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漆水注》考略

○漆水

△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

《山海经》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盖自北而南矣。《开山图》曰:丽山西北有温池,温池西南八十里,岐川在杜陵北。长安西有渠,谓之漆渠。

漆水,一说即今陕西彬县泾河支流水帘河,一说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南流至岐山县西合雍水、岐水,东入渭水[①]。《诗经·周颂·潜》: “猗与漆、沮。”《诗经·大雅·绵》: “自土沮、漆。” 漆水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南流至岐山县西合雍水、岐水,东流入渭水[②]。

漆水,古水名。《诗·大雅·绵》:“自土沮、漆”,《周颂·潜》“猗与漆、沮”,《传》:“漆、沮,岐周二水也”这是周朝发祥地的漆水。见于汉以后记载的有二:一见《汉书·地理志》,在漆县(今陕西彬县)西;一见《说文》、《水经》,源出杜阳(今鳞游西),东入滑;《水经注》、《元和志》二水并载。前者当即今水帘河,后者是雍水支流之一,南流合岐水、雍水东入渭。《禹贯锥指》认为前者是古漆水,后者是古沮水[③]

杜阳县,西汉置,属右扶风。治所即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招贤镇。[④]

俞山,《中外地名大辞典》按《水经》、《说文》、《山海经》等典籍推析俞山即岐山亦即羭次之山。(按《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按《说文》漆水出右扶风杜陵岐山,是俞山即岐山。山海经羭次之山漆水出焉,是俞山又作羭次。[⑤]

丽山,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骊山温池,在陕西临潼县南骊山西北麓。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曾在此修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砌石,名“骊山汤”。《汉武故事》骊山汤:“初,始皇砌石起宇,至汉武又加修饰”[⑥]

漆渠,位于西安市区西部。南起雁塔区西漳浒寨南侧的沣惠支渠,北至渭河。流经长安县镐京、纪杨两乡和未央区六村堡乡西界。长30.5公里,均宽15米,上游称太平河。《括地志》有“胡亥将运南山之漆[⑦]

潘岳《关中记》曰:关中有泾、渭、灞、浐、酆、鄗、漆、沮之水。

泾、渭两水源远流长。

渭水发源于甘肃鸟鼠山,山下就设有渭源县。渭水由渭源县东南流,经陇西、武山两县,再东流,经甘谷县和天水市、天水县,过陇山,进入陕西省,再经过宝鸡市、县和岐山、眉县、扶风诸县,进入西安市区,经周至、户县,过西安城北,至临潼县东,出西安市区,过渭南、华县、华阴三县,至潼关县人于黄河。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于陕西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2亿立方米。渭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的起源地。渭河绕西安之北。(摘自

八水绕长安到底是哪八水? 人文和谐公众号  2017-08-27)

泾水为渭水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下。那里设有泾源县。泾水由泾源县东流,经甘肃平凉市和泾川县进入陕西省,再经长武、彬县、永寿、淳化、礼泉、泾阳,进入西安市区,至高陵县入于渭水。

泾(jīng)河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干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于高陵县蒋王村汇入渭河左岸。全长455公里,流域总面积4542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1.4亿立方米。泾河以驻地命名,历史悠久,东汉三国时即有此河。泾河绕西安之北。(摘自八水绕长安到底是哪八水? 人文和谐公众号  2017-08-27)

灞水发源地现在说来是在蓝田县东,当地还设了一个灞源街。这里旧称灞龙庙,1913年改为灞龙镇,1949年后以地处灞水源头,才改为灞源街……灞水发源地始见于《汉书·地理志》,据说是出于蓝田谷。郦道元撰《水经注》也是如此说法。秦岭山谷很多,蓝田谷确在何处,没有定说。灞水也有一些支流,主要是在蓝田县城的南方和东南,都是从秦岭北坡流下的。这些支流《水经注》都有记载,如上面所徵引的。蓝田县北却另是一种情况。这里灞水西侧,高岸陡起,高处就是白鹿原,原上是无水东流的。灞水东侧,却是逐渐高起的漫坡,漫坡上流下许多的小水,作为灞水的支流,最大的为白马河和白牛河。白马河还绕到蓝田县城南流入灞水。白马河和白牛河远在宋时已见记载,称为白马谷水和白牛谷水,是由自马谷和白牛谷流下的。[⑧]

灞(bà)河

灞河发源于蓝田县灞源镇,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563.7平方公里,据史载,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为了炫耀其霸业,改名为灞河。唐在此地设驿站,亲友出行多在这里折柳送行。因沿河岸遍植柳树,春天柳絮纷飞如雪,"灞柳风雪"成为长安八景之一。灞河绕西安之东。(摘自八水绕长安到底是哪八水? 人文和谐公众号  2017-08-27)

灞水最大的支流为浐水。浐水在今西安市东北广太庙入于灞水。远在汉时,这里属于灞陵县,故汉时的记载说:“浐水北至灞陵入灞水。”浐水虽是灞水的支流,却是绕流长安八水之一。《水经》还为它特立一目,说是“水出京兆蓝田谷”。现在的浐水在《水经注》为荆溪及其所合的狗枷川水。荆溪就发源于自鹿原上。现在白鹿原上还有泉,泉水汇成鲸鱼沟,西北流注入浐水。《水经注》说狗枷川水有东西二源:西川出斫架谷,其东有苦谷二水合,流向东北。苦谷今为库谷。库谷水正是和其西一条小水相合,北流与东川相合,成为浐水。[⑨](备注:上述“泾、渭、灞、浐”诸水注释均摘自史念海先生《河山集》第九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第328-329页

浐(chǎn)河

浐河发源于蓝田县汤峪,是灞浐水系的最大支流,流经西安灞桥区广太庙附近注入灞河,全长70公里。浐河绕西安之东。(摘自八水绕长安到底是哪八水? 人文和谐公众号  2017-08-27)

酆、鄗、漆、沮四水,在长安西南鄠县,皆注酆鄗水北注渭。周太王去邠度漆,逾梁山,止岐下。故《诗》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又曰:率西水浒,至於岐下。班固《地理志》云,漆水在漆县西。阚骃《十三州志》又云:漆水出漆县西北岐山,东入渭。许慎《说文》称:漆水出右扶风杜阳县岐山,东入渭,从水,漆声。一曰,漆城池也。今有水出杜阳县岐山北漆溪,谓之漆渠,西南流注岐水。但川土奇异,今说互出,考之经史,各有所据,识浅见浮,无以辨之矣。

酆水,一作沣水、丰水。即今陕西西安市西渭河支流沣河。下游历代略有变迁。酆水号为关中八川之一[⑩];酆水 《禹贡》 沣水。在今陕西长安县和咸阳市境内。《汉书·地理志》 鄠县: “酆水出东南,北过上林苑入渭” [11]沣河发源于终南山北侧的丰溪口,水北流人渭河。全河分为三段,由丰溪口至秦渡镇是上游,从秦渡镇至客省庄是中游,从客省庄至渭河是下游。上游是由丰溪、髙冠太平三水汇合成流的,至秦渡镇略南,郊河从东注来。中游仅有一股水。下游于客省庄北约一公里处又分成两股水:一水东北流,是今沣河下游主流,从咸阳市东流入渭河。另一水西北流,在长安县西马坊村的西边流入泥河,这段河水近年已经枯竭断流,但河床尚在,即便是近年测绘的地图,也还将它绘在图纸上。客省庄以北即沣河下游,因沿流两岸都是低洼的碱滩地,河道发生过改流,而客省庄以南的沣河上、中游胡谦盈等考察后认为未曾改流[12]。而就沣河流域地貌而言,该区域北靠渭河,南枕秦岭山脉的终南山,整个地区的地貌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的地段构成:其一为沣河西岸的客省庄(又名开瑞庄)以北、沣河东岸的高阳原以西(即今斗门镇的西北)诸地尽属低洼的碱滩,是河流的冲积地,沙土质,平均深约2米即见水;其余则都是高亢的黄土原地,属“坞岭”的岭地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这段岭地上的河水密布,因此它又天然地被分割成几个互不连接的独立单元。沣河东岸,今斗门镇东北诸地俗称高阳原。斗门镇的东边,即介于南丰、镐村和石匣口村之间,是一片面积广大的凹地。自石匣口村至郊河北岸地势高亢,俗称细柳原。郊河以南诸地地势尤高,向南和终南山北侧的余坡楣接。介于沣河和灵沼河之间(即客省庄以南诸地)的地形比较简单,是一块南北纵长的黄土高地,地势越南越高,直抵终南山的北侧。灵沼河西岸诸地也属于黄土地带,但地势比东岸原地平均低3~4米左右[13]。

沣(fēng)河

沣河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长安区沣峪,流至咸阳市汇入渭河,全长82公里,总流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据载,大禹曾经治理过沣河,西周的丰、镐二京就建在沣河东西两岸。秦咸阳、汉长安也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汉、唐时的昆明池也是引沣河水形成的。沣河绕西安之西。(摘自八水绕长安到底是哪八水? 人文和谐公众号  2017-08-27)

鄗水,一名镐水。又作滈水,系渭水支流,为关中八川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水经·渭水注》: “鄗水上承鄗池于昆明池北,……北注于渭。” 唐以后镐池涸废,其水遂绝[14]。 鄗水作为渭水支流,系因周武王在河岸曾建镐京,故又名镐水。发源于秦岭石鳖谷中,合竹谷、豹林谷、子午谷诸水西北流,至香积寺与潏水合,谓之交水,又称福水。又北流与淲池水合,又北经清冷台西经慈石门注于渭”[15]。自隋代开皇四年凿永通渠以后(永通渠也称富民渠),鄗水枯竭断流……永通渠以南鄗水,河床遗迹至今犹存,是一段从西南向东北方向伸展的带状凹沟,位于高阳原西边的碱滩地上。它的南头就在今日斗门镇西北的沣河东岸,沿花园村西、普渡村西、上泉北村西、“古城址”西,至纪杨村北边永通渠南岸止。河床东岸即高阳原的西边陲,岸高达八、九米以上,是黄土原地;西岸地势低洼是沙土质的碱滩地。河床现存深度(以西岸地形为准)由0.7~1.2米不等,河床宽度各处不一,步测之,宽的约100米以上,窄的仅有60[16]

滈(hào)河

滈河发源于西安市长安区石砭峪,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292平方公里,与潏河在香积寺汇合后向西,在户县秦渡镇附近注入沣河。滈河绕西安之南。(摘自八水绕长安到底是哪八水? 人文和谐公众号  2017-08-27)

沮水,古水名。《诗经·大雅·绵》: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此为周发祥地的沮水,在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当今何水无考[17]

鄠县,西汉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户县北二里。三国魏属扶风郡。晋属始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改属京兆郡[18]

漆县,秦置,属内史。治所即今陕西彬县。以县西漆水得名。西汉属右扶风。东汉兴平元年 (194) 为新平郡治。东晋末废[19]。 

右扶风杜阳县故城,杜阳县故城遗址位于今麟游县西26公里处的招贤镇招贤村东,为秦、汉古县城遗址。西起今天的堡子上(古代杜阳堡...东至南沟村沟上及下集一带,北至崇王殿山顶,南至杜水河南岸100米处,经多次现场考察,东西约150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区地表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残片,杜水河两岸断崖间文化层厚达0.2~0.5米,内涵丰富。1986年招贤村小学教师赵新明交献汉代瓦当一件,随后馆内工作人员又在街道南侧耕地内拣拾到空心砖等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均系汉代建筑材料,出土的空心砖和瓦当表面纹饰图案精细美观,反映出当时陶瓷烧制工艺已具有很高水平。1991年考察人员在该遗址上考察时发现了残砖上有字迹清晰、笔画古朴浑厚的“杜阳”印记,其后又有群众交献的“亭”字陶戳招贤在秦时期已确定为城邑要地,汉初改邑为县,名曰杜阳县,今之麟游境内设县由此始。整个遗址绕山周围,横跨杜水,按其遗迹地形推断县府官所应在今天的堡子上,古名杜阳[20]

岐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山状如柱。亦称天柱山。又因其山两岐,俗呼为箭括岭,海拔1675米。相传周初鷟鸣于山上,时人亦谓此山为凤凰堆[21]

王守春先生认为郦道元在治学方面,表现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态度。《水经注》中有许多问题郦道元还没有搞清楚,但他并不回避,也不掩饰自己对该问题的不了解,而是实事求是予以承认。如上述注文中关中地区的漆水,在历史上是一条很有名的河流,是著名的“长安八水”之一。早在《诗经》中就提到漆水,即《诗经·大雅·绵》篇。该篇说的是周太王古公亶(dan)父率领部众从黄土高原的北部越过沮水和漆水,来到岐山之下渭河北侧的周原,周人在此发展起来。但关于漆水的位置,在郦道元之前的学者们就有几种不同的认定,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以及阚驷在《十三州志》中都认为漆水位于漆县西部,而许慎在《说文》中认为漆水位于杜阳县。虽然郦道元经过考察了解到“今有水出杜阳县岐山北漆溪,谓之漆渠,西南流注岐水”但他又没有把握肯定该河是否就是漆水,故他实事求是地说“但川土奇异,今说互出,考之经史,各有所据,识浅见浮,无以辨之矣”他很老实地承认自己“识浅见浮”,对发源于杜阳县岐山的漆溪是否就是《诗经》中的漆水,不能肯定。郦道元对凡是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都老老实实地用“所未详也”来表示。《水经注》中有数十处的“所未详也,都是郦道元尚未搞清楚的问题,这些都表明郦道元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态度[22]

(摘自八水绕长安到底是哪八水? 人文和谐公众号  2017-08-27)


[①]《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②]《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辞海 地理分册 历史地理[M]. 1981

[④]《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⑤]段木干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 (一至五册),人文出版社,1981年06月,第2279页

[⑥]《汉代长安词典》

[⑦]《汉代长安词典》

[⑧]史念海著,河山集第九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第328页

[⑨]史念海著,河山集第九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第329页

[⑩]《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1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2]胡谦盈著,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4页

[13]胡谦盈著,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2页

[1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5]《唐代长安词典》

[16]胡谦盈著,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页

[17]《简明文史知识词典》

[1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0]陕西省文物局编,陕西文物古迹大观:陕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巡礼,三秦出版社,2006.10,第355页

[21]《汉代长安词典》

[22]王守春著,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海天出版社,2013.02,第84页

(0)

相关推荐

  • 散文||泾渭自分明,曲直在天地

    泾渭自分明,曲直在天地 郑凡涛||陕西 这河,一大一小.这水,一浊一清.走过了千山万壑,走过了地老天荒,在这里相遇了.浊有浊的执着,清有清的高洁.初以见面,清浊两厢对立,不肯同流.相峙之下,便有了这万 ...

  • 炎黄二帝皆源于武功考

    张森姜姬二水,是有史书最早记载的炎帝和黄帝的起源地,这两条河就是武功境内的漆水河和湋水河.姜姬二水,是有史书最早记载的炎帝和黄帝的起源地.<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 ...

  • 散文||八水绕长安

    八水绕长安 有位年轻朋友问我在<戏说关中八大怪>中写的"八水绕长安"到底是什么情况.听我解释后,他笑着说:"怎么都是八呀?"我突然想起关中还真和&q ...

  • 看西游话长安 为何渭河支流泾河能够凌驾在七河之上

    诸位看官,最近听了几段有关<西游记>的评书,颇有心得.从今天起就给大家重新讲讲这西游. 西游一书,是四大名著中.说书痕迹最明显的一部书.然而现在真正的道活西游评书已经灭绝了.现在的说书人都 ...

  • 游走灞河岸

    游走灞河岸 文丨郭勇        在西安几十年,去的最多的河,就是灞河了.浐灞就在我家附近,一年四季再忙也会溜达溜达去几次的.见了灞河,亲.        灞河的柳有名,灞柳很有文化,内涵也深,是古 ...

  • 《水经注》卷十六谷水、甘水、漆水、浐水、沮水考略

    <水经·谷水注>考略 摘要:<水经·谷水注>(卷十六)是研究洛阳地域最重要的基础性历史文献之一.本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 ...

  • 《水经•甘水注》考略

    ○甘水 △甘水出宏农宜阳县鹿蹄山. 山在河南陆浑县故城西北,俗谓之纵山.水之所导,发于山曲之中,故世人目其所为甘掌焉. 鹿蹄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鹿蹄山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南.< ...

  • 《水经.斤江水注》略考

    △斤江水出交阯龙编县,东北至郁林领方县东,注于郁. <地理志>云:迳临尘县至领方县,注于郁. 王成组认为郦注最后五卷分散的支流,构成相当完整的鬱(今简称郁)水与溱水两系,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西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初稿)--《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卷四十 ○渐江水 A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北迳其县南,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十)----《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E2 江水东迳上虞县南,王莽之会稽也.本司盐都尉治也,地名虞宾.<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曰上虞.二说不同,未详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九)----《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D2 江水北迳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岭森蔚,沙渚平静,浦阳江又东北迳始宁县嶀山之成功峤.峤壁立临江,欹路峻狭,不得并行.行者牵木稍进,不敢俯视.峤西有山,孤峰特上,飞禽罕至.尝有采药者,沿山见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八)----《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C2 浙江又东迳柴辟南,旧吴楚之战地矣.备侯于此,故谓之辟塞,是以<越绝>称吴故从由拳.辟塞渡会稽,溱山阴是也. 柴辟(亭),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汉书·地理志> 会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七)----《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A7 <吴越春秋>云:句践炼冶铜锡之处.采炭于南山,故其间有炭渎.句践臣吴,吴王封句践於越百里之地,东至炭渎是也.县南九里有侯山,山孤立长湖中.晋车骑将军孔敬康少时,遯世栖迹此山.湖北有三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六)----《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A2 秦始皇登稽山刻石纪功,尚存山侧.孙畅之<述书>云:丞相李斯所篆也.又有石匮山,石形似匮,上有金简玉字之书,言夏禹发之,得百川之理也.又有射的山,远望山的的状若射侯,故谓射的.射的之西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五)----《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E 浙江又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勖封兰亭侯,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郡也.起亭于山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