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启蒙》连载19 第七章 经络和穴位的学习
不同的辩证体系,只是不同的工具
学中医、国学,或者学心理学、教育学,不要过于局限于“本专业”。因为,这些学科都是关于“人的生活”,关于真实的体悟,是由长期观察和实践而来,需要我们亲自来体验其中的滋味。在这个过程中,心智得到发展和成熟,学习自然就会深入浅出,事半功倍。古人说“致广大而尽精微”。
大学读书的时候,我看了许多历代的医书、医案、哲学、人类学、现代物理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体会到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与语言,描述对同一个世界的认知,如果能统合起来,我们看内外的视角会相对完整些。
认知因人而异。不同时代学问精深的学者们,往往能由自己的专业出发,触类旁通,跨界去学习、分享他们看到的世界。由不同的道路登上知识的大山,最后在高处汇合而不执着上山的路径。饱览美景,求同存异。
工作几年之后,接触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对社会结构、商业运行、管理模式有了学习和体会,经验到世间人、事、物的变化多了,临证思路也灵活展开了。虽然看书的时间比以前少了,但对人体、疾病和中药配伍的理解和感受反而深入细致了。
除了广泛学习,广泛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也是一种触类旁通。学习某个学科,书本和知识、经验确实很重要,而学习的高度、广度与本人的心智和发展、精神开放度、清晰度、专注力、意志力,以及自身的心身健康水平,甚至和生活能力密切相关。知和行同样重要,避免做书呆子。
常有不少学了多年的学生,尤其是从西方来到中国学中医的学生问:阴阳辩证、三焦、卫气营血、五行辩证、六淫辩证、七情、八纲......这些辩证方法哪个最好用?怎么才能不冲突?
不同的辩证体系,只是不同的工具。因不同的入手路径、观察角度,而产生的不同辨析方法。哪个好用就先从哪个上手。逻辑化的头脑,常常会做这样的事:比较不同辩证方法的异同,把重点关注在尚未融会贯通之处,卡在那里,浪费时间。
中医讲的是气一元论。一个蛋糕,可以一切二,或切三切四,不同的体系代表不同的切法,重点是我们自己要清楚选择哪个工具能带领我们进入这个领域。
与其在文字、论文中比较《伤寒论》里“厥阴”与温病学说的“三焦”“卫气营血”有什么异同,历代各家都有哪些解释,不如老老实实在具体病人的身心上,体会古人说的“厥阴、三焦、卫气营血”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指月”的原理。要在活生生的人和真实的生活中去看、去听、去触摸、去体会古人所说的“厥阴证”“下焦病”。
粗守关,上守机
经络和穴位的学习也是这样,除了背诵,不如先自己摸一遍,不必求多求快,每次按一个,静静体会。我记得大学碰到某些课实在没意思,又不能离开,就坐在那里玩:放松下来,把手指轻轻放在足三里上,放几十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玩的心态。
“玩”,是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个字,不少东西是在放松的状态里无意中体会到的,太用力思考、太有目标,往往会错过。
手指放在那里,刚开始没感觉,穴位下面凹凹瘪瘪的,这是“虚”; 放一会儿之后,就开始“突、突、突”跳,“经气已至”,气血开始感应了; 过一会儿它自己就会慢慢地开始起伏、开阖。
它会不断蓄势,有时候,会觉得下面有力在向上顶,而到一定时候它会沿着胃经,顺着小腿接通下去,通到脚脖子那儿,下不去了,为什么呢?那里是关节,这些地方不是太容易流通,而且容易存邪气,所以要打通关节。
再放一会儿,它继续蓄势,“嘭”,通到脚底了。原来身体里的寒气啊,热气啊,“呼呼呼”地出来了,这是“补泻自调”。
我起初是这么学针灸的,你们也可以试试看。
以前学习的时候还做过各种实验来体会气血经络。比如把一只手放在足三里,一只手放在小腿肚,今天你们就可以回家试。这是很简单的物理传导,手是热的,足三里和小腿肚就会热起来。
第一个阶段,热会慢慢地渗进去,很自然地布散。有的是往上走,有的是往下走,你玩得多了就知道它什么时候往上走,什么时候往下走,每个人体质不同,走的方向和速度也会有区别。这些书上都不会告诉你。
有一次很有趣,我把一只手放在肚脐上,一只手贴着后腰命门。这么玩的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让这前后两股气接通啊?
我就想,能量是可以穿透有形肉体的,试着忘掉两只手之间的皮肉筋骨和内脏阻隔。于是,很快感觉到,前面手的热气,直接通到肚子里边,后面手的热气也直通到前面。我发现,这么一想,传导扩散的速度竟然快了很多。
有了这些基础的体验和感受,对无形的“神气”“气血”就不再停留在书本和文字上了。
这时,再读《灵枢·九针十二原》里的某些段落就会心了:“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这里讲的是心还无法达到精微状态的医生,关注的是有形肉体的层次。上乘的医生能感受到“气机”“神机”的往来变化。无形的气机变化不局限于肉体,也布散在当时当下的虚空中,非常细微。知道其微妙变化的良医,不会有丝毫的差失,而粗心的医生常常因无知而当面错过。这些无形无相的变化往来是如此微妙,只有经过训练的良医才能在针刺时迎随往来,合机合度。
后来再看到《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这里的“深浅在志,远近若一”,类似的描述在《黄帝内经》里有很多,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迎之随之,以意和之”,是在讲用心用意。
要带着体会去实践,只是学书本,学到的会非常有限。
按摩是学习中医很好的入门训练,每次花一到两个小时去触摸真实的人体,手下就能体会到每个人的虚实寒热,松紧开阖。可以像打太极拳一样地放松身心,沉肩坠肘,手放松地搭上去,慢慢揉。如果病人真的安静下来,按摩师会和病人的气血有感应,甚至会有神气的交感。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篇》里面描述了这个状态:“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不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字面上的意思是把门窗关掉,其实是把眼耳等六根关掉。这段讲的是专心致志,精、气、神合一,这样可以“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中医师体会到人体内部的气血变化。比如前面提到人体的三焦气血像一个太极球,这不是理论,也不是打比方。我曾经遇到过不少高明的医生,他们能通过揉病人身体的某个点,感知他的全身。
对于没有经过训练,困在概念和狭隘的“科学至上”观念的人来说,这都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是“古代哲学思想”或者“巫术”。奇怪的是,当媒体报道某个法国品酒大师能够仅用鼻子就分辨出几百种葡萄酒,或者遇到某个售货员秤重可以“一抓准”时,人们又觉得很正常。
确实很正常,小时候我们学过的《卖油翁》,老爷爷把油倒进葫芦里,不洒一滴,“无他,唯手熟尔”。手熟的背后,就是“专意一神、必一其神”。
关于作者
李辛,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现任上海自道精舍、浙江天景生公益基金会顾问,法国蓝之树学会顾问。
著有: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回到本源》2013年瑞士,英文版)。
《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2015年,立品图书。
《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2018年5月,立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