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唐诗解读——杜甫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二)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注:

南郭寺:秦州南郭之山寺。在今甘肃天水市南郊山上。

邑:古人把大城市叫“都”,小城市叫“邑”,后泛指一般城市,这里指秦州。

危石:高高耸立的石头。

卧钟:放置地上的钟。

俯仰:犹瞬息,比喻时间之短。

解读:

南郭寺与隗嚣宫在唐代是秦州南北二山上相映成趣的名胜。现在隗嚣宫已成平地,南郭寺却依然存在。寺内庭院中至今仍有老柏树一棵,相传即是杜甫见过的“老树”。这树曾遭雷劈,如今分作两半,向两面岔开,斜向生长。树中间又长出槐树一棵,径已盈尺,俗称之为“柏抱槐”。寺内还有井一眼,上有角亭遮盖,就是杜甫诗中的“北流泉”。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抒写南郭寺凤物。第一、二句交代山寺、水泉。其中的“头”“号”都不可看死。南郭寺实际位置在半山腰上,并不在山顶。另外,泉水既然在山的北坡上,水当然只能向北流。现在这眼井水没有专有名称,在古代,说名字就是“北流泉”恐怕也未必。因此头两句的意思,大概只是说山上有一座南郭寺,有泉北流就是了。
三句承一句,写寺。四句承二句,写泉。“老树”“空庭”只是作者所见,但句末巧妙地用了一个“得,,字,就使空庭因为老树而增添了无限生趣,老树由于空庭也更见苍劲。明人杨德周说:“秦州诗,满肚忧愤悱恻,都非文人伎俩,即'归山独鸟迟’'老树空庭得’二语,亦令人搁笔。”给了这一句诗以非常高的评价。这两句中“得”“传”二字多少带有作者赞美的意思,但仍然从描写的角度出现,还是白描手法。
五、六句接着再写两景,仍是两幅素描。第一幅是怪石高危,紧挨着怪石有几株菊花绽开。第二幅是夕阳如金,倾洒在草丛里的废钟上。以上六句,诗人没有直接写进一个赞誉之词,但南郭寺的美景奇趣,和年久失修苍凉荒寂的气氛,却通过一幅幅画面生动逼真地透露出来。
最后两句是对自己身世的慨叹。山寺虽美,但如今荒凉冷落,这正如作者的晚年。因此诗人触景生情,无限感慨,这后二句流出笔下,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