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七:未酬夙愿成长恨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对于赤峰人来说,贡桑诺尔布可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大人物。在这一期里,将从诗歌的角度,为您讲述一个不一样的贡桑诺尔布……
01
挑灯奋起读书时
桂魄当空落去迟,
挑灯奋起读书时。
何当悟得真诗味,
遍写天下含冤词。
据说,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年轻时的贡桑诺尔布。而关于这首诗,在本地还流传着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都知道,贡桑诺尔布的爷爷色伯克多尔济王爷非常喜欢看戏,曾经在王府(现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东大仓后院建立起了“燕贻堂”戏楼,养着戏班子。到了贡桑诺尔布的父亲旺都特那木济勒王爷执政时期,对那些梨园子弟约束甚严,稍有失误,便滥用酷刑。话说在这一年,燕贻堂戏班子里有一个叫六十六的人,在《芦花荡》里饰演张飞,误把戏文中的“我乃燕人张飞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念成了“我乃燕人张灰也”。立时,脾气暴躁得有些病态的旺都特那木济勒勃然大怒。六十六害怕了,畏罚逃跑了,同行的还有一个正在学戏的戏童乌特噶图。这个孩子也经常被打,熬不下去了,打算回家了。结果,他们还是在巴林左旗被王府的练军抓获,押回了喀喇沁右翼旗王府。
在审问时,旺都特那木济勒问六十六:“燕贻堂自创办以来,从未出现过戏子外逃之事,只有你畏罪潜逃,还私拐幼童,且沿路乞讨,尽失王府脸面,今日缉拿回府,该当何罪?”六十六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道:“王爷饶命,奴才已经知错了,日后必拼死报恩,虽肝脑涂地,也不敢有半句怨言。念乌特噶图年幼无知,不谙事理,如罚则罚我六十六一人,不要连累了乌特噶图吧。”旺都特那木济勒听六十六这么一说,更加的生气了,大怒道:“念你死到临头,自身难保,尚存义气救人,死罪已免。但你外逃皆因有眼识路,来人呐,废去戏奴六十六的双眼,以诫后人!”六十六闻听此言,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高喊救命。两侧差人却不敢怠慢,将六十六摁倒在地,用钢针刺目,顿时眼液横流,鲜肉模糊。旺都特那木济勒还不罢手,又叫人将石灰揉入六十六的眼睛里。六十六疼得满地打滚,哀嚎不止。但旺都特那木济勒仍然余怒未消,大骂六十六道:“你这个下流坯子,既然愿意乞讨度日,今儿了了你的心愿,拉出去沿街要饭去吧。”遂将六十六拖出大堂,逐出王府。
此时,乌特噶图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旺都特那木济勒见这个孩子如此窝囊,更是火冒三丈:“来人,重鞭乌特噶图五百鞭子,送他去见阎王吧。”差役挥鞭就打,不一会儿,乌特噶图就皮开肉绽了。这时,旺都特那木济勒身边有一个差役叫百岁,见乌特噶图刚刚十多岁,就遭此大难,心中不忍,禁不住叹息了一声。旺都特那木济勒一听,又恼了,命人拿来一个装满开水的铁壶,放在百岁的头上。百岁害怕争辩会危及生命,只好咬着牙硬挺着。
在此时, 旺都特那木济勒的侧福晋的一个丫鬟从西配房门口经过,看到这一幕惨剧,急忙跑到东厢房去哀求侧福晋前去救人。侧福晋闻讯连忙走出房间,可走到半路,又停下了脚步。因为她知道,这样去救求情,若王爷不给面子,不但救不了人还会给他们加罪。于是,她便折身到西配房大福晋的卧室,请大福晋帮忙去救人。可大福晋却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训教训奴才也好,好让他们知道王爷的厉害。妹妹,连孔夫子都说礼不下庶人呀,咱们还是别去管了吧。”侧福晋碰了软钉子,只好硬着头皮闯入西配房。乌特噶图见到侧福晋,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连忙喊救命。旺都特那木济勒却狠狠地说:“此等奴才,不好生管教,如何了得。你一个妇道人家,何必多管闲事,回屋休息去吧。”侧福晋素知旺都特那木济勒的禀性,只好无奈地退回了。这时,那个丫鬟突然想起,旺王爷平时最疼爱儿子贡桑诺尔布,何不去求他呀。
当贡桑诺尔布赶到西配房时,乌特噶图已经奄奄一息了。于是,他急中生智,拉了拉旺都特那木济勒的衣角说:“父王,孩儿昨夜写了一首诗,老师说平仄不对,烦父王去看一下。”旺都特那木济勒却说:“父王有要事在身,稍后即去。”贡桑诺尔布假装生气地说:“这等小事,何劳父王亲自审问,由管旗章京处理就行了。”说着,他一边拉起旺王向外走,一边示意身后的下人们赶紧放了乌特噶图。当人们将热水壶从百岁头上取下来时,头发已经烫掉了,脑袋上是一圈血泡。
回到书房,贡桑诺尔布拿起自己画的一幅画,画面上画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在麻油灯下捧书夜读,画边上题的正是本文开头的那首诗。贡桑诺尔布说:“儿幼时与王府附近蒙汉儿童玩耍,他们之中很少有文化的,但都有满腹委屈。我想他们一旦有了文化,一定会写尽这天下不平事。这诗我信手而写,适才见乌特噶图二人可怜,才故意诳出父王,请父王宽恕。”旺都特那木济勒说:“我儿少有诗才,但将来作为一旗之主,万万不可对下人心存怜悯之心。”贡桑诺尔布说:“今天下不平,各地农民起事颇多,父王当以德治旗,方可保一方安定。愿父王不要为小事劳神,以保养身体、静心养性、颐养天年为重。”听了儿子的这番话,旺都特那木济勒长叹一声,让贡桑诺尔布带人给六十六送去银两,以做养家糊口之资,并给乌特噶图、百岁请医送药。从此,这三人对贡诺尔布感激不尽。
从上面的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贡桑诺尔布的确不同凡响,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不一般的办事才能。更为难得的是,这个未来的喀喇沁右翼旗扎萨克还有着强烈的爱民报国之志,正如他在《拂剑有感》诗中所言:
宝剑十年匣底藏,
光莹秋水发毫芒。
健儿身手非堪羡,
自古英雄起朔方。
由此也可见,旺都特那木济勒本人虽然为政平庸,人性残暴,但在对儿子贡桑诺尔布的培养上却是煞费苦心。
02
养成大器傲强邻
1886年(光绪十二年)正月,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内张灯结彩,忙并喜庆着。彼时,上下人等都在为十六岁的贡桑诺尔布迎娶福晋做准备。为了这次婚礼,旺都特那木济勒需要准备大量的礼物,进贡给京城肃良亲王隆懃。因为,他的这个未来的儿媳妇正是隆懃的第五女,也就是末代肃亲王善耆之妹善坤。
1885年冬天,旺都特那木济勒按照惯例进京当值,随行的有长子贡桑诺尔布。第二天,他带着贡桑诺尔布拜会了大舅哥礼亲王世铎。在宴会的闲谈中,世铎见自己的这个大外甥一脸的福禄之相,谈吐文雅,心中十分欢喜,便提出要在京城的王公贵族中寻一门第相当之家联姻。此言一出,正合旺都特那木济勒的心意。于是,世铎说起肃良亲王隆懃有一女善坤,芳龄十六,长贡桑诺尔布一岁,尚未婚配。
肃良亲王隆懃乃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后代,为满清八大皇族之一,传至隆懃时已是第九代亲王。因此,旺都特那木济勒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便托世铎玉成此事。而隆懃亲王也对喀喇沁王的家史和地位、社会关系有所了解,又是由时任理藩院尚书的世铎亲自出面提亲,也就应允了。然后,经慈禧太后的恩准,这门亲事就成了。
善坤下嫁喀喇沁后,见当地没有京城繁华,心情烦闷,再加上出身豪门,初别父母,所以每逢遇事必独断专行,飞扬跋扈。对此,贡桑诺尔布却很少理会,仍然每天早晚与武师马雪樵一起练习武术,白天在书房里与宿儒丁镜堂学习诗词书画。同时,他在满文和藏文方面也很有进步。除此而外,他还搜集了父王旺都特那木济勒的诗稿,汇编成《如许斋诗集》。贡桑诺尔布虽年少新婚,却并没有缠绵于儿女情事,流连于花前月下,而是发奋图强,勤奋好学,十分的难得。这也为他将来维新变革,成为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埋下了伏笔。
英雄奋志弃毛锥,
不学董生日下帷。
万里玉关勋业著,
将军毕竟是男儿。
上诗为贡桑诺尔布的《咏史》诗,用典准确,写得非常有志气。旺都特那木济勒去世后,二十七岁的贡桑诺尔布承继喀喇沁右翼旗的王爵,一展抱负。他解散了京戏班,遣送了梨园子弟;减免了旗民的沉重徭役,改为定额制;设立度支局;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创办了蒙古地区第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崇正学堂,作诗《创办崇正学堂而作》:
朝廷百度推维新,
藩属亦应教化均。
崇正先从端士习,
兴才良不愧儒珍。
欣看此日峥嵘辈,
期作他年柱石臣。
无限雄心深企望,
养成大器傲强邻。
他还为崇正学堂写作了校歌:唯我学校,创自有清;悠久历史,灿烂光荣;八方稚子,遐迩来同;如霑风雨,如坐春风。师资造就,启迪万方;教育普及,文化发扬;阴山苍苍,锡水漾漾;崇正之名,山高水长。
1903年初,贡桑诺尔布到日本进行过一次访问,参加了当年在大阪举行的第五次工业博览会。在日本时,他对那里的工业、教育和军事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考察,印象深刻,感慨良多,作《东京有感》:
幕府声威记昔朝,
而今同轨起新桥。
维新卅载精神速,
富士山头雪未消。
三十年来气象新,
壮心决志羡君臣。
尊王攘狄翻专制,
不愧完全一国民。
蒸气车头子细论,
一朝崛起扶桑暾。
居然东亚强人意,
依旧未更大和魂。
强魄精神自昔然,
合群风气武城弦。
从今鼓舞当年勇,
政教让君卅六年。
在日本期间,贡桑诺尔布还访问到了一些社会名流,比如教育家下田歌子。正是通过下田歌子的介绍,女教师河原操子才得以来到喀喇沁右翼旗王府任教。为此,贡桑诺尔布曾作《赠日本下田歌子女史》:
闻道宫闱礼遇加,
品崇师媬羡才华。
门墙桃李成阴遍,
千古盛名曹大家。
从上面的这几首诗不难发现,彼次日本之行对贡桑诺尔布以后的人生道路影响很多。当年六月,他从日本回到北京,七月回到本旗后便开始进行一系列的革新。他决心用较先进的科技手段发展经济,对粗放落后的农业进行改革,以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和农作物产量和质量。1905年,贡桑诺尔布还专门聘请日本农商务省专家到喀喇沁“改良农业”和进行“农作物增产试验”。他号召旗民按照汉民的精耕细作和集约经营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逐步实现了牧民由原来的“逐水草而居”变为定居或半定居的转变,加快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脚步。除此而外,贡桑诺尔布的改革还包括打破旧传统兴建民族工业;因势利导,发展商业;植桑养蚕,多种经营;多方筹资,开发自然资源;兴办邮电业,富旗强民等措施。但在这一系列的变革措施中,对于后世影响最深的还是创办学校,开办新学。比如他从日本回来后,立即创办了守正武学堂和毓正女学堂,并从学校中选派优秀的学生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校接受教育,到日本留学。
自笑平生惯率真,
偏从象外论精神。
敢随步武维新者,
未带因缘与旧人。
欢到至情同父子,
休言有分是君臣。
英雄亦是寻常事,
珍重男儿七尺身。
贡桑诺尔布的这首《送学生等游学》诗写得情真意切,而下面的这首《毕业歌》则写出了殷殷希望:春花香,秋月亮,几度共星霜;朝黾勉,夕彷徨,济济共堂。休夸科学深究,艺术更擅长。他日献身社会,事业须担当。兴教育,办事业,建设正多方。看谁能真努力,文化广宣扬。创造我蒙古邦,赖我辈匡攘。今后天各一方,誓死勿相忘。
03
壮岁豪情恍目前
民国十一年(1922年),满清肃忠亲王善耆去世。贡桑诺尔布为自己的大舅哥作《哭肃忠亲王》如下:
惊闻噩耗倍凄然,
壮岁豪情恍目前。
戚娅之间真我契,
等伦以内孰君贤?
未酬夙愿成长恨,
剩有虚名待后传。
何况吞声今死别,
睽违两地已十年。
回忆嬉游尽妙龄,
而今无此好园庭。
羡君竟作千秋鉴,
愧我空添两鬓星。
一代忠贞同想像,
半生颠险几曾经。
采薇不负东山志,
留与儿孙作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在政权更替之时,英、俄、日等帝国主义乘机侵略我国,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危机,尤其是沙俄策动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搞“独立”,建立“大蒙古国”;英国利用西藏的混乱局势,干涉中国内政。这时,贡桑诺尔布等人一度组织“蒙古王公联合会”,拒绝共和,甚至谋求“独立”。随后,“民国”政府强调“五族(指汉、满、蒙、回、藏)共和”,制定了优待蒙古王公的条例。随即,贡桑诺尔布和许多内蒙古王公才转而支持共和。
这一年的5月间,贡桑诺尔布邀请热河所属各旗县代表到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召开自治会议,提出蒙汉团结自治。与会代表300余人公推贡桑诺尔布为热河自治的领导人。但此事被热河都统熊希龄探知,密报袁世凯。袁世凯素知贡桑诺尔布的才能与威望,遂急速召其进京任“中华民国”蒙藏事务局大总裁一职。8月,贡桑诺尔布离开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在取道赴北京就职,行至古北口的驿站时,感慨万千,作《满江红》一首:
一片平原,张天幕,暂时休息。顿教我忧怀无限,伤情今昔。铁骑奔腾何处去?当年事业无人识,到而今,只有逐黄沙,狂风急。
极目处,烟如织。空辨认,长城迹。对乱峰荒草,一轮红日。谁是回天高手段?诗人悲慨英雄泣!忆当时,多少白骨寒,流血碧。
1912年8月25日,贡桑诺尔布出席了同盟会的欢迎会。当天下午5点,他继续参加了国民党成立大会,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王宠惠、王人文、王芝祥、吴景廉、张凤等人一起当选为国民党九大理事,孙中山为理事长。9月9日,袁世凯任命贡桑诺尔布为蒙藏事务局大总裁。15日下午1点,孙中山、黄兴、陈其美、贡桑诺尔布在北京湖广会馆先后发表演说,并招待议员。次日,贡桑诺尔布与孙中山、黄兴、吴景廉及各部主任、在院议员于北京迎宾馆召开茶话会,讨论国民党组阁问题。10月11日,贡桑诺尔布被民国政府晋为亲王爵位。
为了培养蒙古族、藏族青年,贡桑诺尔布等人于1913年开设了北平蒙藏学堂。后来,北平蒙藏学堂改为蒙藏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少数民族党员的摇篮。1914年5月5日,原藏蒙藏事务局改名为蒙藏院,负责管理蒙古和西藏地方事务,贡桑诺尔布仍为蒙藏院总裁。1928年6月8日,蒋介石窃取革命果实,贡桑诺尔布出任蒙藏学校校长,蒙藏院总裁由阎锡山接任。贡桑诺尔布任蒙藏事务局(蒙藏院)总裁达16年之久,但最初实权由袁世凯亲信姚锡光(时任副总裁)所把持。姚锡光去职后,又因时局动荡,所以贡桑诺尔布很难有所建树。因此,贡桑诺尔布在作《哭肃忠亲王》时,又何尝不是在哭他自己啊!
1931年1月13日,贡桑诺尔布因患脑溢血于北京府邸去世,时年59岁。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