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三河水(包头段)新考
又东,迳九原县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也。王莽之获降郡成平县矣。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王莽之填河亭也。《竹书纪年》云:魏襄王十七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貉服矣。其城南面长河,北背连山,秦始皇逐匈奴,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筑亭障为河上塞。徐广《史记音义》曰:阴山在五原北,即此山也。始皇三十三年,起自临洮,东暨辽海,西并阴山,筑长城及南越也。昼警夜作,民劳怨苦,故杨泉《物理论》曰: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其冤痛如此矣。蒙恬临死曰:“夫起临洮,属辽东,城堑万馀里,不能不绝地脉,此固当死也。”
九原郡(县)故城,按注文“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结合考古综合考量即今麻池古城。麻池古城址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城梁村西北约 800米,古城南紧邻麻池——哈林格尔公路分南、北两城,二城呈相接的斜“ 吕”字形,方向8度。北城南北长690米,东西宽 720 米,南城南北长 660 米, 东西宽 640米。北城北墙中段和南城西墙、南墙中段各设宽15米的门[1]。
五原县故城,按注文“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即今麻池古城之北城。
但张海斌等据实际考古调查认为此处郦道元将九原和五原两城的相对位置搞混了:麻池古城北城较南城早,靳之林先生认为的与秦直道起点形制、布局相同的三个夯土台基也在北城。北城应是九原城无疑。郦道元将九原和五原两城的相对位置搞混了。麻池古城北城是战国、秦、汉九原城.也是汉五原郡郡治,麻池古城南城则是汉五原郡五原县城[2]。
而此段注文中“盖五原县之故城也”的揣测语气也反映出郦道元对五原县故城的不确定;故此本文从张海斌等所论。
又东过临沃县南,王莽之振武也。河水又东,枝津出焉。河水又东流。石门水南注之。水出石门山。《地理志》曰:北出石门鄣,即此山也。西北趣光禄城。甘露三年,呼韩邪单于还,诏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等,将万六千骑,送单于居幕南保光禄。徐自为所筑城也,故城得其名矣。城东北即怀朔镇城也。其水自障东南流,迳临沃城东,东南注于河。
石门水,不少学者认为是昆都仑河,但张文平认为在古城湾古城(临沃县)与大城西古城(稒阳县)之间,有五当沟流水注入黄河,如此五当沟才是《水经注》记载的石门水,石门山、石门障均应位于五当沟之中。按注述显然张氏是正确的。
临沃县,按注文临沃县在石门水的西侧,河水北侧。今古城湾古城恰当其位。古城位于包头市东郊古城湾乡上古城湾村南,下古城湾村东北,这里背山面水黄河与大青山仅数里之隔.是土默川平原与包头交通的咽喉之地。古城平面略 呈方形,边长600米。土筑城墙,北墙和东墙北段可确认有明显夯层,夯层厚10—12厘米,墙基宽l0米.残 高 2—3米西墙现为高3—4米的沙梁。未见夯层。南墙已不存在。北墙方 向92度,东墙方向 8 度。古城内有汉式板瓦、筒瓦、陶器残片,也有钧窑黑釉、 白釉瓷片等[3]。
光禄城,张文平,苗润华在《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一文中认为即今增隆昌古城[4],冯文勇等亦认为增隆昌古城为《水经注》中记载的汉光禄城址。
石门障:刘幻真依据采集陶罐的“石门”字样戳记,将梅令山古城与石门障联系起来,也无法令人信服,因在今包头地区,有“石门”戳记陶器的出土地点很多,应是汉代名为“石门”的陶窑生产的陶器输送到了这里,该古城只是使用“石门窑”生产陶器的聚落之一。按最近的文普资料: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在石门障所在的五当沟附近发现了建于汉代的烽燧城障遗址群——石门塞,其包括烽燧5座、障城3座、当路塞长城墙体2段、遗址1处。从石门向北,五当沟北岸有一片高台地,台地上坐落着古城塔村,据村中老人介绍,这里原来有一座古城,但今天古城已了无痕迹。古城塔村所在高台地,处于五当沟大拐弯北侧,利于掌控整个五当沟,南面遥望石门,亦是北出石门沟首经之地。如此,位于古城塔村中的已消失古城,应是汉代的石门障。而在五当沟,大约以石拐区古城塔村为界,古城塔村南侧,五当沟在险峻的山中向东形成一个大的拐弯,石拐或即由此而得名[5]。(2016-02-29 内蒙古晨报)
怀朔镇,张文平,苗润华等考证白灵淖城圐圙古城为怀朔镇镇址[6]。
河水又东,迳稒阳县故城南。王莽之固阴也。河水决其西南隅。
稒阳县,张海斌等认为即今包头东河区大城西古城[7]。
又东南,枝津注焉水上承大河于临沃县,东流七十里,北溉田,南北二十里;注于河。
河水又东,迳塞泉城南而东注。
塞泉城,张文平等认为即今包头东河区东老藏营古城[8];张海斌等认为东老丈营子古城面积约为150×150平方米 ,应属障城一类城址[9]。
王兴锋在《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城初探》[10]一文中认为蒱泽县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城疙梁一带,但按《水经注》未提及蒱泽县考量,则蒱泽县城位于黄河干流沿岸的可能性基本可排除;而张文平等认为哈素海在汉代即名为蒱泽(不知此论从何得来),按此则蒱泽县得名应与哈素海有关,故蒱泽县旧址很可能为包头东河区东老藏营古城(至于蒱泽县城是否为塞泉城另当别论)。
△又东,过云中桢陵县南,又东过沙南县北,从县东屈南,过沙陵县西。
沙陵县故城,即今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村东古城[11]。
大河东迳咸阳县故城南,王莽之贲武也。
咸阳县故城,冯文勇认为位于土默特右旗苏波盖乡东老藏村南的东老藏古城为汉代咸阳县故城,《地图集》所标亦大致如此;但张文平等认为东老藏古城为塞泉城(并以哈素海汉代为蒱泽)。而按方位结合文普资料推析推析则王兴锋在《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城初探》[12]一文中找到的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城疙梁古城遗址恰当其位。(至于与注文“大河东迳咸阳县故城南”描述不符则可归于黄河河道迁徙所致,而今该古城遗址难觅的困惑抑或即因河水改道或泛滥而被湮没)
[1]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达茂旗文物管理所:《包头境内的战国秦汉长城与古城》,《草原文物》,2000年第1期,第85页
[2]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达茂旗文物管理所:《包头境内的战国秦汉长城与古城》,《草原文物》,2000年第1期,第91页
[3]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达茂旗文物管理所:《包头境内的战国秦汉长城与古城》,《草原文物》,2000年第1期,第91页
[4]张文平,苗润华:《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阴山学刊》,2014年12月,第18页
[5]阿勒得尔图:《西汉石门障揭开神秘面纱》,《中国文化报》,2016年2月22日
[6]张文平,苗润华:《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阴山学刊》,2014年12月,第18页
[7]阿勒得尔图:《西汉石门障揭开神秘面纱》,《中国文化报》,2016年2月22日
[8]阿勒得尔图:《西汉石门障揭开神秘面纱》,《中国文化报》,2016年2月22日
[9]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达茂旗文物管理所:《包头境内的战国秦汉长城与古城》,《草原文物》,2000年第1期,第91页
[10]王兴锋:《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城初探》,《历史地理》,2016年第1期,第252页
[11]李逸友:《内蒙古文物考古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348页。
[12]王兴锋:《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城初探》,《历史地理》,2016年第1期,第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