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

“嘿,你好吗?”

以为又该石沉大海的问候。

一个小时?四个小时?一天?不知道是隔了多久,突然从海底有气泡冒出来。开始并不起眼,零星几个、透明状半球形,浮在水面,随着水波起伏。若没有后续的跟上,也就日常念头一闪而过,存在后破碎、了无痕迹。

哪知道遇到地壳运动,沉船连动。沉睡已久的泥泞被掀翻,和着那水底的水草丝带般起舞。沉淀历久经年,一层覆盖一层;平面的失衡,顾不得先来后到,统统失去控制,不由自主的动起来。犹如倒置的水晶球,清澈瞬间影踪全无。混沌不堪里,气体溢出水面,海面被如煮沸般翻腾。

回应并非来自沉船,却自海底升腾起答案

那么强烈。

“ 我走了,你得继续生活。”

忽然想到了《泰塔尼克号》那一幕,海洋之心滑向海底。没有他,她往事不提,继续生活,子孙满堂。

就在思念最重的时候,理性地剥夺“杳无音信“的可能。

就像我在最最无助的时候,默念“我是可以的。”沉沦是自带加速度的,积极的心理暗示闪着理性的光辉,能避免生命在消沉时的自甘堕落。

一种刻意扭转,控制着回头的念头。

成熟是一种训练,戒掉优柔寡断,试着斩钉截铁。

阻隔着因混乱而生的全盘奔溃,一点一点的从最简单的道理开始重构。想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社会人,我要走得路还有很远。

所以少说到沉默.,完成自我拯救有时候伴随着残忍。

01.关于戒音乐

伤感流行音乐是忧郁的温床,我曾在最喧闹的地方听它们。声音调到最大,眉目紧锁,嘴角画悲伤,只要表情到位,瞬间就隔绝出一个自我世界来。然后,任由悲伤在体内横流。青春期染指忧伤,悲伤成瘾,沉浸在难过里才踏实。

认定快乐与我无关,固执己见,找消极的文字来佐证。

想想那些日子该是暗无天日的,活在那样的笼子里。偷偷爱一个人,偷偷恨着自己。那些年,我最离不开的是耳机,到哪都在听歌。

不是每首歌都都适合稀释情绪,也不存在能契合全部情绪的完美歌曲。一段时间爱一首歌,哪怕单曲循环也很享受。情绪从周身萦绕盘旋,只要熟悉的旋律响起,就好比婴儿回归羊水,无比的安全。

我没办法理性的分析当中出缘由。

青春岁月的情绪全藏在歌里,歌曲也放大淡淡的忧伤。所以每每听到曾经单曲循环的歌,加载在其中的情绪都自然流出。那些流行歌曲,成为开启记忆的钥匙。

而今,我要训练自己成熟,强制自己不去回忆。

就尽量听一些不填词的旋律,或者外语歌,尤其喜欢韩语歌,不明所以,总觉得韩语和我气场融洽。

也听一些自然之音,尽量感受无词旋律里的故事,找寻生活的本真,不被现成的东西牵着鼻子走。

怎么说,我是“易染”体质。表现在于看电影泪点低、听故事愿意身临其境、倾听动不动感同身受。一旦加上旋律、配上歌词我就肯定落进写词人的陷阱。若是加上画面,我就必定沦陷,所以从来不看歌唱节目。那样会让我在悲伤里无法自拔,而且这悲伤来得有点莫名其妙。

刻意的行为,刻意的引领。

不让生命向情绪倾斜,不愿一如既往的胡乱,只想正常的生活。平凡地开发生命的能量、不再靠榨取悲伤汲取灵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