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篇】论虹口区教研员对2021年二模作文的审题失误

最近,亮亮老师碰到了不少同学在询问2021年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的问题,他们不约而同地展示了虹口区教研员杨迅老师写的审题分析。但这篇审题文章让我看完后大跌眼镜,虽然亮亮老师是不戴眼镜的。
先引用原题:
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 800字。
杨迅老师的文章如下,亮亮老师来逐段分析:
应该说,这是一道不怎么讨巧的题目,语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超出了许多人的思维舒适圈。其实莫泊桑也说过类似的话:“真实有时可以不像真的。”但就这道题而言,初看上去是让人有点懵圈,三个“真实”相互叠绕,甚至有点矛盾,颇让人费解。但冷静下来,从“概念界定”入手,还是可以很快找到突破口,理性思辨和自由阐释的空间还是挺大的。
(杨老师开篇就简单地把“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完全等同于“真实有时可以不像真的”。但是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亮亮老师从字面逻辑上来分析:假设“真实”为“A”,“不真实”即“非A”。那么“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等同于“有时看起来非A比A更A”,换言之,“非A=A+A”,即“非A=2A”。“真实有时可以不像真的”,则等同于“A有时可以是非A”,换言之,“非A=A”。只要逻辑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认为“非A=2A”等同于“非A=A”。所以,从字面逻辑来看,材料的内容与莫泊桑的话无法划等号,杨老师穿凿附会,迁移话题。)
这道题目中一共出现了三个“真实”,我个人感觉难点主要在于分清“真实”前后所指的差异。前面两个“真实”可能偏向于指称一种物质现实的实在,最后一个“真实”则指代对生活本质规律的贴近,乃至它对人所产生的精神意义,近似于真理。而“看起来”三个字也不可小觑,它暗示了人目之所见,是真是假,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的。
(杨老师指出三个“真实”有差异,认为前面两个偏向于现实。但是为什么第三个“真实”近似于真理而不再是现实了?亮亮老师思索良久,后来找了勒庞《乌合之众》的原文,终于明白了。勒庞说:“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着更多的真理。”难怪杨老师说“材料语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勒庞的话的确没有“看起来”三个字,因而这三个字可以大做文章了。这里,杨老师展现了某种分裂的一面:在解释“真实”之时,用勒庞的原文作为审题对象;在后续文章中,却又强调材料中的“看起来”。那么,审题到底该用哪一句?如果面对勒庞的话审题,就需要考生论述不真实的东西如何包含更多的真理;如果不考虑勒庞的话,的确可以讨论“看起来”三个字,但是“真实”解释为真理就没有任何依据了。因此,亮亮老师提醒各位,审题依靠的是考场上的阅读能力,而不是查找资料的能力,依靠字面的意思去总结概括,而不能在概括之前就联想演绎,否则会离题万里。)
什么是“真实”?它应该是客观的、公允的。可是现实中很难有这样的真实,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或多或少总受到了自我或他人的主观影响。知识一旦进入了人的意志,就不再是完全的真实了。我们怎敢保证眼中的真实一定“真实”?我们认为从前人获取的知识坚不可摧,可实际上整个人类都是在不断纠错和否定过去中进步,因而我们所谓的“真实”不过是心中已经默认的规律。所以说,“真实”并不绝对,只是相对的“真”,这一切不过是来自大多数人的认同。以此类推,个人的“真实”便来自我的认同,一旦“我”的固有认识出现局限性,自然就会出现“真假”的矛盾。
(不出所料,杨老师抓住了“看起来”三个字,在真假方面大做文章,把材料解释为了主客观的偏差,继而材料变成了“真实有时是看不清的”。若是如此,则忽视了材料里的“东西”。杨老师列举了知识和规律,称二者是看起来不真实的,但这二者是“东西”吗?“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起码是能肉眼所见的事物吧!)
由此看来,所谓的“不真实的东西”不过是“我”的认知,是“我”不知道、不认同或不敢认同,其本质同样可能为真。现实中这种囿于自身认知局限而妄断真实或不真实的事例太多了,而且几成常态。当然这里的“不真实的东西”也包括大家都能理解的的艺术、想象力等事物,它们产生于事实当中,以抽象的方式凌驾在事物之上,成为具有统摄性和归纳性的原则,甚至是一种精神的原型结构,比如《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看起来是不真实的,但是就那个大机器生产时代,人被异化却是最真实的社会映像…这里不做赘述。
(杨老师在偏题的不归路上回了一次头,对“比真实更为真实”稍作了阐述,艺术和想象力所诞生的事物,的确是凌驾于现实之上,有些是具有统摄性和归纳性的。这是迷途知返,还是明知自己审题的漏洞,却选择敷衍了事?显然杨老师是后者,于是“不做赘述”。)
而所谓“真实的东西”可能就是当下人们普遍认同的理念,符合惯性思维的事情。比如“眼见为实”,“眼见”不一定“为实”,“事实”不等同于“真实”,生活中的魔术表演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一种思维定式,足以造成我们认识事物的偏差,成为束缚我们思维的桎梏。
(魔术表演纯粹是障眼法,哪里有真实可言?更遑论比真实更加真实?那么,魔术表演只是“看起来真实的东西”,与材料中的讨论主体“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有何关联呢?否命题可以证明原命题吗?)
材料中之所以添加“有时”这样的字眼,我想是对论述范围做了必要的限制。比如:物质的客观存在、宇宙间的自然规律,这些“真实”都是无可辩驳的;比如:违背自然规律、人类的“反智行为”,这些“不真实”也是毋需多言的。
(看似回扣了材料中的“有时”,但依然在讨论主客观的偏差,完全绕开了“不真实的东西”中包含的现实或真理。)
知识与社会的进步,正是这种将眼前的“不真实”统合、修改,重新写入心中“真实”的过程。我们当然要意识到自己眼界的局限,对事物保有敬畏,但同时也要经历理性的筛选和加工,从眼前的感知挑选出更合理的东西,仔细甄别它,加以实践的检验,才能对心中的“真实”做出纠正性修改。
(眼见不为实,实践出真知,似乎是在解析青浦区的二模作文……)
真实,来自于人的判断,却绝不隶属于人的判断。我们当然可以无知,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略自己的无知,那么生活于无尽的矛盾和虚假中,又怎能看得清真相呢?
也许这就是思考并写作此文的价值吧!(杨迅)”
(最后的结论是知识能给予人们判断力。但无论是材料“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还是勒庞“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着更多的真理”,都需要去阐述“更为真实”或“更多的真理”,杨老师却对如此明确的语句视而不见。)
亮亮老师评语:审题和构思是立意的两个不同环节,审题需要的是阅读概括的能力,而不能加入构思的联想和思考,一旦把二者混为一谈,距离偏题或跑题就不远了。如果是能力导致了审题失误,影响倒也有限。
杨老师开篇提出本材料“超出了许多人的思维舒适圈”,但自己却躺在了思维舒适圈里。不去分析材料中的难点“比真实更为真实”,而是选择不直面问题,不解答疑难,把材料简单粗暴地等同于“眼见是否为实”,迁移泛化,穿凿附会。如果教研员有了这种思维的惰性,恐怕影响更为深远,对于一线教师和学生们来说并非一件幸事。

链接:2021年上海高三二模虹口区作文审题构思详解

亮亮老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亮亮老师最近发现很多网站和个人(如学科网、百度文库……),直接复制了我的文章,却没有联系我本人,甚至没有注明作者……看来是逼着我维权啊!

作文批改或咨询相关课程内容请加亮亮老师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