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决赛复盘!24岁樊振东正值壮年,为何会再输32岁马龙?

在7月30日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男单决赛中,国乒世界排名第一的猛将樊振东2-4不敌队友马龙,遗憾无缘冠军。
在此之前,樊振东已经在世乒赛、世界杯、总决赛、公开赛、全运会等各大赛事上被马龙击败,没想到这次24岁、正值当打之年的他居然还是败给了已经32岁、早就进入退役倒计时的对方,那么樊振东在技战术上究竟输在哪些方面呢?
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总结。
一、发球太过保守,逆旋转侧上体系理应多一点

老球迷们都知道,樊振东的优势是相持,是阵地战,而不是前三板斗短、打控制,所以他应该力争早点进入上旋球相持阶段,尽量避免与马龙进入下旋、搓摆、抢攻的套路当中,那么从一开始就应该多用逆旋转侧上体系的发球,以此来强行逼马龙打上旋。
但是在本次比赛中,樊振东的发球明显还是不够大胆,仍然以正手下旋短球为主,而这样的球对于马龙的威胁明显不够,反而让对方打得很舒服——樊振东可能是怕逆旋转发球容易变成奔球、然后直接出台被马龙抢攻,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本次比赛他还是不够自信。
二、接发球拧拉太少,仍然无法摆脱马龙的搓攻体系

如果说发球环节已经出现了较大问题的话,那樊振东的接发球则是犯了极其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搓攻套路太多,直接上手拧拉太少,而这个办法也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所有牵制马龙这种前三板好的选手的最佳办法。
然而在本次奥运决赛中,樊振东的反手直接拧拉运用得很少,自己接发球仍然是大部分在和马龙进行搓、摆、控制与反控制,这种球就很难给对方构成威胁——在马琳等人退役后,马龙的台内控制已经在乒坛无人能及,樊振东扬短而避长,焉能不败?
三、相持球率先发力意识不足,多次被马龙压制

相持球原本是樊振东的绝对优势,但在本次与马龙的对决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将拼得非常凶,经常在比赛过程中率先发力,尤其在樊振东的优势环节——反手对抗中显得更为明显,高压带弹拨、翻挑等反手台内球经常令师弟防不胜防。
至于正手对抗的话,樊振东同样没占到什么便宜,马龙的正手原本就是世界最顶尖的,缺点在于绝对力量不是特别大,但优点在于对旋转的理解深,相持对拉的时候弧线长,所以樊振东一定要率先拉出力量来,让马龙难以做足旋转,可惜这点也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总的来说,樊振东、马龙都是世界最顶尖的运动员,打法也是各有所长,我们不能说前者的水平就一定比后者差,所以胜负的结果看似是源于技战术布置有误,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心理方面。
试问,奥运会的决赛,樊振东上来就在首局0-7落后,这算怎么一回事?整场比赛打下来,感觉是32岁的老将在拼24岁的年轻人,谁的心态更好?樊振东终究还是没能过自己的心理关,在该朝气蓬勃的时候打得畏手畏脚,那失败就难以避免了。
希望小胖能好好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在下次世界大赛遇到马龙(如果还有机会的话)的话能打出自己的特长,赢得对决的胜利: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