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的季节性杀手--春季

转载自“脑心医典”公众号

ID:NXYD2030

春 季

走过冬季,春天已迎面而来!在我们洗去疫情的阴霾,欢喜迎春之际,要特别注意忽冷忽热的早春时节。在一年四季中,春季是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的季节,由于季节转换气温变化大,加上“倒春寒”的频频来袭,一些老年人或者曾经患过中风、心梗的患者,容易因气温变化而新发心脑血管疾病或旧病复发。

关键词

中老年人早春流行病

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易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脑血管负荷加重,血压升高,特别是中老年人血管硬化和脏器功能退化,骤升骤降的气温变化,容易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及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统计表明,50%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在早春,医学上也称为“中老年人早春流行病”,尤以60岁以上男性高发。

春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

控制血压最关键

早春时节因季节交替、气温骤冷时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管壁压力升高,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因此对于血压高的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使血压控制在达标水平。

防寒保暖要重视

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初春时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脱去冬衣,避免寒冷刺激,尽量缩短在寒冷环境中滞留的时间,防止因寒冷刺激引起血压波动及呼吸道疾病。

合理饮食很重要

春季饮食宜以清淡、温补为主,每天要有充足的水果和新鲜蔬菜。可食用一些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天然食品,如黑木耳、银耳、蘑菇和香菇等。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原则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运动锻炼有讲究

春暖花开,室外锻炼的人群增加,但是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初春时节早晨的气温还比较低,锻炼时要注意保暖,不宜太早,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再进行。锻炼强度也要适中,高血压患者不宜选择剧烈运动,应该以柔缓的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但需要提醒的是,如遇雾霾天气最好在室内锻炼。

定期复查保健康

乍暖还寒的早春使血压、心率、血糖都可能出现波动,严重的可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症状,危及生命。如果出现持续的血压、心率、血糖升高及半年没有复查的患者,建议及早去医院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复习

一年之计在于春,以上是春季养生之道的相关介绍,除了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需要注意外,还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有负面情绪,保持阳光心态,养好身体,坚持锻炼,迎接人生的美好春天吧!

本文授权转载自“脑心医典”(ID:NXYD2030)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予以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