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对集锦
上联“山山出竹竹成林”短短7个字却很难,纪晓岚的下联成妙对 芸姝生活2021-06-04 19:38大图模式说起我国的对联,其实早就深入人心,而且世代相传。比如我们过年的时候贴的春联,给老人祝寿写的寿联,亲朋好友结婚送上的喜联,其实就是对联文化的一种,可以说对联文化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成为我们生活中为生活增加趣味的一种传统文化。
对联有一定的语法和规律可循,所以很多人说对联很简单。比如看到“天”就对“地”,看到“云”就对“雨”,看到“春花”就想到“秋月”等等,诚然这种对联的固定化模板早就被我们熟知,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此,那么对对联就成为了一种失去了灵魂的文学游戏。
大图模式真正有趣味性的文学在于多变,在于创新,如果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那么就像做学术论文一样,使人感觉到枯燥和乏味,对联文化也不可能流传几千年之久。其实对联文化的灵魂在于“意境”两个字,一副对联能否成为经典佳对,完全取决于能否言之有物,是否让人能感悟到人生哲理或受到什么启发。历代有很多对联高手,比如宋代的苏东坡、苏小妹,明清时期的解缙、郑板桥、纪晓岚等等,有关他们的对联趣事不胜枚举,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民间,经过人们口口相传,至今成为经典佳对。
比如清朝乾隆时期,纪晓岚身为内阁大学士,有着很多学问,为人也十分机敏。我们看《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总是能为纪晓岚随机应变的处事风格所折服。虽然电视剧有戏说的成分,但是真实的纪晓岚,也的确让人刮目相看。有一次纪晓岚闲暇时一个人游玩名胜古迹,就曾经和几位朋友来到一个寺庙之中。这座寺庙很是隐蔽,藏在了一座竹林当中,竹子之间参差错落,互相掩映,如果在竹林外是断然无法瞧见竹林深处竟有一座清修所在。
大图模式纪晓岚来到寺庙之中,见过寺庙中的方丈,朋友就向方丈引荐。纪晓岚在当时可谓是名满天下,方丈早就有所耳闻,于是就款待香茶和糕点为二人接风洗尘。眼见日落西山,二人逗留的时间久了,也生出了退避之意,于是就向方丈请辞。方丈却舍不得二人离去,于是就对纪晓岚和众位朋友说:“老朽这里有一副上联,不知道大家能否一对?”纪晓岚一听有对联,自然是兴高采烈,要知道纪晓岚可是对联的高手,而且即兴应对,有能考验自己的真才实学,这样的好机会哪能错过,于是便一口答应。
于是方丈就以寺庙外的竹林为题,出了一个上联“山山出竹竹成林”这副对联仅仅只有7个字,却并不好对,因为这是对联中的拆字联。什么是拆字联呢?就是上联中一个字可以拆成两个字,比如“山山出竹竹成林”这副对联,其中的“出”字就可以拆成两个“山”字。同时这副对联还是一个重字联,其中的“山”出现两次,“竹”也出现两次,由此可见,这副对联暗含了拆字和重字两道难关,如果不是对联大师,还真是不容易在短时间想到。纪晓岚的好友们听到这副对联,一个个陷入沉思,苦思冥想,但是一点对策都没。其中有一个人对“江江流水水入海”,符合重字联,但是却并不是拆字联,虽然平仄符合,但是对仗却并不完美。一时间难倒了众人,没有一人能对出这副绝对。
大图模式纪晓岚想了很久,似乎也找不到下联应对的方法,这时看见红日西沉,晚霞漫天,瞬间就来了灵感,于是他大口地对出下联“夕夕多霞霞满天”。这副对联对得实在是太妙了,首先两个“夕”字组合在一起,正是一个“多”字,而且整副下联也符合重字联的规律,青竹对晚霞,都是取景见景吟诵,又是即兴应对,堪称是经典佳对。纪晓岚的下联一出口,全场之人拍手称快,满堂喝彩。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对联的种类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来说可分为谐音联、叠字联、藏头联、数字联,嵌名联等等。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嵌名联,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莫言路遥遇秋雨这是一个典型的嵌名联,其中嵌入了3个文化名人: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写下《平凡的世界》的路遥,写下《文化苦旅》的余秋雨。大图模式嵌名联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对联形式,它的难点在于把人物的名字嵌入后,整联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不能仅仅是人名的无意义串联。而且往往会使用谐音,把几个人名串起来。比如这个上联里,就用了“遇”这个字谐音余秋雨的“余”。此联一出后,收到了诸多下联。比如有网友对“江珊文章话黎明”,虽然看上去挺工整,但其中的“话”字并非谐音,所以还是有瑕疵的。后来又有网友对出了“可染悲鸿临风眠”用了李可染、徐悲鸿、林凤眠3位画家的名字,而且“临”字作为谐音也是合适的,此联算是对得工整了。
大图模式直接把人名、地名、物名放在明面上的嵌名联,是最简单的,还有一类嵌名联则更为高明,比如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这副对联。之所以会想起说这副联,是因为近日笔者有一个教大学语文的同行,跟我说了这样一件趣事。他说他跟几个关系很好的学生,一起去山里采风,发现旁边有一条小溪,所以几人便约好一起下水游会儿泳,凉快一下。谁知这个老师有点儿胖,一个学生看见他的“将军肚”后,随口就说了这样一个上联:八戒洗澡,猪下水大图模式这个上联一出,老师一下子就尴尬了。虽然他比学生们也大不了几岁,平时关系也比较好,经常这样互相调侃,但俗语说“揭人不揭短”,人家胖你也不能直接这样说呀。没办法,学生已经出招,老师一定要接,但要对出此上联却并非易事。首先,这是一个典型的嵌名联,嵌入的可不止是“八戒”这二字哦,还有“猪下水”。猪下水又叫猪杂,很多地方农村的餐桌上就有一道菜叫这个名。所以说,下联后3个字也要藏着这样的“小心机”。其次,前4个字“八戒洗澡”和后3个字“猪下水”,其实是一个意思,前后是一种解释关系,那下联也应该是这样的。大图模式学生看着老师为难的样子,以为他对不出来了,谁知老师对的下联更牛,直接来了一句:悟空受戒,猴头箍这个下联一出,学生连说:我错了。此联啥意思呢?首先,猴头箍中的“箍”字,用了谐音,嵌入的是菜名猴头菇,这就对上了上联的猪下水。其次,老师这也是在提醒学生,你就算是孙悟空,我也是能给你念紧箍咒的师父,不要太嚣张了。此次师生间的逗乐,最后学生还是被老师的气势压倒了。大图模式其实这个上联,早些年就已经流传到网络了,也出现过几个水平不错的下联。比如“悟净挥鞭,沙琪玛”,也一样是用了谐音。再比如“悟净出恭,沙拉酱”,也一样对得很工整。近些年,像这类流传于网络的趣联很多,都是网友们脑洞大开想出来的,平时也经常被大伙拿来考身边的好友。可能有人会问:玩这些有什么意义,不过就是文字游戏而已。但在笔者看来,哪怕仅仅是游戏,它也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毕竟除了汉字,世界上没有任何文字玩得出这么多有趣的花样,不是吗?大家会如何对这个上联呢?对联是我国语言独特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它言简意赅、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同样也是我国数千年历史中,文化传承的瑰宝之一。自五代流传至今,对联文化的发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对联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密切的跟社会风俗联系并深度融合,更是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之中。于是便产生了僧寺联、道观联、入学联、登科联、新春联、庆吊联等等对联类别。正是因为对联文化的巧妙谐趣,以至于它能够恰如其分的应用到各类场景之中,或诙谐有趣,或辛辣讽刺,对联的趣味之处,让人不禁乐在其中。其中,对于一些特殊人物和特殊场所的“讽刺之联”,实在是发人深省。大图模式那么,讽刺人物的对联有何趣味之处呢?其实,倘若以对联来讽刺一些特殊人物,那么这副对联多半非常巧妙,或者可以说,一副对联就可以将其人总结概括起来了。一、讽刺人物的对联据说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非常大的贪官,此人搜刮民脂民膏,惹得治下百姓无不对其咬牙切齿,偏偏这为贪官还不自觉,总以为自己是青天大老爷。有一次春节的时候,这个贪官更是在自家门口张贴了一副对联,对联内容为:“爱民如子;执法如山”。如此欺世盗名之举,被当地百姓看到之后,顿时气愤不已。被惹恼的百姓联合起来推举了一个人,在夜间无人的时候,悄悄在这位贪官门前的对联后面各加了一句,将其变成了另外一副对联,对联内容变成了:“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是吾子;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能为山”。如此改动之后,对联之中的自夸之意俨然已经彻底改变。爱民如子一下子变成了喜好金银之意,而执法如山更是讽刺其以金钱和背景为执法标准。第二天贪官看到之后虽然气急败坏,但也无法找到“作案之人”,于是只能将对联给撕掉了。大图模式如此一联,不过寥寥数语就恰如其分的将贪官形像刻画出来,细细品读之下,便觉得趣味无穷。另外,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直隶学政吴省钦当值主考官知识,因经常营私舞弊、弄权受贿的缘故,被百姓讽刺送了一副对联贴在了考试大场门口。这副对联却是比前面的讽刺对联更为巧妙,其内容为:“少目焉能评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这副对联极为巧妙的将吴省钦的名字给拆分开来做了上下联,更为巧妙的是,他的名字拆分开来恰好具有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其中“少目”和“欠金”与营私舞弊、弄权受贿的行为联合起来,令人读之便觉得构思足够巧妙,趣味无穷。不过说到讽刺对联,章太炎在1904年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所作的对联,却是讽刺意味最为辛辣,最为精妙。其对联内容为:“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歌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祝寿万疆无”。此对联上联将慈禧太后一人的奢侈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而每次为慈禧太后举行庆典,都代表着对黎民百姓的一次搜刮。下联更是讽刺她每次过寿时,都适逢国家饱受侵略之苦,国家领土被西方列强侵占,实在是让人无语。因此,下联末句的祝寿万疆之“无”字,真是妙若天成一般,让人钦佩。大图模式当然,以上的对联虽然讽刺意味十足,但却能够恰如其分的将对方整个人都刻画出来,由此而显得那些对联确实颇为巧妙。但有些特殊的对联或者一些特殊场景下的对联,其内容虽然很有道理,但咋一听之下,便会教人觉得“不太舒服”。那么,什么样的对联会给人以这样的感受呢?在笔者看来,此种对联似乎直戳人的弱点,咋一看之下好似骂人的话,任谁听了都不舒服,但细细品味的话,却能感受到其中比较深刻的寓意。二、让人“不舒服”的对联据说在宋代有一位富绅,其家族生意兴隆、儿孙满堂,甚是兴旺。为了使家族福泽世代绵延下去,这位富绅找到了当时颇有名望的仙崖禅师,想请他写一副联句,以便挂在大堂作为勉励之用。而后仙崖禅师挥毫泼墨写下六个大字送给富绅,富绅一看之下便觉得难以接受。只见上面写着:“父死,子死,孙死”六个大字,这哪里是祝福联句,这分明就是诅咒联句嘛。大图模式惊怒之下,富绅对仙崖禅师破口大骂,完全没有之前请人的那种谦恭态度。不过这也难怪,在封建社会时代中,所受到的教育俱是“忠孝仁义”思想,面对仙崖禅师如此“诅咒”,也难怪这位富绅受不了了。然而经过仙崖禅师一番解释之后,富绅却是满意的拿着这副联句离开了。为何会有这般发展呢?原来,仙崖禅师所写的“父死,子死,孙死”中,虽然带有三个“死”字,看起来颇为不祥,但其中的潜在意思却是先后有序的一种寓意。譬如说,那位富绅若是能够父死之后,子死,子死之后才孙死,岂不是正应了家族世代传承有序的寓意。这样一来,便再也不虞担心“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发生。照这样来说,这句联句虽然咋一看像是诅咒之言,但细细琢磨,却是一种别样的“祝福”。除此之外,另有一句对联也同样让人“不太舒服”、这样的对联是写在“火葬场”这样特殊场景中的一副联句。其内容为:“早来晚来早晚得来;先到后到先后全到”。这副对联写在火葬场这个特殊场景中可谓是恰如其分了,正如对联内容所说的那样,但凡生命早晚都有一死,不过是先到后到的问题而已。这副对联联句简单直白,就算没有文化的人也同样能够轻易看懂。大图模式然而正是因为其简单直白的缘故,才能直接戳中人们内心深处的脆弱之处。毕竟,“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任谁面对死亡的未知,都无法做到从容不迫。因而人们只能将其隐藏起来,将这个问题尽量避开。但这一幅简单的对联,却将之直接从人们内心揭开,正大光明的面对这种“现实”,这实在是让人恼怒。正因如此,这副对联虽然直白有道理,但却让人格外“不舒服”。毕竟,笔者相信所有人都时崇尚生命,向往光明的。除非是勘破生死的大德贤能,否则谁会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时,还能够面不改色的侃侃而谈呢?很明显这个答案是否定的。结语:历史传承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的对联文化更是独树一帜的奇葩。但在众多类别的对联当中,趣味巧妙之处能够让人回味无穷。当然,人们还是多乐见于积极向上、诙谐有趣的对联出现。而像前文笔者所提及的那些令人“不舒服”的消极联句,实在是不受人欢迎。哪怕那些联句在某些特殊场合比较恰当,也很有道理,但同样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此种类别的对联,其中的思想内涵跟人们现有的“三观”是天然就冲突的。大图模式这样一来,无论它本身多有道理,但很难被常人所接受。譬如说,庄子欢送亡妻的事情,尽管世人皆知这是庄子道家思想境界极高的一种表现,但笔者相信现实中没有人会这么做的。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参考资料:《对联集锦》.