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印会河:治冠心病,我有一张保留方!改善胸闷、憋气、心痛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金匮要略》、《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觉得,能把前辈中医人的好经验解读出来,传播出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至少,可以让无数身负疾病的人,看到希望、受到鼓舞。

   今天在这里,我想再给您说一张前辈中医人的配伍经验。这就是从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化裁而来的,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配伍。

   这张配伍,是我老师拿给我看的。其创制者,为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印会河老师。

   印会河老师1923年生人,2012年去世,出生于江苏靖江的中医世家。他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人,也是中日友好医院的筹建者。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基础》教材,第三、四、五版,由他任主编。

   他在业界的分量,从这就能看出一二了。下图为印师(坐)生前合影。

  

   印会河老师有不少配伍传世。我今天要说的是这一张——

   旋覆花15克(包煎),茜草9克,红花9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赤芍15克,降香9克,瓜蒌仁30克,葱白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围绕这个配伍,还有一张印师的医案。这个医案,也是当年我的老师,要求我仔细研读、记诵的。

   医案很简单。说有一男性,患者姓蒋,男,48岁,患冠心病已经四五年了,有严重的冠脉供血不足。整个人唇色发青、发黯,面色也偏于暗黑,心烦、睡眠质量不佳,而且心率不整。与此同时,口干舌燥,却不想多喝水,大便也不畅。

   由于病情,患者已经休息3年了,几乎丧失了工作能力。

   结果,这个患者就是用上面这配伍,区区5剂,疼痛不适感就大大减轻。后来遵原方加减调治3个月,症状基本全部消失。

   我清楚地记得,我老师在当初向我介绍这张医案的时候,非常认真地给我列出一系列症候。我老师告诉我,遇到具备这些症候的人,可以大胆应用这配伍。

   1,唇舌和脸色都发青、发暗,甚至发黑。

   2,曾在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冠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异常。

   3,心烦,睡眠质量不好,只能睡一觉。

   4,常觉口干,但是无法多喝水,大便不畅。

   5,舌有瘀斑,脉涩。

  

   这些症状怎么解读?用中医视角看,基本都可以用气滞血瘀四个字来解释。

   唇舌脸色青暗发黑,为淤血日久,心血不能濡养头面所致。心烦、睡觉质量一般,为心血瘀滞,心神不安所致。心血滞涩,气滞不行,则津液输布失常,所以口干、便秘。但是,由于体内津液本身并不缺少,因此,这个时候喝水又喝不多。

   舌有瘀斑和脉涩,为典型的血瘀之象。

   至于说胸前闷痛、气短等等,更不在话下,为心血不畅的表现。当然,还有的人,手臂胸背会跟着疼。

   这个时候,用印师的配伍,是合适的。

   其实,这个配伍,严格说是化裁自《金匮要略》里头的旋覆花汤。这个配伍非常简单,就是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其中这个新绛,到底是什么,学术界有争论。有的说就是茜草,有的说是代赭石。但无论怎么说,现在的中医是基本不提了。印师的配伍,里头,用茜草和红花代替“新绛”。这是因为,旋覆花汤配伍原方的功用就是行气活血,通络散结。那么用活血化瘀的茜草和红花来代替“新绛”,是符合原方之意的。

   这么一看,印师的配伍,基本用意就是,旋覆花降气、开痰、散郁,用茜草、红花、丹参、川芎、赤芍、降香来活血化瘀,用瓜蒌仁开胸涤痰,用葱白通行阳气。所以说,对气滞血瘀、心气不行的人来说,是十分合适的。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借鉴、参考。

   说实在的,围绕这个经验,有很多加减变化之道。其中的很多东西,我是不可能用一篇文说,一张小小的医案,就能完全述说清楚的。所以说,这个东西写出来,仅供参考。普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但是,我还是那句话——好的文字,可以给人以希望。而这份希望和鼓舞,恰恰是患者战胜病情的最好助手。

   因为这么多年来,我真心感觉,有些中医名家,善用心理安慰之道。我曾认识一位杏林前辈,在面对重症患者的时候,除了开方子、讲道理,做好疏解工作外,还赠患者一本自己的临证经验书籍。患者得书,觉得自己所托付的医师很有分量,无形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气。这样一来,同样是一副药,在他这里,却施展出十二分的效果。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那么,我的文说,能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如果能,就是我最大的成功了。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