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帝国的保质期
任何东西都是有寿命的,只是时间长短不同。太阳的寿命据测算还有50亿年,石头的寿命是几十万年,人的寿命是120-150年。
帝国的寿命是多少呢?
这个还真有人写过书,英国一位叫约翰·格拉布爵士的,在1978年写了一本书叫《帝国的宿命》,人家是正经的历史学家。在这本书里,他总结了西方或者地中海文明里边,一切国家的历史兴衰,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帝国是有“保质期”的,平均寿命250年。
他说“亚述人用弓箭长矛,英国人用歼船利炮,但是帝国的寿命都是一样的”,他通过研究还总结历史上很多帝国衰落的特征,因素都是类似的,例如政治仇恨,异族移民的大量涌入,还有人口的多元化。
我们还发现,经济问题的答案有时在政治里面,通过政治安排,就算棘手的经济问题也能很好解决。而政治问题的答案在文化里,通过文化的宣传与强化,棘手的政治问题根本算不上问题。文化的问题又可以在经济中解决,经济的驱使可以淡漠文化。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循环。
面对霸权兴替、文明起落的这一场历史大戏,我们只能在谦卑的观察里边获取只鳞片爪的感悟。穷经皓首也不过是窥见命运巨轮之一斑。但是不管怎么样,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永葆青春,问题在于能否“日新”、“维新”。
过去鲁哀公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在深宫中出生,在妇人抚育下长大,从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从未体验过什么是恐惧。”这话说得多么真实啊。
这样的人做君主,即便他不想使国家陷入危亡的绝境,也不可能啊!
所以古人把安享太平看成为毒酒,把没有仁德而身居富贵之位称之为不幸。汉朝建国,直到孝平帝,诸侯王数以百计,大多骄横荒淫丧失道德。
为什么这样呢?沉溺在放纵恣肆的环境中,他们所处的地位导致他们如此。即使是常人都要深受习俗的影响,何况鲁哀公之类的人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