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环秀山庄的扬州园林小盘谷(下)【NO.84】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上期给大家解释了“小盘谷”的意义,只是一个前菜,真正的主菜现在开始哦~
布局形式
从平面上看小盘谷的结构十分清晰,西面是一个五进的宅院,东面是园林,宅院和园林见用南方建筑中常见的火巷分开。
火巷是为了防止火情的蔓延而设置
古代的宅院建筑多为木头,在干燥的气候下容易着火,防火便成了建筑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除了火巷,山墙也经常出现,防止火势蔓延到邻居家~
这是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馆院落中的山墙
和南方注重园林不同,北方宅院把钱都花在了砖雕,木雕上,山墙极为繁复。
小盘谷占地不大,也用一道花墙将园子分隔成两个庭院。墙内山池,墙外花木。一边是人工精心构造的琼楼阆苑,一边是绿叶扶疏的自然景色,其间有月洞相通,似隔非隔,而一幽一旷,一密一疏,一文一朴,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这也是扬州造园艺术中高超的一手。
花墙
下面请允许我引用官方介绍小盘谷的文字:
小盘谷占地小,妙处在于运用了“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造园者为了能小中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应用粉墙分隔,增加景深,以游廊连接景点,一隔一连,使景观若隐若现,给人们造成奇妙的错觉。同时,以通过开池堆山,变幻景观,创造无限空间。设置亭台楼阁,组合巧妙,参差错落,相互借景,组成画面,树木花草点缀其间,增加山林之意。
说蒙了吧,其实就是一句话
一道火巷分宅院,一道花墙分两园
火巷将住宅和园林分开,园中的花墙又将园林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可别小看这区区2000个平方,小盘谷这么局促的空间中,居然设计了四种不同的空间形式,这种手法虽然在留园中也有,但要知道留园的面积却10倍于小盘谷!
小盘谷入口赋有意境的佛龛
所以这也是小蚂哥喜欢小盘谷的原因,它非常符合人们对于园林的想象,在小空间内创造无限的可能。苏州园林也只有环秀山庄能和它媲美~
环秀山庄面积仅为3亩,也是2000平方左右,属于小型园林,但在园中却有山雄水秀的风貌。
大家可以参看小蚂哥之前的文章:环秀山庄——精妙之园【NO.24】
叠石
小盘谷的价值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园林里面的叠石假山,据园林专家考证,是目前扬州现存园林中唯一的明代遗物。
其实原本小盘谷叠山一共有三处,但目前只有两处,分别书表现山水风光的九狮图山,和突出叠石造型的群仙祝寿。由园林主建筑曲尺厅作为分割,北面为典型的江南水假山,而南面为旱假山。
群仙祝寿(旱假山)
入园之后向东一拐便看到山石林立,虽不见大山大水,但园林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各种形态的山石高低错落,一条小径穿入其中,茂盛的植物像毯子一样覆盖在石林上,让人不由的好奇里面究竟有何奥妙。
穿入小门,小路已经被地被几乎覆盖,但四周怪石环绕,狭窄的空间刚好让你的视线集中在这些奇石身上。这便是旱假山——群仙祝寿。
小蚂哥本人愚钝,对于欣赏石头没有什么领悟力,但这里的石头确实很写实,各种奇珍异兽,你都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来,十分有趣。
群仙祝寿侧面影像,还能看见视线中央的小狗~
这是当时小蚂哥在园中的感受:
绕过曲尺厅,我们就来到了小盘谷的核心——九狮图山的庭院
山水
山水的园林空间形式我们已经看过多次了,其精髓讲究的是中空,中间要空出来,隔水望山,隔岸观楼,总之中间空出来,才能够自由的观看,也给了精神安放的场所。
园内北部临池依墙的湖石假山,叠艺高超,过去一直以“九狮图山“相称。其空间虽小而山峰峻峭,曲洞危崖,濒水有桥,远近成景。
九狮图山(水假山)
拿九狮比作山,是古代叠山的一种典型套路,我们在寄畅园那篇已经给大家盘点了,凡是以置石叠山出名的园林,十有八九的假山都和九狮有关。据说九狮图山每当大雪覆山,山形料峭,九狮之状毕现。再次表扬一下古代中国人的脑洞~
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评价此园:“危峰耸翠,苍岩临流,水石交融,浑然一片,妙在运用以少胜多的手法,乃扬州诸园中的上选作品。”
给一个正面的假山,感受一下~
小蚂哥在整理资料的时候还发现了两段有趣的史料:
陈从周认为:“今从小盘谷假山章法分析,似以片石山房为蓝本,并参考其他佳作综合提高而成。”这其中,也有人指出参考了苏州环秀山庄的叠石技法。而苏州环秀山庄与扬州秦氏小盘谷均出自造园大家戈裕良之手,更何况徐仁山构园时就请了不少苏州、扬州两地的构园名匠。所以从周氏小盘谷的叠石章法和形态来看,说有戈裕良叠石之妙也不无道理,但绝不是出自戈裕良之手。可以指出的是徐仁山构园之时戈裕良已经作古。
关于小盘谷宅园中“九狮山”的来历,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曾在《园林谈丛》中这样写道:“据旧园主周叔弢丈及煦良先生说,小盘谷的假山一向以九狮图山相沿称,由来已很久,想系定有所据。”周叔弢是周馥之孙,周煦良是周叔弢堂侄,两人都在小盘谷长大,对小盘谷一石一木十分熟悉。陈和他们均有往来,所以陈从周如此描述不无道理。他认为,“当时九狮山在扬州必不止一处”,小盘谷“即使不是董道士的原作,亦必模拟其手法而成”。正如陈从周所言,小盘谷在构园时只是参照了扬州园林的佳作而建成。
九狮图山的蓝本——片石山房
看来九狮图山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近代大师的眼中都是上等的假山。那么我们如此肉眼凡胎该怎么观赏呢?九狮图山究竟好在哪里呢?
九狮图山好在历史悠久,好在文人情趣,好在变化丰富,为什么这样说呢?小蚂哥给你一一解释。
明代假山的构造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左蹬右道”。而小盘谷的假山是最典型的。所谓“左蹬”,就是从假山的左侧上山是一种攀登拾级而上的曲折小路,而从假山的右侧上山,是比较平缓、宽敞的曲折回廊式的道路。
“左蹬右道”,乃明朝造园艺术之遗存,左边登山,山路崎岖,历尽千峰,峰回路转,右侧山路,规格齐整,平坦舒缓,人生之路大概若此。
左边的蹬道
左蹬右道之“右道”,爬山廊,左蹬崎岖,右道舒缓,比喻人生有起有落。
一座假山即通过上山下山丰富了视觉变化,又能在园林中体味人生,“妙哉”。
还有一点,小蚂哥一直觉得假山代表了人原本的猴性,是一种天性的解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不也是不满社会对于人的束缚,选择山林,来解放天性。
so,九狮图山四通八达的山洞和上下连通的道路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人对于山林的想象。
有小路进山洞
洞中光线幽暗,犹如桃花源入口
穿过山洞看见几块撰步,以石代桥,也称之为步石(《扬州画舫录》称之为“约略”),配合垂下的藤蔓植物,仿佛真的身处仙境之中。
这是小蚂哥在九狮图山的现场感受:
用叠石架起了双层空间,可观可游,空间非常有趣(可以对比西方园林中的廊柱空间,那叫一个单调~)
今天的九狮图山的山峰早已爬满植物,小蚂哥戏称是垂直绿化的祖师爷作品。
山顶有亭,坐下来时空间相对封闭,非常的安静惬意。
花墙分割了空间,也丰富了交通,隔出了一个幽静的小空间。
“水流云在”四个字取自杜甫的诗《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杜甫寓居于成都草堂的时候。 “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象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我此时观水,却是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竞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我此时的闲适心情全没两样。
既然是“水流”那就一定有出水口,小蚂哥寻根溯源,终于在园中一角找到了水源,藏得真深。
小盘谷中水更像是山的一部分,水随着山势绵延展开
在水面末端能看见一块石头酷似鲤鱼跃龙门,注意看画面最下方的石块
绕过花墙,却是另一番景象。
仅仅一墙之隔,那边的山水亭台变作了这边的村野风光
田园
这一部分是后来修建的,早先这部分早已荒废,现在看来简单的植物反倒和那边的山水形成了对比。
园林一角中的盆池,盆池是中国传统特有的文人物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东园桐韵山房,原主人琴室,庭前开阔,可眺远处葱茏叠翠
庭院
在田园中顺着廊子走到尽头,便能看到一个“通幽”的小门,走进去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古扬州大户人家多为官商,那么做一个鱼池藏风纳气,招财进宝就很有必要了,谁知在小盘谷的最深处还有一个方形的鱼池。
由于藏得太深,一般人并不会找到这里,安静的很。
东园南院丛翠馆,又一僻静之所,下面是小蚂哥在东园偶遇降雨时候的感受:
尾巴
后记:小盘谷应该算是小蚂哥在扬州最宝贵的收获,从游览体验来说,它更接近古代园主在园中的感觉,三两个人,安静的庭院,有趣的假山,个性分明的空间,你大可以在园中静静的感受,没有导游的喇叭声和各种熊孩子的叫喊声,更重要的是小盘谷保留一种难得的生活气息。
你可以在廊子的一端看到几盆盆景。
你也可以发现一个寿桃形状的月洞门。
你还可以找到似乎昨天还在使用的水井,井口绳子的痕迹还依稀可辨。
跟我们一起景观考察的小伙伴朋朋
在未来扬州之前,小蚂哥觉得私家园林应该会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只是细节会有不同,但游过小盘谷,个园之后,发现苏杨两地真的有所不同,苏州园林朴实飘逸,不过分修饰,扬州园林则更为结构繁复,这不仅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更在于交通设计的天马行空,屋宇之间复廊和叠山的直接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体系。
至于更多的比较,我们日后慢慢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