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与赵北长城
张志军
尚义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再往南就是华北大平原。在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横亘着一道蜿蜒起伏的沟坎,西起尚义的大青山,经石人背,过张北的野狐岭、桦皮岭,再过赤城与沽源交界的冰山梁,出承德境内的丰宁、围场,与大兴安岭相接。这道沟坎落差有几十米到数百米,从平原上看是坎,是一道道山岭,西端为大青山、大马群山,东段为苏克斜鲁山,要从平原往高原上走,如同爬坡过坎。若从高原往下看又是沟壑,低而平缓,遍布河川,从高原往下走只有不多的几个豁口(隘口),崎岖陡峭,坎坷难行。在历史上,这一段沟坎被称为“山”或“岭”,其低凹处又称为“塞”或“赛”,体现在一道道山峦或一个个地名里,如西塞、东塞,野狐岭、桦皮岭等。到清代称为“兴安岭”或“内兴安岭”。《大清一统志》载:“兴安岭,正黄旗察哈尔(时驻牧今兴和、尚义县南部)北,其山甚高大,自张家口迤逦而东,绵亘千里,为漠北蒙古诸部落道里适中之所。”清乾隆时期,直隶总督孙嘉淦写给乾隆皇帝的《请于开平、兴和添驻满兵奏折》中提到:“口外之山,绵亘千里,名曰大坝。”此沟坎正式有了“大坝”的名称。这条大坝从地貌上将坝上与坝下划为两个不同的生态区域,坝上高寒干燥,坝下低湿多雨,不仅在地理、气候、植被等自然上体现出差异,而且成为古代不同民族间交汇来往的接触区,也成为历代长城的基本走向。而今日的尚义县境本身就含有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的地貌单元,在各民族对抗、交汇、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更具有典型意义。商、周时期,尚义县境属鬼方活动区。在商朝有许多小国都被称为“方”,如土方、吕方、苦方、龙方、马方、蜀方、盂方等。鬼方是商周时期活动在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部落,其势力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东至河北北部。鬼方在黄帝时期称为“荤粥”(音xunyu);尧舜时期称“荤粥”、“山戎”、“玁狁”(音xianyun);夏朝称荤粥;商朝称鬼方。鬼方是商朝时期的主要外患。史籍有“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的记载。这里的“高宗”系指殷商中兴之主武丁。鬼方被武丁打败后,经过远遁、隐匿或迁徙,逐步分化,有一部分融入中原,有一部分依然在生活在原地域。到西周时称昆夷、玁狁。春秋时期,县境属戎狄活动区。戎、狄均为对游牧部落的称呼。戎,是少数民族的一支,因主要活动在西部,一般称为西戎,不仅人口数量大,而且居住地区广,并逐渐从西方迁至东方和北方,有允戎、姜戎、犬戎、代戎、山戎等分支。其中山戎出自鬼方,自为一族,在春秋战国前一度相当强大,在河北省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曾建立了孤竹、令支、屠何、无终等国。山戎势力强大,不断南下侵扰中原,与燕、晋、齐等中原诸国屡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随着历史的变迁,山戎人在游牧的同时,逐渐开始了农耕。《管子·戎篇》载:“齐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钦定热河志》载:“戎菽又名胡豆,种出山戎,北土甚多,百谷之中最为先熟。”而冬葱,就是今天的大葱。有资料表明,后来戎的一支——代戎,先于七国称王,建立了古代国(今河北蔚县及周边地区)。狄,一般称为北狄,指北部各部落。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北及山西、河北的中部与北部,有许多强悍有力的部落统称为戎,只在方位上称为北戎。至春秋中叶,出现了称上述地区各部落为狄(翟)的记载,因其在北,称为北狄。在狄的族称出现以后约100年后,又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许多称呼。东胡为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东胡”一名最早见于成书于先秦的《逸周书》,其中提到“东胡黄罴,山戎戎菽”。“东胡黄罴”是指在东胡这个地方特产“黄罴”,罴,即棕熊。据考证,早在商初,东胡就活动在商王朝的北方。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和赵国北部,这个时期东胡最为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燕国大将秦开曾大败东胡,使东胡向北退却一千余里。燕国便从今河北怀来直到辽宁的辽阳一带修筑了长城,并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防东胡南下。匈奴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世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春秋时为戎翟(狄),其中“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赵襄子(约前505年—前425年,名毋恤,又名籍)用计击杀代王,“兴兵平代地”,灭代国,“以临胡貉”,史籍始以“胡”称戎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 “三家分晋”,从此进入战国时代。秦昭王(前325年—前251年)时,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筑长城以拒胡”;赵武灵王(前340年-前295年)时,实行“胡服骑射”改革,不断开疆拓土,迫使林胡和楼烦北徙,疆域横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新设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雁门(治今山西右玉县)、代郡(治今河北蔚县),备战设防,修筑长城。“当是之时,冠带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匈奴之称,正式出现在史册中,但多与胡、戎等混用。而涉及到今尚义的史实主要载于《史记》。《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史记·匈奴列传》载:“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文中提到的“代”,即代郡,东与上谷郡(治今河北怀来)接壤,辖域含今宣化一带,北至今张北、尚义坝头“无穷”一线。《战国策·赵策二》载有“王曰……昔者先君襄主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昭后而期远也。”指的是赵武灵王以赵襄子灭代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说服将军牛赞“至遂胡服,率骑入胡……辟地千里”。对于“无穷”之说,《资治通鉴·周纪三》胡三省有注:“自代北出塞外,大漠数千里,故曰无穷”。“阴山”,由大马群山(东段,在河北西北部和内蒙古边境)、桦山(属南段,在集宁、丰镇以东,接大马群山)、辉腾梁山、大青山、乌拉山、狼山等山脉组成。“高阙”,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那仁乌博尔嘎查北的达巴图沟口。据《史记正义·卷一百十》引《地理志》:“朔方临戎县北有连山,险于长城,其山中断,两峰俱峻,土俗名为高阙也。”赵武灵王所筑长城,东起于代,由今河北宣化境内的青边口,经尚义南,跨东洋河,进入内蒙古兴和县,后经察右前旗辉腾梁山,沿卓资县大青山南麓至呼和浩特、包头,再越昆都仑河绕乌拉山进入后套平原,沿阴山西行,止于高阙。为区别于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为“阻漳、滏之险”在漳水北岸修筑的南长城,一般称此长城为“赵北长城”。今尚义县境内甲石河乡东部、南部,小蒜沟镇、下马圈乡南部可见赵北长城遗迹,当地人习惯称长城为“边墙”。其时,匈奴居于秦、赵、燕之北境漠南地,今尚义所属的坝下山区及坝上高原为匈奴游牧地。赵武灵王所筑赵北长城,是尚义境内最早的长城,既是其“胡服骑射”开启改革的历史见证,也是其“雄才大略”存留于今的人文胜迹,此为尚义“七代长城”胜景之肇始,奠定了尚义之境的悠远厚重与苍茫雄浑。
作者简介:张志军,男,河北尚义人,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鸳鸯河畔》签约作者。业余时间以诗怡情,以文会友,有诗文见于各级报刊及部分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