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出土一种文字,距今约有六千年: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文字?

西方学界定义文明的四项标准:城市、文字、青铜、神庙和祭坛。

可见,确定一个地区的文明史,文字是一个关键指标。一直以来,西方学者认为中华文明史只有3300余年,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认定中国文字始于甲骨文,甲骨文之前只是“毫无意义的刻符”。

那么,中国文字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呢?陕西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还要早2700余年,考古发现令人不解:难道中国有6000年的文字史?

我们都知道,殷墟甲骨文是公认的中国最早、最系统、最成熟的一种文字,距今约3300年,主要记录的是商朝盘庚迁殷之后的卜辞。迄今为止,一共发现甲骨文约有5000个文字,已经辨别出2000多个。如今,普通人日常掌握3000余汉字,就能基本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而甲骨文却有5000余字,可见甲骨文的成熟度。

但从事物发展的逻辑来看,如此成熟的甲骨文,肯定需要漫长演化期,不可能短期形成,甲骨文之前必然还有一种或多种过渡文字,那么甲骨文的前身又会是什么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学者在山东等北方多地发现一种刻划“文字”的骨头,但当时并未引起高度重视。2005年,著名学者刘凤君有了突破性发现,将这种文字先称之为“东夷文字”,后称之为“骨刻文”,距今4600—3300年。经过十余年的研究,2015年刘凤君在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宣布,骨刻文就是甲骨文的前身。

但与甲骨文一样,骨刻文也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文字,根据汉字演变规律来看,在骨刻文之前,中国应该还有更原始的文字。随着地下文物不断挺身而出,比甲骨文、骨刻文更古老的一种文字浮出水面,这就是陶文,比甲骨文还要早2700余年。

所谓陶文,就是将陶器作为文字载体。研究中国文字史,首先要了解文字载体的历史,没有载体文字犹如无本之源,就目前来看,历史上主流的文字载体分别是:骨片、陶器、青铜(金文)、石头、竹简或木简、纸张,其中后两者不易保存。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陕西西安浐河东岸的半坡遗址中,考古专家挖出一些刻有各种符号的陶器,距今已有6000余年,经过整理分析,一共有27种刻画的符号,被统称为“半坡陶符”(见下图)。

“半坡陶符”有的是在陶器烧成前刻好的,有的是在烧成后或使用过一个时期后刻划上去的,其基本笔画有竖、横、斜、竖钩、箭头、T字形、倒钩状、树义状、乙字形、丰字形等,呈现出左右对称、上下指向、叠加累积、单体合成繁杂、初具象形意味的特征,应该具有特定的意义。

那么,半坡刻符到底是一种文字,还是原始先民无意识的刻符?

著名学者郭沫若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考古学重量级选手于省吾,还对某些符号文字还作了解释,如“工作X,七作十,十作口,二十作Ⅱ,矛作↑,阜作口……”等,认为已属文字范畴。

还有学者根据考古及结绳记事的结论和推论,经过分析、整理和辨识,发现半坡符号大部分是“当时的象形文字,与其后的甲骨文、金文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学者之所以作出这一判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陕西临潼姜寨、甘肃半山等诸多不同新石器遗址的很多器物上,均发现有类似的刻符,风格与做法也很相似。因此,半坡刻符不会是毫无意识的刻符,应该是当时一种原始文字,表达了某种意思,普遍被原始先民所认可。

半坡遗址之后,陶文进一步发展,其中较有名的是大汶口陶文、丁公陶文、高邮陶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的陶尊等陶器上,考古专家发现了九种刻划和彩绘的象形符号(见上图),距今大约5800年。

对于大汶口九种刻符的解释,学术界争议颇大,但学者公认大汶口陶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汉字。著名学者唐立庵在谈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时说,“这是现行文字的远祖,它们已经有5800年左右的历史了。”

大汶口陶文之后,丁公陶文与高邮陶文距今都在五千年之内,文字表达进一步成熟,这些刻文笔画流畅,独立成字,刻写有一定章法,排列也很规则,已经脱离了符号和图画的阶段,全文很可能是一个短句或辞章。其中,高邮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各地出土的陶文有着较为明显的原始文字特征,但却得不到西方学者的认可,甚至部分西方学者斥之“纯粹是一派胡言”,坚持认为中国文字始于甲骨文。

其实,中国文字与西方字母文字表现大相径庭,发展演化规律自然差异很大,用西方字母文字的起源理论来衡量汉字起源,又如何能做出正确判断?更何况,还有一种叫傲慢与偏见的东西存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