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离我们很远?你太天真了吧!
屏幕前的你迄今为止的人生当中,有没有遇到过令人难以遗忘的伤痛?
你有过在午夜梦回中撕心裂肺的感受吗?
人的一生难免有伤痛。
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和记忆的淡化,回忆过去苦难时感受到的痛苦将会慢慢减轻,直到能够淡淡地将这一页揭过,也就是我们平日里会说的“想开了”。
但是对于少数人来说,他们永远都生活在那段悲惨时光的阴影下,脑海中时不时便会“闪回”那些最难过的记忆,这些身临其境般的重现一次次将他们引入”地狱”,严重干涉他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彻底失去理智。
他死在痛苦的回忆里
在长篇美剧《犯罪心理》第二季第十七集当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痛苦的过去让人疯狂”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一个建筑工地附近看守的保安被打晕夺枪,之后有人报警称在建筑工地附近接连发现被拧断脖子的尸体,一个与凶手正面接触过的小女孩对警察说,“我以为他要杀我,可他只是叮嘱我快跑。”
(美剧《犯罪心理》截图)
通过一系列调查和相关人员的配合,一位饱受战争创伤,已经退役14年的男人进入了调查范围,加之警察发现了凶手爆胎后更换轮胎只换了一半的汽车,侧写小组的成员还原了凶手在作案之前的行动轨迹与心理状态。
(美剧《犯罪心理》截图)
凶手名叫罗伊,退役后便害怕噪音的他在上班路上汽车爆胎,正在低头更换时,建筑工地开始了爆破工作,爆炸的声音在罗伊听来已经变成炮弹落地,这一情景直接诱发了他的精神分裂,误以为再次回到了战场。
(美剧《犯罪心理》截图)
罗伊从垃圾堆里寻找食物,躲在下水道中猎杀入侵领地的建筑工人,打倒保安夺取枪支自卫……
为了能够得到战友的支援,他偷了建筑公司的高频对讲机,还在高地上布置旗语……
(美剧《犯罪心理》截图)
他在虚幻中拼尽一切活下去,丝毫不记得他已远离战乱,回到家乡,也不知道自己杀害的都是手无寸铁的同胞。
(美剧《犯罪心理》截图)
这种会把人无数次带回“伤心地”、甚至做出异常行为的精神类疾病,便是创伤性应激障碍。
创伤性应激障碍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反应,其持续时间下限为一个月。该病患者对作为诱因的创伤事件抱有极端的厌恶感、恐惧感或无力感。
(美剧《犯罪心理》截图)
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同于其他焦虑症的地方在于,患者所应激的事物来自外部环境,是能够被看到并理解的。所以患者的症状虽然会与焦虑症有些相似,但更能得到周围人的同情。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根据病程长短分为两种。
在急性形式中,该障碍会持续一个月,然后就消失了。
而慢性形式则更加严重,该障碍将会伴随患者几年甚至几十年。
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发病时,来自精神的折磨会令他们极度虚弱,而他们的发病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两条:
重演灾难场景
在一些案例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的刺激,会让他们在心理上重新回到灾难的场景。并且,灾难发生时的场景会在患者的大脑中全部重演一遍。
因此,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会不遗余力地避免那些可能触发应激的事物和行为。
在研究中,美国911事件中的幸存者便报告他们脑海中总是一遍又一遍重演双子塔倒塌时的景象。
(美国911事件现场,动图来源于网络)
情感麻木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另一特点就是,他们从情感上对待周围很是麻木,遭受创伤之前那些感兴趣的事物也失去了吸引力。
这一症状将会带给患者家人巨大的痛苦,他们变得对亲人漠不关心,整日埋头于烟酒以麻痹自我,致使家庭冲突不断爆发。
(美剧《犯罪心理》截图)
高唤醒水平
患者会出现易怒、失眠和夸张的惊恐反应。比如爆炸事故的幸存者会在听到突然的响声时吓到猛然跳起,接近具有爆炸可能或难以逃生的密闭空间时会非常紧张,想要逃离这个压力源头。
自毁倾向
看到这一点的你可能会有所疑问,从严重的灾难中死里逃生的人怎么会有自毁倾向?实际上,无论是从战场上还是灾害当中幸存下来的人们都会对“我活着,可是我的战友/同学/家人都死了”这一情况感到内疚,认为自己当时与他们一起死去。
这种”我不该活着“的压力感会导致幸存者出现”自毁”的想法。
(美剧《犯罪心理》截图)
突然闯入性记忆
患者越是努力地想要避免生理和心理上创伤的暗示,越是容易出现回想和闯入性记忆的影响。
除以上几个主要症状之外,患者还会伴随出现焦虑、抑郁和滥用药物的情况。
其实从潜意识的层面来看,当一个人的滥用药物,无论是保健品还是别的药剂,他是希望自己的内心伤痛能够被“治愈”,“吃药”这个动作本身就减轻了内心的焦虑。
它离我们真的很近
普通人群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概率为7%-12%。
女性的终生患病率比男性要高一些,但是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通常在一些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灾难之后。
这种事件涵盖的范围很广,无论是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自然灾害,还是被性侵、暴力攻击等犯罪事件,亦或是飞机坠毁、火灾等意外事故,都有可能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飞机坠毁,动图来源于网络)
除了上面举例的诱因之外,许多不常见的情况也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产生,例如恐怖袭击、战争和其他重大灾难性事件。
以往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群体样本一般来源于纳粹集中营、广岛原子弹等事件的幸存者,在国内唐山与汶川两次大地震的幸存者也有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情况。
接下来,小编想要讲两个离我们更近的案例。其实,创伤后应激障碍没有我们想的那样遥不可及。
向最近处观看,处在“后疫情时期”的医护人员,尤其是疫情爆发时身处武汉的医护人员中有一些人正在经受着或轻或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医护人员,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原因在于,疫情刚刚爆发时,病因不明确,全国各地的支援尚未赶来,巨大的工作压力、频繁的倒班、曾一度迅速增长的感染者数量、连续多日面对病人的离世……都导致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处于应激状态当中。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50.73%。
而随着科学的救治方法和完善的防护措施的出现,医护人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检出率为39.1%。
除了前后的时间差别对于医护人员的阳性检出率有影响之外,密切接触感染者、参与重症患者的护理、经历同行感染新冠肺炎等单因素也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上升。
数据显示,患有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医护人员将会出现职业倦怠与离职率的提升的情况,这将会影响医护人员团队的稳定性。PTSD得分高的群体会影响紧急情况下对事物的判断,导致身体与情绪衰竭。
我们总是愿意称呼医护人员为“白衣天使”,但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他们也是内心脆弱的人类,也会因为发生在眼前的生老病死而悲伤焦虑,及时观察及干预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一件关乎社会的大事。
向普遍处看,大约一半住过ICU病房的人出现了心理功能障碍,包括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并且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对于人均寿命越来越长的现代社会来说,这应该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问题。
这一类与ICU病房住院经历有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在2012年被全球危重症会议统称为ICU后综合征,这也说明了该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
(空置的ICU病房,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ICU病房内治疗时,病人因其意志不清醒,记忆将会有大片大片的空白,而病人所经历的手术、创伤、气管插管、麻醉药物、高烧等可能会使病人产生妄想性记忆,这也是患者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时不停在其脑海中重演的情景。
加之重病之后的失业、身体状况下降等落差,许多病人便开始了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将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延缓患者的康复过程,甚至导致患者无法返回原本的岗位,为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
因此,假如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有过ICU住院的经历后情绪异常,便可能是ICU后综合征,请一定要带TA前往有资质的精神科进行诊疗。
那么,经历重大事件后,为什么有人就不会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其实与个体之间心理承受能力的差距有关,当该经历者年龄尚小或经历太少或者共情能力优秀时,便更有可能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阳性检出。
另外,如果在经历创伤后,人们能够得到及时、恰当的疏导与治疗,也是可以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概率的。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何为创伤事件,才能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意识到这一事件带给自己的伤害。
创伤是外界因素对人的身体或者精神造成的负面影响,创伤事件具有突发性,并且可能会威胁到经历者的生命安全,这些事件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意义和反应,但都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读书or写作,真的有用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与焦虑症有些相似,根据轻重程度和患者的意愿可以分为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两种,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或一同使用,都会对患者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
但是倘若患者的要求不是改善而是除根,精神病专家们普遍推崇的是药物配合心理治疗。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行为认知治疗、催眠治疗、行为分析疗法等等,但也有一些普通人不太有耳闻的疗法,小编在这里选两种来跟大家谈一谈。
1.叙事写作疗法
大量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写作,并将其早年间的惨痛经历放在这一部恢宏巨制之后,书写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能够被显著减轻,并且在一年后的测量中依然效果显著。
有专家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书写和反思时就是个人智慧产生的起点,而个人智慧就是维持人们幸福生活和心理健康的一大基石。
(写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2.阅读式疗法
与病友或朋友一起阅读心理正向类书籍,能够帮助患者建立长期自信,缓解焦虑、抑郁和恐惧感,促进自我管理,改善人际交往……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
这一方法可以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弗洛伊德学派也认为阅读疗法会给人带来认同、净化和领悟的效果。闲暇时候选几本好书读一读,真的会让人心情畅快。
(阅读,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这篇推送是以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退役军人的故事开始,那么在最后小编想要谈一谈不同的立场或文化下的军人患该病比例的区别,也就是“正义之战”与“不正义之战”中的军人患该病的区别。
例如美军与中国军人的创伤应激障碍发病率有着显著差别。
就像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和越南战争当中,中国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战,他们后退一步,战线被推进一米,就离身后的祖国更近了一步。“同志们,我们已经无路可退”的信念感抵消了他们心中战争带给人们的残酷感受和杀害同类的内疚感。
因为不得不战,所以只能心无杂念地拼尽全力。
(抗美援朝老兵,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对于美国军人来说,他们参加的战争在很多时候都没有一个能够说服他们的理由,不足以支撑起他们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他们带着精良的装备来到阿富汗、越南、海湾等地进行战斗或屠杀,战争的非正义性压垮了他们,他们渴望保护妇女和儿童来愈合内心的伤痕,找回人性。
可是那个微笑的女人黑袍下是炸弹,懵懂的孩童出于自卫朝他们举起了沉重的手枪,他们找不到慰藉和自我安慰的理由。
(喂养小奶猫的士兵,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许多美国大兵在战场收养猫和狗的新闻,他们需要在战火连天,分不清是干涸的血还是灰尘的人间地狱里给自己找一点人性的温情——让自己不会发疯。
希望读过这篇推送后的你能够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也希望当你经历了无法独立排解的心理创伤时,一定要及时求助专业人士。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当你居住的城市缺乏具有资质的精神科或心理治疗机构时,也可以选择昭德的在线心理辅导业务。
时间与距离的限制不是你忽视伤痛的理由,请好好爱护你的精神。
爱你们。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黎轶丽,刘丽香,吴新 & 毛红波.(2021).“后疫情时期”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分析.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01),34-39. doi: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1.008.
[2]邵勤文,孙向红 & 赵海平.(2021).ICU后综合征心理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护士进修杂志(06),525-529. doi:10.16821/j.cnki.hsjx.2021.06.009.
[3]黄成利 & 胡超(2020-07-16).叙事写作疗法可治愈人生伤痛.中国社会科学报,005.
[4]何璀,余利平 & 徐汉明.(2020).阅读式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04),235-237+239. doi:10.16780/j.cnki.sjssgncj.2020.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