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宗剪子王宗刀
孟宗剪子王宗刀
吴蔚
2021年01月16日《保定晚报》
在保定府昔日老字号中,孟宗剪子指保定孟宪邦制作的剪子;王宗刀指保定“王三能”菜刀,1964年全国莱刀质量评比会上曾被评为第一名。孟宗剪子、王宗刀代表了清末至上世纪80年代初保定府的特产名产,代表了一个时代保定老的记忆。现今都已失传了,非常可惜,是一个时代保定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昔日保定府铁匠铺
早在元、明、清诸代,保定府“打刀”业即相当发达,世代相传,产品行销我国北方各地。在老保定府,有“东贵、西富、南杂、北贫”的说法,旧社会的铁匠铺主要集中在南大街乾石桥、煤市街、北大街、东升街等“杂、贫”之地。那时候城乡间没有机制铁器,人们日常所用的犁、耧、锄、耙、锅、铲、刀、剪等都靠当地打铁的铁匠打制。
铁匠有生铁炉和熟铁炉两个行当。生铁炉主要打制生活用具,熟铁炉活路较多,打制的既有生产工具也有生活用具,还有专业性配具。熟铁炉有大炉、小炉、脚册炉三类,大炉多锻打锄头、犁头、铁锨、镢头、铡刀等农具;小炉多打造勺子、剪刀、剃刀、门鼻类小型器具;脚册炉生产铁钉、马掌钉、鞋钉等专用配具。
过去的铁匠经营形式有座炉、行炉之分,座炉指在自家盘炉作业,俗称铁匠铺,打造什么全凭铺主对当地生产、生活的了解推断来决定。生产类工具要按照生产季节安排生产,如夏收秋割时的镰刀、中耕盛期的锄头和春耕秋耕时的犁头、耙齿等。座炉也接受客户定活或来料加工活,自产的产品坐地经营,边打边卖,逢集日庙会上市摆摊。行炉即流动作业的铁匠炉。流动定点前,炉主要对当地生产生活情况有所了解,一般要选择对某项活计需求比较集中而辐射面又广的村镇,选择流动人口较多的墙角或树阴下,盘起临时炉灶,生火开业,民间称之为立炉,打制定活按件计酬,出卖成活以件论价。
铁匠炉所用工具有大锤(分八宝锤、板锤、厚刀锤几类)、小锤(又名手锤、引锤)、铁砧、铁钳、钢擦、掀子、风箱等。铁匠开炉后一般不轻易停火,打造器具时,鼓动风箱将火吹旺,将铁烧红,而后由师傅用铁钳夹出,放在铁砧上锻打。掌钳师傅右手持钳,左手持小锤指点锻处,小锤指到哪儿大锤打到哪儿,小锤点几下大锤打几下,大锤要随小锤快慢缓急。锻打中不准有偏移或漏锤,否则会出现“引到打不到,不是夹灰就起泡”的次品。铁匠把锻件在炉火上加热烧软而后锤打成形,此为热活;把冷却后的锻件用戗刀戗光、毛刺铿净称为冷活。打造有刃的器具经擦刃、淬火称钢水活,此活技术性很强,关键在于掌握好蘸水、淬火的火候,民间常把锤钳、淬火、热活粘接称为铁匠的三大绝活。有的铁匠凭借祖传或自创的拿手活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方名品,保定古城则有“孟宪邦的剪子,王三能的刀,赵宗棠的白勺不用挑”的民谚。
少人知晓的孟宗剪子
过去的保定府南大街乾石桥一带是铁匠作坊的集聚地段,这是清末民初南大街的原始行业,甚至一直延伸到府河沿岸。这里店铺鳞次栉比,铁器产品琳琅满目,打烟袋锅的、打铁球的、卖铁锅的,到处是叮当作响的锻打声。闻名全国的孟宗剪子与王三能菜刀均产于此地。
孟宗剪子是老艺人孟宪邦继承祖辈7代制剪技术而制成的,既然叫“孟宗”,说明它在当时是国内一个流派。当时国内著名的剪刀企业除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以外,保定府的孟宗剪子也非常著名。
孟宗剪子的特点是:
一、形成系列产品。孟宗剪子最早应该是供应保定市民。因其多年家传形成系列产品,有专剪西服呢子的裁缝剪,还有日用剪、羊毛剪、园林花木剪等。
二、好钢淬火,用料过硬。
三、该剪刀加工细密,钢口淬火,刃口锋利,不崩不卷。剪刃对口严实,轻松灵活,硬度适宜,坚固耐用,美观大方,价格便宜。
四、善剪棉花、丝绸等软东西。其裁缝剪能将成打的呢子剪得特别齐,不起毛,不拖泥带水,便于包缝。
五、畅销京、津、晋、冀、豫、蒙等省、市、自治区。
解放后,公私合营,孟宗剪子店铺合营了。当时提倡私有工商业者向国家“献宝”。孟宗剪子改名为“牛牌”剪刀。这是保定刀剪厂老艺人孟宪邦继承祖辈七代制剪技术而制成的。又经他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改进,使制剪技术不断发展,剪刀质量不断提高。合营之后的小农具刀剪勺厂在当时的煤市街一带。
1963年,当时鼓励小手工业生产。“牛牌”剪刀与北京王麻子剪刀一起参评全国剪刀评比时,获全国第四名,1964年河北省剪刀评比时获全省第一名。
50年代,孟宪邦不像王三能那样全国闻名,而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物。60年代,孟宪邦元配夫人去世,又娶一继室,由于成分划得不好,生活一直比较困难。据说文革前孟宪邦在保定去世。
1979年全省剪刀评比时“牛牌”孟宗剪刀又名列前茅。在人民生活中赢得了“一大名产”的信誉。
孟宗剪子在60岁以上的保定人心中仍有着难忘的印象。
名扬华北的“王三能”菜刀
保定府的“王”字刀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年,铁匠王拐子继承祖业,沿用祖传“艾叶王菜刀”的工艺,在乾石桥打卖菜刀。其祖父生产的“艾叶王菜刀”在清代道光年间就以刀刃钢好、锋利坚固、不崩不卷而闻名,行销我国北方各地。昔日王拐子卖刀不摆在外边,而是锁在柜里,谁要一把,他决不拿出两把,故有“王拐子卖刀——不让挑”之说,可见他的刀件件过硬,声誉很高。当时唐山、邢台、邯郸、张家口、承德等地不少人到保定拜师求艺,学习“王”字刀制作技术。外地商人也指名要卖保定的“王”字刀,争订合同。各铁匠铺为推销菜刀也都打上“王”字标记,以示其优。当时有“艾叶王”“柳叶王”“双王”“三王”等等,流传至今的“三王”菜刀的主人即是闻名全国的王三能。
王三能本名王双振,1908年7月10日生于河北省枣强县王家堂村。因家境贫寒未能上学,13岁在本村学打铁,16岁到保定北大街双胜号铁铺学打刀技术,18岁到南大街全和成铁铺当工人。王三能学习打刀很用心,非常注意观察师傅在开刃、蘸火等关键环节上的技术,几年后学得一手打菜刀的好手艺。1937年,王三能在保定东升街开了铁匠铺,字号为“双得利”,前店后厂,招收一批制刀能手,继承传统技艺,博采众家之长,生意逐渐兴隆,产品闻名全国。
王三能制刀的原料是用从日本进口的钢材,从锻打、劈槽、加钢、熟火、打片、铰把、打把、铰刀、冷砸到开刃、锉头、锉背、拖软刀、蘸火、调刀、磨口、抢光刀、安把、上油包装等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十分精细。王三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博采众长,并继承“艾叶王”菜刀的传统制造工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王”菜刀风格。他对菜刀的质量要求极严,在凉作、强刀、蘸火等关键工序上都亲自动手,使其达到无可挑剔的水平。
王三能菜刀的特点是,刀口锋利,加钢中止,饱满贴实,淬火均匀,不出重皮,刚直挺拔,坚固耐用,不崩不卷,只要钢不使完,硬度不变,且易磨。刀的深口一致,刀锋与刀背呈8至10度角,实用,美观大方。刀切大排骨、厚竹片、三角带及八号铅丝无须费力,一剁即开,若切生姜,绝对不出现毛丝,可谓绝品。
1954年,王三能参加“胜利铁业供销生产社”,把精湛的技艺热心传给年轻一代,使菜刀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正式命名为“王三能”菜刀,在1963年天津召开的全省菜刀质量评比会上列全省第一,在1964年上海召开的全国菜刀质量评比会上荣获全国第一名。
王三能曾为河北省人大代表,出席过全国群英会,于1981年因病去世。上世纪80年代,保定刀剪厂采用了王三能的制刀工艺,继续生产“王三能”菜刀,并不断研究改进,使王三能的制刀技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孟宪邦“孟宗剪子”、王双振“王三能菜刀”字号响亮,产品精良,是一代保定劳动人民的荣耀,在老保定人民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