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前夜的吟唱——托马斯·哈代诗歌《黑暗中的鸫鸟》赏析
□温中兰
托马斯·哈代(1840年-1928年),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其创作横跨两个世纪,1910年,获英国文学成就奖。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等。
著有诗集《韦塞克斯诗集》、《今昔诗集》、《时光的笑柄》、《早期与晚期抒情诗》、以及长篇史诗剧《列王》等。
黑暗中的鸫鸟
作者:托马斯·哈代
我倚在以树丛作篱的门边,
寒霜像幽灵般发灰
冬的沉渣使那白日之眼
在苍白中更添憔悴。
纠缠的藤蔓在天上划线,
宛如断了的琴弦,
而出没附近的一切人类
都已退到家中火边。
陆地轮廓分明,望去恰似
斜卧着世纪的尸体,
阴沉的天穹是他的墓室,
风在为他哀悼哭泣。
自古以来萌芽生长的冲动
已收缩得又干又硬,
大地上每个灵魂与我一同
似乎都已丧失热情。
突然间,头顶上有个声音
在细枝萧瑟间升起,
一曲黄昏之歌满腔热情唱出了无限欣喜——
这是一只鸫鸟,瘦弱、老衰,羽毛被阵风吹乱,
却决心把它的心灵敞开,倾泻向渐浓的黑暗。
远远近近,任你四处寻找,在地面的万物上
值得欢唱的原因是那么少,是什么使它欣喜若狂?
这使我觉得:它颤音的歌词,
它欢乐的晚安曲调
含有某种幸福希望——为它所知,
而不为我晓。
《黑暗中的鸫鸟》写于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交替之时,是哈代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歌里他通过鸫鸟这一文学形象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批判维多利亚时代资本家的丑恶嘴脸,通过犀利而富有内涵的语言来影射社会现状,但同时又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表达对新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诗篇一开始,哈代就专写眼前实景,为我们勾画了快要逝去的世纪最后一个荒寒残冬落日时特有的景致:诗人倚门望去,地上是苍白如鬼的寒霜,残冬时节天地萧瑟荒寒,落日的余晖可感而不可见。这些设喻巧妙的诗句渲染了冬末时天地间本来的悲色,紧接着哈代又用明喻形容纠缠着藤蔓的那些光秃秃的茎梗,把它们弯弯曲曲伸向空中的形状比作“竖琴上弄折了的根根琴弦”,意味着弦断音绝,更使人感到残冬的枯寂。诗的首节中展现出的阴冷、荒凉、灰暗、萎谢的景象,无疑衬托了诗人在这一背景下内心升起的迷茫伤感之情,觉得世间的悲惨有时候真的难以解释。
在诗的第二节里,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林地转向远处的大地。哈代通过对景物拟人化的描写,把人类的命运同世界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诗的第三节,哈代的悲观情绪却受到一只鸫鸟突然鸣叫的冲击。这只鸫鸟虽像诗人一样瘦小而衰老,但它的啼啭在哈代心里却似乎具有照亮“重重黑暗”的力量。
可是到了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却以突转手法将笔锋一转,尽管四周的景物使诗人未能觉察到一种有希望的未来,但鸫鸟却似乎在歌唱“某种吉祥的希望”。
《黑暗中的鸫鸟》的主要意象是鸫鸟,哈代对于鸫鸟样子的描写一连用了三个词语:瘦弱、老衰、羽毛被阵风吹乱。这几个各具特色的词语也塑造出一个丰满的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这只鸫鸟如同当时被资本主义压迫的人们一样,孤单、饱受苦难。在环境的塑造上,幽灵般发灰寒霜、冬的沉渣、纠缠的藤蔓、断了的琴弦、斜卧的世纪尸体、阴沉的天穹等词语生动展现了环境的萧条,也暗指旧世纪的现状: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人民生活充斥着苦难。在这个世纪末,一切还是那么凄惨、悲凉。可想而知,在下个世纪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但在这个混乱、不忍直视的环境中,竟然有一只鸫鸟,不为恶劣的环境所影响,勇敢地唱出充满幸福希望的歌声,这希望在萧索的环境中更显得弥足珍贵,与众不同。恶劣的环境和鸫鸟充满幸福希望的歌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的心境融入环境,寓情于景。
总之,哈代的这首抒情诗,通过那民谣调的均匀流淌,加上典型的哈代式措辞的奇妙,突出写景即写人、写人重在情的特点,从而达到了内情与外物的完美结合。全诗以诗人的视、听、感为中心展开描绘,诗的后面两节与前面两节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了诗的蓄情之美。作为一首具有朴质力量的抒情诗,《黑暗中的鸫鸟》可以说是哈代在二十世纪即将到来时所作出的“新年思考”,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