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得自律?我采访了10位年薪百万人士,他们都用这三个方法
九零后是一个矛盾而奇妙的群体。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从懂事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网络,看到千里之外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
他们比任何一代的父辈眼界和认知都要宽阔,也比任何一代的父辈都更加焦虑。
这是一种令人痛苦的“知识诅咒”:
当你知道了某件事之后,你就再也不能假装不知道了。
九零后们,也曾经为了社会意义上的“成功”而努力。
什么思维方式、提升法则、底层原理、流程拆分等等词汇装满了脑子,幻想着明天就会变成不一样的人。
但第二天,还是对着沙雕视频傻笑,迫切地追更综艺动画电视剧,不知不觉已经半夜两点。
最后无奈地承认:
“自律”二字,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
九零后纠结着长大了。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贫I富的割裂,立场的对立,阶层的凝固,上升通道的关闭……世界的画卷在他们眼前徐徐铺开。
在七零后们奋斗的时代,自己多努力一点,就能买上豪宅豪车;
而在九零后奋斗的年代,自己多努力一点,就能让老板买上豪宅豪车。
于是,九零后们感慨: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
他们不买房,不买车,不成家,不生娃。
这个时代,“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而所有的app都在致力于如何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攫取我们的注意力,甚至用“算法”精准收割注意力,再把这些注意力打包转卖给广告商——这就是互联网的赚钱逻辑。
网络上也不乏励志大V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
“不要吸收过多的碎片化知识,也一定要远离那些逻辑简单的消遣娱乐。
因为这些东西会让你的大脑越来越难以适应'不够爽’的事物。
特就是说,一旦你的大脑适应了短平快的高强度刺激,就很难再对诸如读书、学习等有用的事情感兴趣。”
没错,你们说得都对。
但,就凭人类自身这区区一点点意志力,如何斗得过科技公司几千个精英、专家一起炮制出来的软件呢?
如果一个软件不吸引人,不能长时间地留住用户,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很快就会倒闭啊。
科技公司花大钱雇佣了上千名精英程序员、设计师、行为学家以及深谙人性的心理学家,他们所有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让用户尽可能多留在这个app上,哪怕多一秒。
泡在互联网里里长大的九零后一代,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原理。
可是,还有一句话说得好: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
在这个“算法”统治一切的时代,我们普通人,想要让自己变好,能做的,真的不多。
小编采访了身边十几名年薪百万以上的人士,他们也曾迷茫焦虑,但都用这三种方法,渐渐夺回了生活的掌控感。
一,早起。
用早起的“仪式感”,给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来“赋能”。
比别人早起哪怕半小时,这半小时也可以成为你“还来得及改变”的正面心理暗示。
也可以帮你抚平一点焦虑。
二,远离“刺激源”。
有段时间,小编非常痴迷于研究各种提升自控力的方法,书也买了一大堆,课程也上了无数,但最终,我发现,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无招胜有招。
什么番茄工作法,什么X分钟原则,它们的确都有一定的科学原理,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最有用的,我认为是:
从物理层面切断“刺激源”。
方法也很简单,如果你打算接下来一段时间,你要集中精力工作或者学习,那就把手机拿远。
如果你的工作学习不需要使用网络,那就短暂地将电脑设置为断网状态。
在上文,我已经详尽地描述过,你为何无法打败app们对你的控制和诱惑。
人类太软弱,而算法又太过强大。你打不过的,放弃吧。
所以,这就是那个最朴素的社交原理: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三,远离“比较”。
所谓的“朋友”、“同事”、“家人”这些跟你有社会关系的人,现在带给你的,往往不是帮助,而是压力。
比方说现在你跟亲戚朋友开口借钱,恐怕很难借到。
但如果你朋友圈里有个“成功人士”的亲戚朋友,光是看着ta炫耀幸福生活,就足够让人心生怨恨。
“幸福感”这东西,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比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不再是分享真实的生活,而变成了一个经营人设、告诉别人自己过得很好的场所。
透过深深的滤镜,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并不真实的场景。
而恰恰是这些不真实的内容,勾起了我们最真实的焦虑。
有句话说得好:
“不看朋友圈,根本不知道自己混得有多差。”
所以,想要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除了早起(掌控精力)、远离刺激源(掌控工作),第三点就是,远离“比较”。
要知道,别人给你看的,都是他们想给你看的。
华丽的袍子下面,是一地鸡毛还是一盘散沙,只有个中人才知晓。
关闭朋友圈,你会减少80%的烦恼。
结语
分享一句最近很喜欢的话。
“人生应该选择相对自由带来的适量自律,而不是陷入绝对自由带来的无限混乱。
绝对的自由不可能带来幸福。
就像你在绝对自由的房间里,只有一地的烟头、垃圾和灰尘,没有丝毫的舒适可言。
所以,在一定的规则内,我们才能最大化的感知自由。”
当你想说服自己去自律、去变好的时候,不妨回想一下这句话,可能会给你带来些许的动力和勇气。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