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自中国的枇杷,国际上称“日本山楂”? 66岁老教授用一生为“中国枇杷”正名!

文|盐罐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你还记得在高中课文里,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下这一名句吗?

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南方水果,

枇杷以味道甘甜,口感细腻广受人们的喜欢。

从古至今,文人雅客们也曾留下不少与枇杷相关的佳句:

有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

让后人遥见当时枇杷漫山遍野栽培的盛况;

宋朝抗金名臣李纲也以“芳津流齿颊,核细肌丰温”,盛赞枇杷的味道。

提及“枇杷”这一名字的由来,

据说是因枇杷树的叶子,与古代乐器“琵琶”极为相似,

所以取偕音而得“枇杷”之名。

可你知道?原产中国,且有着千年种植历史的枇杷,

在过去数百年间,在学界居然一直被称为“日本山楂”?

去日本留学碰到怪事:
  枇杷在当地被叫成“日本山楂”? 

前段时间,一位“较真”的教授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因为他走访调查,撰写论文,殚精竭虑半生,

只为证明“枇杷属于中国”!

老人名叫林顺权,是中国果树学博士教授,亦是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林教授的家乡,在福建仙游书峰,

当年,用林教授的话说,那是个“种地要跑五里,喝水要等到死”的穷地方。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家家户户开始种枇杷为生,

生于“枇杷之乡”的林顺权,便与淡黄色的圆球水果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书峰穷山恶水,交通闭塞,要靠种枇杷致富谈何容易。

由于枇杷果树娇嫩易损,种植时要先挖坑,埋杂草和土杂肥用火烧掉后再种下,

经过两三年的精心呵护,

才能在短暂的果期内结出能走上市场的枇杷。

要是不巧当年遇上个天灾人祸,几年的辛劳和汗水,都会血本无归,

甚至连春节置办年货的钱,可能都拿不出来……

为了让家乡的果农,告别过去时常“揭不开锅”的生活,

林顺权积极投身到了农学,考上了福建农学院,专攻果树学研究,

1988年,成绩优异的他更是被公派到了日本留学。

也正是在那时候,他碰上了一件“怪事”:

不管是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国际上竟然统一管枇杷叫“日本山楂”!甚至还公认这是种原产日本的小水果。

得知此事的林顺权纳闷了,

否管家里的老人还是以前学校里的老师,

不都是说枇杷上可追溯几千年吗?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司马相如不就在《上林赋》中写道:

“……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木然柿……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且不说“日本山楂”的名字,和枇杷果实没有丝毫相称性,

这都2000多年了,枇杷怎么就不是中国原产了呢?

林顺权越想越不平:

“1989年,我回国以后,

就一直想把这个事情扭过来。”

植物学家将枇杷错误分类
致使国际误把日本当原产国

回国之后,林教授奔走田间,查阅国内外各种史料,走上了漫漫的更名之路……

在调查的过程中,他进一步得知,

古代中原的食客,最早都以为枇杷是原产江南、四川的植物。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并没有提上林苑中的枇杷来自何处,

但是按照当时中原王朝的触角来说,

华东的江浙、西南的四川已设置州郡,可能性或许更大一些。

魏晋时代,《名医别录》中有枇杷叶入药的记录;

到唐代的诗人笔下,四川、江淮和两湖都是枇杷的重要产地:

杜甫在蜀中见到江边“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白居易写过江淮一带的“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

柳宗元描述过湖南澧州的物产“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

大唐将枇杷视为珍贵的贡品,为此还特别设立了“枇杷节”;

到了宋代,当时出版的《本草图经》更为明确地写道:

“枇杷叶,旧不着所出州郡,今襄、汉、吴、蜀、闽、岭皆有之,

木高丈馀,叶作驴耳形,皆有毛……四月采叶,暴干。”

但从近年来的调查发现,

在川西贡嘎山东南坡石棉县境内,发现了成片的野生枇杷群落,

很多植物学家倾向于认为,

枇杷是原生在云贵川横断山脉山谷间的植物,

并在传播过程中分别演化出不同的品种。

可既然如此,枇杷又是怎么到了日本,变成“日本山楂”了呢?

日语日常将枇杷音译叫(びわbi wa),对应的汉字也是枇杷。

曾有学者认为,当初是由日本遣唐使回国时,带走了这一水果,

理由是当时的两个品种“茂木”和“田中”,都曾被称为“唐枇杷”。

不过林教授在详实地考察后发现,

在中文和日文文献中,目前均未发现,枇杷是由唐朝从中国引入日本的记载,

迄今见到的明确有记载的年代,是日本的江户时代(1600-1867年),即中国明朝。

江户时期

而西方第一个见到枇杷的,

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名医师兼博物学家坎普佛E.Kaempfer。

1690 年 9月,他在当时的日本长崎,

见到银杏和枇杷等植物,并写在了日后出版的《异域采风录》一书中。

后来再到了1784年,瑞典植物分类学家屯伯格在日本地区收集植物时,

由于不了解枇杷的特性,而误将这一新种命名为“欧楂属日本种”。

至此,“日本山楂”这个译名一直沿用了数百年,

并直接导致了世界上多数的国家,都认为日本是枇杷的原产国。

再加上当时中国长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这一错误的观念,也始终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考察奔波数十载

他花一生为枇杷“改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枇杷产业规模逐渐变大,枇杷栽培面积很快就超过了日本,

针对枇杷的科研方面也不断有新的进展,

如章恢志先生关于枇杷起源于中国的研究,

但或许是由中文发表的,再加上和国际的交流不多,西方的学者很难知晓。

为了尽快为枇杷“正名”,

林顺权教授带领一队考察小组,四处奔波,足迹遍布海内外,

对任何蛛丝马迹的证据,都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经过10年的努力,他将此作为证据,结合中国的枇杷种植史,

1998年,他一遍遍修改英文稿件,

并最终写成一篇论文,《枇杷:植物学和园艺学》。

条理清晰,旁征博引,力证枇杷起源于中国。

面对国际学者的困惑和质疑,林教授还拿出了积淀多年的翔实记录:

“目前的20个枇杷品种,其中至少18个原产于中国。”

澄清了枇杷起源的疑窦,

邀请外国专家到中国枇杷产地参观交流,在各种论坛上奋力疾呼,

2006年,林教授“较真”的第18个年头,

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承认了枇杷原产为中国。

但光“正名”对林教授来说还远远不够,

因为家乡的枇杷产业,还面临着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那就是由于枇杷十分娇贵,极易招致多种病虫害,

再加上它对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低温、暴晒或遭遇大风侵袭,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由于枇杷易受环境影响,种植辛苦,回报等待期长,

家乡的年轻一代宁愿进城打工,也不愿重操父母辈的旧业。

再加上果实价格偏高,产业单一,

书峰独有的这份“甜蜜”日渐消亡,只有一些老果农还在默默坚持。

2004年,书峰还有200万亩枇杷地,

10年后,由于年轻劳动力流失,土地就荒废了1/4。

此后林教授走遍了田间地头,一边在实验室里研究枇杷的生物技术,

一边摸索出采用剪顶、留叶、插接培育的嫁接苗。

 

他将这些成果出版成《枇杷精细管理十二个月》,

带领果农们对低产区的枇杷园进行改造,只为种出更优质的枇杷果实。

随着电商平台和网络短视频的兴起,林教授动起脑子和各类电商合作,

源头基地直供,完善产业链,以增加农民们的收入,

 

很多年轻人也受政策吸引,选择回乡创业,让书峰的枇杷果园慢慢起死回生。

现如今,一些种植枇杷的村庄,还开创了特色的乡村旅游,

去果园体验摘枇杷,亲手熬制枇杷膏,各种帐篷、小木屋民宿遍地开花……

现年的林顺权教授,已有66岁高龄,

他与枇杷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从为其“正名”,再到帮家乡果农脱贫致富,

这背后,是他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的默默躬耕。

也正是像他这样的前辈在学术上的披荆斩棘,这才让世界听到了我们的声音。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英雄,

可当一个普通人把自己的所能拼凑到一起,

甚至耗尽半生心血只为做成一件事时,那便有了划破黑暗的光。

作者:盐罐。✌️ 平凡的95后中文系少年,写写文吐吐槽,不按常理出牌,清醒明辨是非。路过地球一趟,总得撒点盐再走~ 记得关注并星标 🌟「撒盐少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