二》,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八佾篇第三·一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有些在《史记》中描述的较为详尽,如《公治长篇第五·二一》,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据《史记》记载:“鲁使使召冉求,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将大用之。’是日,孔子有归与之叹。”意思是讲孔子等在陈国的时候,鲁国来人召冉求将大用之。孔子马上想到还在家乡的那些学生,他们虽然狂简,斐然成章,但担心他们的能力不足以担大用,孔子感叹自己不知道怎样去指导他。

《雍也篇第六·六》,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就是他,让被三桓赶出鲁国的孔子重新回来的。所以对这个人应该简单介绍下,季康子,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史称”季康子”。事鲁哀公。当时三家专权,季氏最大、最有势力,特别是季康子,最为专权。

《述而篇第七·一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史记·孔子世家》对此事的记载,多了 “学之”两个字,“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子罕篇第九·五》,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将要到陈国去,经过一个叫匡的地方,弟子颜刻替他赶车,颜刻用马鞭子指着说:“从前我进入过这个城,就是由那缺口进去的”。匡人听说,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来了,阳虎曾经残害过匡人,于是匡人就围困了孔子。

《子罕篇第九·一四》,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据史载,应该是在公元前484年,即鲁哀公十一年。当时季康子听从孔子弟子冉求的建议,派人迎孔子回国,孔子也在此结束了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生涯,回到自己的国家。

《子罕篇第九·一七》,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本来是想辅佐卫灵公做一番事业,帮他治理国家,推行周公之道,可是卫灵公对孔子并没有重用。卫灵公宠爱南子,有一次卫灵公跟南子出行,邀请孔子一道,卫灵公让孔子坐在后面的车上,他和南子坐在前面的车上招摇过市。孔子看出卫灵公这个人是重色不重德的,于是就发了这番感慨。

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阳货篇第十七·五》,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按《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适,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说公山不狃是季氏的家臣,但不得意于季氏。因和阳虎合谋想废除三桓,但最终失败了。

《阳货篇第十七·七》,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佛肸,晋国赵简子专政时,攻打范中行,范中行的家臣佛肸是中牟县长,据地反叛赵简子。

《微子篇第十八·三》,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据《史记·孔子世家》: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白话如下,他日,景公又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景公听了大悦,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赏给孔子。晏婴劝阻说:儒者这种人,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他们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为了葬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自从那些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下去,礼坏乐崩已有好长时间了。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之后,齐景公虽然很有礼貌地接见孔子,可不再问起有关礼的问题了。

《微子篇第十八·四》,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据《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

当然,了解了这些背景以后,并不是一定能真正抓住和领会孔子的思想,我们还是要旁征博引,利用一切可以的材料来对原文进行深入研究,尽可能地还原和厘清孔子所想表达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